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忘初心走更遠的路

不忘初心走更遠的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3-29 20:54:31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世間萬物從誕生到死亡都是由一顆鮮活跳動的心到衰竭停止。由此可見,我們的心既是一切的起源,也是一切的終止。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對做一件事情是發自“内心的愛”,才能長久的延續做下去。 在《華嚴經》裡有句話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 一個人隻有心無旁鹜,始終清醒地銘記自己的初衷,才能夠做事專心緻志,有始有終,有所成就。初心是一切事物開始的根源,那什麼叫做初心?在《華嚴經》裡解釋的初心就是它的字面意思—人之初的那顆心。那麼人之初到底是什麼心?那便是沒有經過雕琢,沒有受到污染,沒有遭受扭曲的一顆最純真、最真摯的心,我覺得這個就叫做初心。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所說的“赤子之心”。什麼叫赤子?剛生下來的小孩全身都紅彤彤的,所以叫“赤子”;所謂赤子之心,就是人剛生下來,未經雕琢、未經污染、未經扭曲的一顆純潔天真的心。在英語裡叫“pure and true(純潔和真實)”——我覺得這就是初心最樸素的含義。 我認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話最原始的含義指的是一個人,幹幹淨淨地來,清清白白地走,在人世間走了一趟,最終生命能回歸最初的純淨,這才是有始有終。

不忘初心走更遠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1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初心,如果在他後天的整個人生的成長過程當中,沒有被外界功名利祿所磨損,也沒有被内界紛繁蕪雜的貪欲所遮蔽,那麼對這樣一個人來說,行善向善,不再是外部社會強加于他的一套道德規則,而是他發自内心的一種天性、一種良知 使然。因而,對于那種沒有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内心過多貪念幹擾的人來說,行善向善不是迫于無奈,而是他遵從自己與生俱來的那一顆初心,随心而動。一顆幹淨純潔的心即是一顆懷有善良之心,人之所以行善,全是由他的初心牽動着與生俱來的善意而行善向善,這種行動即是一種順從自我的天性,一種率性的自由。

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擁有一顆純潔,溫柔而極有力量的初心,這顆初心就是我們精神世界裡的種子,當你栽培的好,它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優良品質的果實。在我們所說的道德規範裡“ 恻隐之心“,“ 羞惡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這些道德都是由一顆初心的種子開花結果而成。正因為這顆有生命的初心是非常脆弱,所以我們要好好呵護它。否則,這顆初心會夭折。就像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同心情一樣,你會發現在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裡,好奇心和同情心是那麼的天然,那麼的強烈。而這兩樣東西在成年人的精神世界裡變成了多麼難得可貴的稀罕,同樣的道理,我們蘊藏着這顆真善美的初心種子,如果不去好好栽培它,不去好好呵護它,它就會失去最真摯和純潔的品質。

不忘初心走更遠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2

那麼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呢?

第一種方法“慎獨 ”。

中國哲學非常重視“慎獨”,因為隻有在安靜獨處時,才能反思自問,感受自己那顆心。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你獨處時不妨當個旁觀者的角色,反思自問是否偏離了最真摯的那顆初心,自己是否有時候會讨厭這樣的自己,自己是否失去了原來那個有趣的靈魂,甚至連自己都感覺陌生?如果是,那麼我如何找回以前那個活潑有趣,擁有着美好夢想而有純潔的自我呢?所以慎獨是自我檢讨最好的方法之一。

第二種方法“修養 ”。

學會經常的自我修養,有時候會聽說這個人很有修養,聽上去好像很學問的樣子,那麼什麼是自我修養呢?修養即是修行,人生即是一場不斷的自我修行,在你的行動裡修正自己。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與外在世界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看似是外在世界影響着你,其實是你内在的心靈所造。而修行就是審視你的想法。有句話說:“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冷靜的審視你的想法,才能修正你的行為。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要看清“正”與“不正”的狀況。然後盡力做到權其正而修其不正 。什麼是權其正?意思是在你審視的過程裡會發現自己的優良品德,而這些優良品德會讓你心安和快樂,所以要保護好這些品德,不要讓它被受污染。什麼是修其不正?意思是你發現了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地方,自己都厭惡這樣的行為品德,然後你要盡力去修正它,這樣才能做到自我修養。

不忘初心走更遠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3

人生即是一場修行, 一個人做到了自我發現,自我閱曆,自我突破才能有所成長。在不斷的自我超越的過程中,每一次的超越即是一次精神上的重新,一次精神上的洗心革面,在自我更新,自我修養的旅途裡,然而不忘時不時與内在自我保持聯系,堅守那顆純潔真摯,鮮活跳動的初心,這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