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水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看似簡單,其本質究竟是什麼?非常值得探究。之前我們說到“種水”是翡翠價值的決定性因素,種水不好的翡翠,價格也不會太高。
透明度越高則意味着有更多的光線進入翡翠。光線就會與種和底子結合産生交替作用,更容易形成有水。
一、什麼是調水?
調水,其實就是通過雕刻工藝有技巧的提升翡翠成品的通透感,造成一種視角上的好水頭。必須說明一下的是,調水是物理過程,不破壞和影響翡翠本身的結構。
調水即調節水頭,在翡翠的創作過程中,為了增強其質感和層次感,要經過一系列的設計和打磨,使其更加通透、有光澤,這個過程用行話講就是翡翠“調水”,用專業的話說就是利用光影的物理的原理達到凸顯材質的效果。
如果翡翠表面粗糙、種差、透明度弱,則“水”顯弱或無“水”。通過打磨抛光,使翡翠的表面光滑如鏡面,有利于光線穿透表面射入内部。也就是說,調整光線和透明度能達到“調水”的目的。
水與透明度息息相關。透明度是指翡翠的透光程度,翡翠分級國家标準将翡翠的透明度分為五個級别:透明,亞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雖然透明度不是決定水的唯一因素,但不透明則絕不會有水,透明與否對水的産生影響巨大,透明度的高低能影響水的形态。
越透明意味着有更多的光線進入翡翠的深度越深,光線與種、底子結合交替作用,更容易形成有水。因此,通過打磨抛光,使翡翠的表面光滑如鏡面,有利于光線穿透表面射入内部。也就是說,調整光線和透明度能達到“調水”的目的。
翡翠調水最初隻是雕刻師傅們憑着經驗和感覺,用镂空挖薄這些技巧,盡可能地提升翡翠的美感。并且在調水的同時,翡翠的顔色往往也能随之提升。
所以說,調水是根據原石特性揚長避短的一種雕刻方法,是從藝術的角度上考慮的。
而現在,調水已經滲透到翡翠各領域,可謂無處不在。對于種質較差的翡翠,調水能提升通透感;對于種水本來就很好的翡翠,通過調水制造的光影效果,可以創造出很美妙的意境。
冰玻種墨翠戒面
掌握了光影結合的竅門,調水再也不限于挖薄和掏空了,也不再局限于雕件上的應用。像上圖這個蛋面底部做成弧面,可以增加戒面的飽滿感和光感。
二、翡翠調水的方法
1. 利用雕刻技巧“調水”
利用雕刻技巧是調水的主要方法。在雕刻時,将翡翠磨薄,增強其透光性,提高其透明度,使翡翠更容易出“水”;将不雕刻的面加工成凹下去的陰面(弧面),從而擴大受光面積。比如,将觀音頭部的背面、佛的肚子和頭部背面挖薄,使顔色原本略暗的底料呈現出晶瑩剔透的美感。
面對顔色偏深、色塊偏厚影響翡翠透明度的情況,在雕刻過程中勾勒綠色與無色的分界線,适當削減非重要部位的綠色厚度,增加其透光性,實現有“水”的效果,映襯出綠色的冰清鮮嫩。
當然,将翡翠磨薄也有一定限制。由于光線需要一定縱深與種、底子相互作用後才能産生有“水”的效果,所以太薄的翡翠雖然透光、透明度高,但往往無“水”。
2. 用鑲嵌封底“調水”
鑲嵌封底是另外一種“調水”方法。底指背面,鑲嵌封底即在鑲嵌時,将翡翠的背面用整片金屬材質的東西封包起來。
利用封底材質的弧度及金屬光面,彙集收納額外的光線反射到翡翠上,加強翡翠的表面光澤,進而影響調整色度,起到有水相同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封底的取消或打開活動封底,封底造就的光影也消失殆盡,這與雕刻“調水”有本質區别。
“調水”工藝的運用,使得原本不夠完美的翡翠變得完美,從視覺上增強了翡翠的通透感。
“調水”工藝的好壞是決定翡翠是否莊正形美的關鍵,如果能将其運用自如,便會使翡翠原料擁有預想不到的藝術欣賞價值。隻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材制宜,才能最終實現“天工”與“人工”的完美結合。
正是因為衆多匠人的聰明才智,以雕刻或鑲嵌的額方法,将不盡完美的翡翠再加工,從而呈現出我們喜愛的、極美的翡翠。
翡翠因水而具有靈魂,翡翠的水,給予了翡翠靈性,而匠人們的精工“調水”,給予了翡翠靈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