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相聲演員經典的那段“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據說報的就是滿漢全席菜名。
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但它并非出自宮廷,而是江南的官場菜,是揚州“大廚房”專為到揚州巡視的“六司百官”辦的。
1.什麼時候有“滿漢全席”?
當初,宮廷内滿漢席是分開的。康熙年間,曾兩次舉辦“千叟宴”,聲勢浩大,都是分滿漢兩次入宴。
乾隆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于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不過也有存疑,說其中所提為“滿漢席”,與“滿漢全席”一字之差,大有不同。
由此衍生出不同的說法。
一說,滿漢全席在清朝的曆史上并不存在,這一名稱可能來自上世紀20年代的一段相聲“報菜名”,或者是建國後一飯店總結包裝的結果。
一說,最初官場中宴請嘉賓,先吃滿菜席,再上漢菜席,這樣“翻台”的結果,使得滿席和漢席的廚師相互競賽,把菜做得更為精美,嗣後,人們将兩席的馔肴精拼一席,便有了“滿漢全席”的說法。
2.什麼情況下吃?
無論“滿漢全席”是不是清宮禦膳,滿席和漢席當時是存在的,分别用于不同場合。滿席分六等,漢席則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類。
滿席一等,用于帝、後死後的随筵;二等席,用于皇貴妃死後的随筵;三等席,用于貴妃、妃和嫔死後的随筵。
四等席,主要用于元旦、萬壽、冬至三大節賀筵宴,以及皇帝大婚、大軍凱旋、公主或郡主成婚、貴人死後的随筵等。
五等席,主要用于筵宴朝鮮、西藏的貢使,除夕賜下嫁外藩的公主,蒙古王公、台吉等的馔宴。
六等席,主要用于賜宴經筵講書,衍聖公來朝,越南、琉球、暹羅、緬甸、蘇祿、南掌等國來使。
光祿寺承辦的五類漢席,主要用于文武會試考官出闱宴,實錄、會典等書開館編纂日及告成日賜宴等。
3.有多少種菜品?
滿漢全席以東北、山東、北京、江浙菜為主,後來閩粵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現其中。
上菜一般至少108種,分三天吃完,包括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
南菜含30道江浙菜,12道福建菜,12道廣東菜。北菜有12道滿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東菜。
而總的菜品數目遠在108道之上,目前一般說有320品菜肴,其中冷葷熱肴196品,點心茶食124品。
場合不同,具體的菜系選擇也有所不同,如此一來又衍生出多種不同的“滿漢全席”。
流傳到今天的有“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百宴”“節令宴”六套席面。
4.吃滿漢全席的儀式?
目前我們聽說的滿漢全席,其儀式大緻為:
入席前,先上二對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鮮果、四幹果、四看果和四蜜餞;
入席後先上冷盤,然後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
所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
圖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