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朋友問我:《敖包相會》中的敖包,指的就是蒙古包吧?我啞然失笑。沒到過内蒙古的朋友一定沒有見過敖包, 那就讓我為你講述關于内蒙古草原敖包的那些事兒吧。
敖包
01 什麼是敖包去過西藏的人都知道瑪尼堆,在内蒙古草原上一些山頂或丘陵上,也有用石塊壘起的形似瑪尼堆的石堆,但是這些石堆較瑪尼堆規則些,一般是在圓形或者圓頂方形基座上插一些幡杆或樹枝,上面挂着各色經幡或綢布彩條。這就是内蒙古草原的“敖包”。
敖包
敖包不是住人的,是祭神的石頭堆。“敖包”是蒙古語音譯的,意思是“堆子”。而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适于牧業生産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
蒙古包
02 敖包和瑪尼堆内蒙古草原的敖包與西藏瑪尼堆崇拜有相似之處。人們路過的時候會跪拜、轉敖包轉瑪尼堆祈福。在标志性地形上面,會有敖包或瑪尼堆。蒙古民族會在遼闊的草原上砌一個敖包,藏族會在湖邊、山口上堆一個瑪尼堆。所不同的是,敖包是專門修葺的,一次建成,一般會比較高大,整齊,而瑪尼堆比較随意,是人們希望得到神的保護時找塊石頭加上去的。特别是路邊的瑪尼堆,都是藏民一塊一塊石頭堆起來,路過的人多了,瑪尼堆就越來越大。
内蒙古敖包
西藏瑪尼堆
03《敖包相會》的由來敖包最早本來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标志,後來演變成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和漢族的土地廟比較類似。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則用柳條堆成。牧民們每年在六七月間祭敖包,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姑娘和小夥子則借此機會躲進草叢裡,談情說愛,互訴衷情,這就是敖包相會。
敖包相會
《敖包相會》是一首充滿着大草原風情的優美歌曲。在創作的過程中,作曲家曾親曆呼倫貝爾大草原,并根據海拉爾河畔的一首古老情歌,最終為《敖相相會》譜下了動人的旋律。其情其境,非常類似于當年王洛賓紮根邊疆、整理并創作大量民歌的過程,都是在汲取當地民風民俗的基礎上,經過古老韻律和個人情感的互通,才創作了這首傳世佳作。
04 内蒙古興安盟敖包山公園敖包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我們來到了内蒙古東部興安盟。在這裡我們見到了很多敖包,其中最大的一個要數敖包山公園的敖包。敖包一般均建于風水較好,草場肥沃的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敖包山公園的敖包就是建在高高的山頂,藍天白雲下顯得格外莊重。
敖包山公園敖包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們常常用石頭堆成敖包,作為的路标,後來逐步演變成祭神和祈求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地方。牧民們外出遠行,路經敖包時,都要下馬參拜,祈禱平安,并在敖包上添幾塊石頭或幾捧沙土後,才上馬繼續前行。以前遍布内蒙古草原各地,所以内蒙古各地都有敖包。
敖包山公園景觀
05 義勒力特鎮滿都拉敖包山敖包
滿都拉敖包
興安稻海義勒力特鎮滿都拉敖包山上也有敖包,這裡的敖包有《敖包相會》風情區,主要以蒙元文化為主題,為遊客營造了美好祥和的祈福氛圍。
敖包相會風情區
還有彩色水稻繪制的“興安盟大米”“紅城1947”水稻景觀畫平鋪開來,鮮明而别緻,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拍照留念,也成為周邊市民鄉村遊的“打卡”首選地。
興安稻海
06 興安蒙古包風景區的敖包興安蒙古包景區裡的敖包是在察爾森水庫邊上,共有三個敖包。中間一個大的敖包,左右各有一個小敖包。經幡随風飄蕩,顯得格外耀眼。
興安蒙古景區敖包
被稱為“馬背民族”的蒙古族,祖祖輩輩與馬相依為命,神奇的駿馬曾使蒙古民族名揚四海,走向輝煌。駿馬是蒙古民族的精神寄托,曾有一個傳說故事:被敖包神靈呵護的那匹神駒,擁有騰雲駕霧、萬裡行空的本領。祭祀敖包那天,要把“天馬”請到敖包山上來,廣大牧民向敖包神靈祈禱祥和安泰的同時,還要向心目中的神馬進行頂禮膜拜,希冀神馬給草原和民族帶來吉祥好運。
草原馬
格桑花雖然是草原上的普通花朵,她與察爾森水庫邊上的敖包遙相呼應。
格桑花
遙相呼應
07 科右前旗森林公園敖包科右前旗森林公園的敖包,雖然沒有興安盟敖包山公園的大,但是也很壯觀。在這裡,我們遇上了轉包祈福的人們。
敖包祈福
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這一天,蒙古族人都要舉行祭敖包的傳統祭祀活動,附近的牧民每年都要到敖包祭拜,祈禱人畜興旺。方圓幾十裡、上百裡遠的牧民們都騎馬或駕車攜帶着哈達、酒和奶制品等祭品。
敖包活動
這裡的秋色特别美,祈福的人轉完敖包,欣賞着醉人的秋色。
敖包山秋色
敖包山秋色
08 成吉思汗公園敖包在成吉思汗公園的山上,成吉思汗廟下面西側,也有一個敖包。夕陽落日餘晖下,敖包巍然聳立。徜徉在美麗的秋色中,呼吸着草原清新的氣息,一切都是那麼的甯靜和祥和。
成吉思汗公園敖包
内蒙古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還有很多民俗、美食,以後我會與大家慢慢分享。總之,這裡的一切都是風情濃濃,蘊意深深,讓人神思歸于自然,似夢非夢,自由随意,如果你來到内蒙古定能體會到另一種況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