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是魯迅先生寫于1922年的短篇小說,發表于同年12月《小說月刊》,後收入小說集《呐喊》中的最後一篇小說。
一、内容結構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小說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曆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叙述了“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曆: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我”的故鄉趙莊看社戲。
兩次看京戲的情形都是心情極壞而告終,而看社戲卻是意趣盎然難以忘懷。三場戲分别發生在都市和鄉村,有趣的是三場戲雖然都枯燥乏味沒有看點,而“我”也是三次都中途告退,但心情卻截然相反。
北京的兩次看戲中,“我”明顯感覺到了一種壓抑感和封建制度下壓迫感。而在鄉村看戲中,“我”卻看到了鄉村生活的風土人情,在迷人的月夜出航,掘蚯蚓釣河蝦,飽餐一頓;和小夥伴們摘自家羅漢豆燒吃羅漢豆,使“我”看戲掃興的心情瞬間變得無比歡快,心曠神怡。
小說通過寫景叙事繪人,表達了“我”向往熱情友好、淳樸善良的人際關系,憧憬正直無私、美好和諧的人情味和人性美。鄉村和都市的對比中,抨擊都市劇場,盛贊農村社戲,抒發了他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醜的厭惡。
二、寫作手法上動靜結合,首尾呼應
文中“淡黑地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山的靜和船的動相結合,同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返程船行之快,也表現出“我”當時急切的心情。
“回望戲台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
這裡描寫離開戲台時的場景,與來時想象戲台的場景交相呼應,體現了“我”當時那一絲依依不舍的心情。
小說中那一段看社戲歸來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寫,不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間接寫出孩子們劃船技術的高超和當時愉快輕松的心情,還通過時間和空間的轉換,寫出了“我”在沿途的種種見聞和感受,情景交融,交相呼應。
“起伏的群山”,“一叢松柏林”; 豆麥的“碧綠”、月色的“朦胧”; 笑聲、嚷嚷聲、水聲、笛聲; 豆麥的清香; “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目失”起來。景物描寫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之美景,烘托“我”去看社戲時輕松、愉快、興奮的心情。
三、主題上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社戲》的創作背景是在“五四”愛國運動爆發時期,當時魯迅先生緻力于用筆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反封建制度的号召。
小說表面上是寫“我”對農村生活的向往和對農民的感情,其實是想通過他在都市和鄉村的兩種遭遇來體現當時社會的黑暗。
小說中“我”因為家庭的貧困,在都市看戲有好的空坐,卻被告知已被預定,而到農村卻受到款待。阿發“我”的兒時玩伴,在偷豆時,他主動提出偷自己家的豆,隻為讓夥伴們能吃到更大更好的豆子;雙喜在見“我”想去看社戲,而沒有船時,主動提出自己可以帶“我”借八公公的船去,并向外婆和母親打包票;害怕其他人被六一公公責罵,便把偷豆一事全攬在自己身上。這些都側面反應了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一些黑惡勢力,這也是為什麼魯迅先生把《社戲》收錄到《呐喊》中的原因之一。
從《社戲》我們再來反觀現實中的人,不難發現如今的社會上大部分人都已經丢失了那時人的善良淳樸。大家都會害怕做了好人被人訛,害怕付出愛,互幫互助,團結拼搏,見義勇為變得難能可貴了。
其實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小說中講的雖然是看戲,但是戲的情節又何嘗不是生活中真實的場景改編過來的呢?也許在那個時代,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反對黑惡勢力,向往善良淳樸的風土人情,但其實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也是同樣存在一樣的場景,不同的是每一個對它的理解,就看你是把自己置身于戲中還是戲外。在戲中也許你會迷失其中,在戲外也許你就能看清自我,找到人生中屬于自己真正的善惡觀。
最後,願我們都能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真正的人生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