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90後童年看的書

90後童年看的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0:52:17

90後童年看的書(60後70後80後)1

張炜先生在《文學:八個關鍵詞》中把“童年”排在最前面。

他說:“一個人精神的成長,其實就是從兒童時代出發,一步一步向前,走到非常遙遠的地方,最後再回歸到童年那樣的‘單純’。這好像是一個生命的圓形軌迹,也是文學表達的全過程。”

近日,讀完洪浩兄新作《北風啊北風》,再來印證張炜老師的觀點,更覺豁然開朗。

《北風啊北風》是一本很奇特的書,“既是一部關于童年的回憶錄,也可視為一部成長小說”,更可以當做一本詩集來品味。

90後童年看的書(60後70後80後)2

◆ 回憶錄:童年最起碼的擁有

童年需要最起碼的擁有,比如田野、遊戲、藍天、河流、鳥鳴、遠山和林地等。(張炜《文學:八個關鍵詞》)

我們常常在一些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或傳記裡發現,那些非凡的人物,似乎從童年起就過着開挂的人生,要麼家世顯赫,要麼天資卓絕,要麼屢有奇遇。

于是便順理成章地告訴自己:我們之所以平凡,是因為童年就很普通。

但在這本書裡,你會驚奇地發現,一位作家的童年,竟然也和我們差不多——有些地方甚至還不如我們呢!

比如,他家住着普普通通的瓦房,院牆是木槿編織成的籬笆,小院後是一片小樹林,“春天和媽媽一起采摘榆錢,夏天聽知了在樹上長鳴,秋天看螳螂樹幹上産卵,冬天看鳥雀枝頭間追逐。”

比如,他的爸爸媽媽就像大多數被柴米油鹽消磨了溫情的伴侶,“極少有和睦相處的時候,他們經常吵嘴,相互之間似乎也沒有什麼感情可言。”

比如,他童年時候的遊戲,是玩泥巴、“摔娃娃”、摔紙包……甚至隻是爬上土窯獨自凝視天空。

比如,他常常㧟起簍子到山上拔草,也常常挨媽媽的揍。

比如,他會找各種理由逃課,他也因老師的表揚沾沾自喜、對老師的批評惴惴不安。

在這些樸素的故事中,在這些真摯的文字裡,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那些久違的悲與喜,那些塵封的人和事,忽然就模糊了雙眼。

現在的孩子們擁有些什麼呢?

等他們長大、等他們老去,拿什麼來回憶呢?

90後童年看的書(60後70後80後)3

◆ 成長小說:影響一生的童年視角

由于家庭或者性格方面的原因,他可能從出生起就是一個獨處的、孤僻的個體,經常自覺不自覺地遠離群體,時常将自己置于一個寂寞的角落。(張炜《文學:八個關鍵詞》)

我始終沒法把《北風啊北風》當作一本虛構的“小說”來看,因為洪浩兄的講述太過真實,也因為他的很多經曆讓我感同身受。

因為父親是被稱為“西萊子”的外來戶,作為村裡極少的姓氏,作者自小就被同伴們當作異類,“小夥伴們常常分成許家和吳家兩大營壘,把我排除出去,于是我就成了局外人”。

幼時缺少玩伴,上學後便會覺得大多數同學都很陌生,加之作者不願意加入任何一個“派别”,就更容易被孤立。

久而久之,這種被動排斥變成了主動遠離,“實際上,我是走在一條與大多數人決裂的道路上,而且越是如此,我越感到與别的孩子無話可說”。

正如到外村去念書的那條崎岖小路,象征着那一段踽踽獨行的人生曆程。

最終走上文學道路的人,似乎注定是要與人群“疏離”的。

因為疏離,他們的目光往往會投向書本,他們的心聲往往會訴諸筆端。

“四五歲的時候,我表現出對閱讀的饑渴,開始到處搜尋字紙閱讀”,甚至“铤而走險”,隻為看到外祖母針線笸籮裡糊着的報紙——那種饑渴,相信每一個對文字求而不得的人都懂。

五六歲的時候,作者開始給北京的姨媽寫信,這是“最初的練筆,姨媽則是我最早的讀者”,後來,又受哥哥影響,喜歡上寫詩。

最令人羨慕的是,作者擁有一位極具教育智慧的媽媽,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着他對閱讀與寫作最初的興趣。

涓滴細流,終将彙成江河。

90後童年看的書(60後70後80後)4

◆ 詩:更多面對永恒的機會

我們與童年結成的關系,是最有力量,也是最強有力、最豐沛的詩性源頭。人類的童年與世界結成了單純的、非功利性的、非成見的純潔關系,這種關系具有永恒性。(張炜《文學:八個關鍵詞》)

作者鄭重地将叢老師對他的評語寫進了書中:心地純潔而善良,為人真誠而文雅;聰慧而且感情豐富,内向所以敏感沉靜。

這大概就是詩人的特質吧!

小學時候,得益于吳老師和叢老師對他寫作能力的賞識和培養;到了中學,又遇到了詩人朱老師的專業訓練,“讀與寫,将我從貧乏和寂寞中拯救出來,又讓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汪洋的詩情傾瀉而出:

那青青的麥苗是詩,“媽媽,我不願踩那嫩嫩的麥苗//因為,因為我的夢在上面缭繞”(《麥苗》)。

那小小的蜻蜓是詩,“媽媽,我的夢//藍色的//天空的夢//還粘在黃昏的//籬笆上呢”(《蜻蜓的話》)。

童年的嬉鬧是詩,“蹑手蹑腳,花枝上捏住了蜻蜓的翅膀//慌裡慌張,碰掉花骨朵也要捉住螳螂”(《木槿花》)。

消失的橡樹林是詩,“時光的流水沖洗了多少膠卷//記憶,也像飄零的落葉一般//但橡樹林卻還留駐在我的心底//我至今記得那一片老樹的容顔”(《橡樹林》)。

當然,還有爸爸的老家,“爸爸的根移到丘陵//在媽媽的村莊紮下”(《爸爸的老家》);還有母親離去那刻骨的傷痛,“為何你走得一無所顧//你使我有淚流不出,使我//站成荒原上的一棵孤獨”(《寫給母親》)。

所有的一切,終将随着成長,“化為澄明豁達的詩意和堅韌的人生信念”,如此,又何懼人生途中雨雪風霜?

你吹吧,冬天的風

愈顯俏麗的是梅花

更加堅毅的是青松

蒼蠅早已在絕望中僵死

老鼠隻能于洞穴裡悲鳴

而那些勇敢的人

将在你的呼嘯聲中

傾聽季節的足音

眺望春天的身影

(《你吹吧,冬天的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