每一座城都有它的标簽,杭州也一樣:時尚,快捷,浪漫,大都市...
而城裡也有些與标簽不符的人和地方,它們的存在更像是記錄着時間婆娑的意義。
上城區政府旁這家沒有名字的理發店,便是如此。
從前很慢,人心很近
理發店門口旋轉的三色柱和這個房子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又是那麼渾然一體。
據說中世紀西歐的理發師也是外科醫生,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紗布,紅色代表動脈,以此在店門口擺放着三色柱子來作為宣傳。
它逐漸演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三色柱。
斑駁破舊的鑄鐵轉椅,木質理發台,鏽迹斑斑的洗頭池,還有一台看起來年代已久的電視機。這裡的一切都十分老舊,唯一有現代氣息的是偶爾出現的慕名而來的年輕顧客和店老闆。
店老闆是一位看起來還很年輕的阿姨,她很害羞不願出境,從隻言片語裡可以感受到她的雲淡風輕。
33年了,理發店已經不需要再去裝修,也不需要宣傳,就這樣吧...
是啊,它在歲月長河裡緩緩流淌着,有了皺紋和傷疤,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正是經曆了這一切,它才有資格“就這樣吧”。
開了33年,周圍的街坊鄰裡都認定史阿姨的手藝,定時來染黑頭發的大爺大媽;為了趕赴約會來洗個頭吹個造型的小年輕;因為好手藝一個傳一個,理發店總是門庭若市,也沒因為生意擔心過。隻是...
隻是可能年底就要搬遷了,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史阿姨說如果找到合适地方會繼續開下去,隻是不知道,這幫老街坊還找得到嗎?
交談間總是不能感受到史阿姨太多情緒外露,唯獨說到要搬遷,阿姨有點黯然。
老店了,老人了,感情也都老老的,很厚重,帶不走卻也不能再留下來了...
現在很快,它是不是就要被淘汰
這把老式吹風機跟了阿姨20幾年,打開開關的時候它發出轟隆隆的聲音,感覺是吵鬧;不知為何當阿姨拿起它使用的時候有一種堅定的平靜,那一刻這家理發店是安靜的。
它和外面的車水馬龍仿佛不是在同一個時空,外面太快,裡面很靜。
阿姨一定不懂什麼“辛芷蕾發型”;她一定也不懂染成“奶奶灰”的時尚;這些東西大型連鎖理發店裡成千上萬個Tony老師都會懂,我們不必要求一家從歲月那邊走過來的理發店被這個時代帶着走。
看呀這座城市裡的理發店全都在忽悠你辦卡修眉,你會不會突然很懷念巷口理發店裡那個跟你話家常的阿姨呢?
這座城市發展那麼快,可是怎麼了呢,我們為什麼不能更包容一點?破的,舊的,老的都要被淘汰掉這個時代才叫進步麼?
淘汰是因為衰敗嗎,可是它也曾榮耀過,正是從青春慢慢走過來的而非單純地老去,不是嗎?
那麼,我們老了呢...
隻能理個發,從頭開始。
營業時間:周一-周五 09:00-17:00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政府旁(惠民路3号)
杭城手藝人丨第2期
往期回顧
彈棉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