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學90後老師?“深聚焦”原标題: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985大學90後老師?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深聚焦”
原标題: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多年來,師範院校培養的優秀學子奮戰在教育教學一線,為孩子們點亮人生夢想。
本期教育版,記者采訪了三位畢業于師範院校的年輕老師,他們主動選擇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三尺講台默默耕耘、磨砺青春,不斷提升本領,為成為一名好老師不懈努力,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教育事業砥砺前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編者
紮根西部,用所學回饋家鄉
人民日報記者 丁雅誦
莎車縣位于新疆喀什地區,是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一座小縣城。2020年,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畢業生如先古麗,回到了這個她出生和長大的地方,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從莎車縣塔尕爾其鎮夏依勒克村,到烏魯木齊第十五中學内初班、黑龍江哈爾濱第七十三中學内高班,再到北京師範大學,如先古麗一步步走向更大的世界,她的理想也漸漸有了更加清晰的輪廓。
“我的家鄉環境艱苦、發展落後,因為黨和國家的優惠政策,我才有機會走出來,學習知識、開拓視野。如今學成歸來,我理應回到最需要我的地方,把自己所學帶回家鄉、回饋社會。”談起自己的選擇,如先古麗沒有猶豫。
剛入職莎車縣第三中學時,學校缺乏英語教師,如先古麗克服困難,跨學科帶了兩個班的英語課。通過向英語專業老師請教、觀看英語教學視頻、自學相關課程,她的教學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雖然很辛苦,但一站在講台上,我就充滿了力量。”如先古麗說。
如先古麗喜歡跟學生交朋友,經常會和學生分享自己一路求學的故事,講述自己遇到的優秀同學與老師。“有一個孩子讓我印象深刻。我在講授開學第一課的時候,他聽得特别認真,眼睛裡閃着光。自此以後,他學習更加主動積極。這個孩子告訴我,他一定會努力學習,有機會也想去北京看一看。”如先古麗說,“那一瞬間,我更深切感受到了教師職業的意義。”
“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座橋梁,讓更多孩子心懷夢想、擁有更多機會,見識外面廣闊的世界。”如先古麗對家鄉教育充滿希望,她相信,隻要她不忘初心,把青春傾注在這裡,就一定可以為西部教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傾心幼教,守護在偏遠海島
人民日報記者 金正波
“從繁華都市到偏遠海島,她不畏艱辛,跨海支教,創辦廣西北海市涠洲島第一所公辦幼兒園,讓海島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全國最美教師”範徽麗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剛剛入職的蘇悅,已經是北海市機關幼兒園教師的她追随榜樣的腳步,主動申請去偏遠的涠洲島分園支教。
蘇悅,2017年畢業于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專業,那時剛剛22歲,有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經過在總園一年的鍛煉,第二年她如願登島。
台風一來,經常停水停電;海邊紫外線強,皮膚容易過敏;遠離家鄉,難免想家……剛上島時,感覺日子格外漫長。蘇悅說:“上島需要坐一個小時輪船,我暈船厲害,索性就不輕易離島。夜深人靜,沒少偷偷抹眼淚。”
困難面前,是範徽麗的故事鼓舞着蘇悅:2014年7月,超強台風“威馬遜”登陸涠洲島,幼兒園剛建好的食堂被吹倒了。範園長就領着老師們帶頭幹,向村裡修路的施工隊借水泥,動手澆築混凝土;教師們用小拖車把教具一點點拖上島。
再難還能比幼兒園初建時難嗎?蘇悅堅持了下來,一幹就是3年。
2019年,蘇悅班上來了一名有語言障礙的特殊兒童。為了幫助他,蘇悅開始了解有關特殊兒童語言發展的知識,每天都會抽時間和他交流。“我從最簡單的‘爸爸媽媽’教他說話,引導他用正确的方式發聲。”蘇悅說,慢慢地,孩子變得開朗起來,也能用簡單的字詞回應老師了。
“有一次,課堂點名,當我念到他的名字時,課堂裡突然一聲響亮的‘到’讓我熱淚盈眶。” 回想當時情景,蘇悅依舊激動。
教育是用愛心守護童心。關注每個兒童,呵護每個兒童,是幼教老師的責任。說起這3年,蘇悅特别感慨:“我見證了涠洲島分園從有到優的發展,見證了島上孩子一天天長大,見證了‘幼有所育’在這座海島上不斷實現。”
這些年,幼師這一職業越來越被社會認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幼師的重要性。“我會繼續在幼教崗位紮根下去,傾情投入,傾心從教。”蘇悅說。
紅燭傳承,照亮鄉村孩子的路
人民日報記者 吳月
村莊已入夜,湖南炎陵縣下村鄉學校的燈光依然明亮。晚上9點,肖钰帶學生上完晚自習,又回到辦公室工作。學校距離縣城50多公裡,乘大巴車要一個半小時。平時,這名23歲的女孩就住在學校宿舍。“我很少在晚上10點前離開辦公室,學校就像家一樣!”肖钰笑着說。
為什麼返鄉任教?在肖钰看來,這是她從年少時就想做的事。“50多年前,我祖父為下村中學的創辦付出大量心血;20多年前,父親也成了教師,始終堅守在鄉村。”她說,“我在這裡長大,希望把紅燭精神傳承下去。”
幾年前,懷着當老師的夢想,肖钰報考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公費師範生。求學期間,她曾分别在長沙和炎陵的學校實習。“我體會到了家鄉與大城市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更想把更好的教育帶給家鄉的孩子。”
2020年本科畢業後,肖钰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下村鄉地處偏遠,教師相對緊缺。初為人師,她就擔任了初三年級的語文老師。“我希望分享我所看到的世界,讓學生的視野更加廣闊。”在學生們眼中,肖钰的語文課很不一樣:她會舉辦朗誦比賽,調動學生積極性;遇到美麗的夕陽,她會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中考前,她會給學生送上手寫的明信片……
班上曾有一位内心細膩但不太自信的女孩,肖钰鼓勵她多用文字記錄生活、發揮寫作特長;有的學生一度厭學,肖钰和老師們上門勸說,幫助學生重返校園。付出就有收獲,很多學生因為肖钰愛上了語文。看到學生從沉默寡言到站上講台自如地分享、從不愛寫作文到能夠主動表達見解,她十分欣慰:“原來,真的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一些孩子。能讓學生因為自己而變得更好,是我最大的收獲。”
如今,肖钰經常參加教師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學技能。她說:“我想用自身所學,照亮鄉村孩子的路,幫助他們走出大山,看到更大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