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時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時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9:01:36

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是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之一。自2006年起,我市将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市政府民生實事工程重點加以推進。多年來,這項惠民工作深受嘉興居民稱贊。

在改造中,我市始終以群衆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充分尊重小區居民的想法和意願,把群衆呼聲最強烈的基礎設施弱、功能設施缺、環境衛生差作為改造重點來抓。不僅如此,我市還不斷豐富改造内涵,創新改造方式與知名房企“牽手”,引入未來社區理念,加強長效管理等,讓老舊小區越來越“年輕”。

去年,全市共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266個,涉及建築面積約795萬平方米,涉及居民樓2450棟,受益戶數9.58萬戶,受益居民27.6萬人,投資額約16.7億元。其中列入民生實事項目18個,竣工5個、新開工13個,完成既定目标任務,涉及改造面積98.9萬平方米,受益戶數1.16萬餘戶,受益居民3.18萬人。

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居民感歎“好像又搬進了新房子”

20年前,居民項蓮珍帶着對未來的憧憬搬進了桂苑小區13幢306室,當時搬進新家的喜悅至今記憶猶新。20年後,這樣的喜悅心情再次襲來,經過改造後的桂苑小區面貌煥然一新,讓項蓮珍不禁感歎“好像又搬進了新房子”。

建造于1999年的桂苑小區,有44幢住宅樓,1535戶。在改造之前,桂苑小區經過20年的風雨洗禮步入了“老齡”狀态,基礎設施陳舊、污水溢流、樓房滲水、健身設施缺乏、停車位不足、綠化休憩空間小等問題突出。

“我剛搬進來的時候,整個小區隻有六七輛車,現在有700多輛。”項蓮珍說道。停車位不足帶來的是停車難和管理難。不僅如此,樓房滲水引起的鄰裡之間的摩擦不斷,居民迫切希望能夠進行改造。

沒想到這樣的願景很快成真。根據老舊小區“三年行動計劃”,我市計劃三年内中心城市實施改造老舊小區210個,2019年實施提升改造老舊小區118個。在改造内容上,重點推進天然氣進小區、自來水管改造、照明設施升級改造、架空線整理等基礎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與提升,及時滿足群衆最為迫切的改造期望。與此同時,因地制宜提升功能設施,如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把林蔭式停車位作為首選,既解決了停車的問題,又提升了小區的景觀綠化。

“在改造前期,我們多次召開居民代表座談會,廣泛征求居民意見,科學制定實施方案,最終把基礎設施改造、公共服務提升、環境整治等作為改造重點。”嘉興市規劃院桂苑小區項目負責人蘇友富告訴記者。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時(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1

老舊小區的外立面煥然一新,道路還鋪設了柏油。

從實際需求出發,桂苑小區“重裝升級”。在尊重原有建築肌理基礎上,小區外立面重新粉飾一新;地下管網徹底進行雨污分流,從根本上解決污水溢流的問題;在原有150個車位基礎上,新增450個車位保障居民停車需求;為滿足小區居民健身需求,增添健身設施,沿小區建設1.3公裡健身綠道……另外,為了方便老年人上下樓,在每棟樓3樓還增加了休息椅。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時(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2

小區内的休息區是具有藝術感的長廊。

“現在親朋好友來了,都誇小區改造得好,我感覺就像生活在大花園裡。”項蓮珍說道。

市品質辦小區小巷專項組副組長孫明告訴記者,這次在桂苑小區改造中,采用了EPC模式,該模式将設計、采購、施工三方進行統籌優化,盡可能“應改盡改,應設盡設”。這種模式更加機動靈活,能夠有效應對改造中遇到的需求不同而相互“打架”的問題。

數字引領,共建共享 老舊小區更智慧

改造後的桂苑小區“面子”靓了,“裡子”新了,同時也更加“智慧”了。作為我市打造的首個智慧家園,桂苑小區運用了不少高科技。主次要出入口、重點公共區域、主要通道……遍布小區全域的安防感知設施為小區建立起了安全屏障。位于社區服務中心二層的智慧書屋,居民隻要刷臉或刷市民卡就能進入,書屋内安裝數字圖書閱覽交互屏,可以直接觸摸閱覽電子屏的圖書,也可用手機掃描屏幕二維碼,實現手機同步閱讀電子圖書。小區内的大型電子屏幕滾動播放當天三水灣農貿市場的各類菜品價格,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提前了解到實時的菜價。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時(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3

社區的各個功能被集中在一起,更方便居民。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時(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4

推進垃圾分類的智慧回收點。

“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基層平台。”正式基于這一認識,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我市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牽引,以未來社區建設為标杆,以智慧社區建設為重點,推進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工作中的智慧化建設。

如何利用大數據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更好進行基層治理?在智慧社區建設中,市品質辦專門組織專班深入社區、居民走訪調研,認真梳理社區智慧化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從調研情況看,社區管理智慧化程度低下,社區管理仍以傳統手段為主;社區政務服務智慧建設碎片化,沒有形成統一的、高效的服務功能;社區智慧設施建設薄弱,居民智慧生活體系建設還沒有真正形成。

針對這些問題,我市提出了以共建共享、分類推進為原則,整合政務服務資源、公共服務資源和市場化資源,統籌做好社區智慧設施建設和居民“智慧社區”服務應用端的開發,積極打造政務服務智慧化、居民生活智慧化、社區管理智慧化的嘉興智慧社區模式。

與此同時,我市以編制技術指引為重點,确保智慧社區建設可操作、可落地。一是編制《嘉興市智慧社區系統總體規劃方案》。搭建形成“一套體系、一個平台、四個領域、N個應用”為主要内容的“1 1 4 N”創新型智慧社區總體架構。二是編制出台《嘉興市智慧社區管理平台接口和數據接入要求》。對嘉興市智慧社區聯網系統的聯網說明、接口要求、上報數據對象等技術要求,進行統一的規定。三是編制《嘉興市中心城市品質提升老(舊)住宅區智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指南》。對社區智慧化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規範,共梳理形成16個智慧場景,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組織實施。

“我們将智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通過植入未來元素,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孫明說道。例如在改造中,桂苑小區20多戶獨居老人家裡安裝了傳感器,老人的活動軌迹能夠上傳到社區。一旦有異常情況,社區能夠及時上門或聯系親屬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接下來,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我市還考慮将智慧防疫也納入進去,通過科技手段輔助防疫工作,用技防代替人防。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時(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5

200個監控攝像頭覆蓋整個小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智慧安防系統。

貼近民生,開放合作 增強項目改造多樣性

“這次設計是由萬科操刀,在改造前我們看過效果圖就很期待,現在改造好了與效果圖基本一樣。”走進電子小區中興苑,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外立面讓人眼前一亮,居民洪曉文提起小區改造贊不絕口。

萬科作為一家商業地産企業緣何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呢?原來,為了高質量推動老舊小區改造,2019年,我市首次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與萬科、中房、佳源等7家知名房地産企業“牽手”,從技術咨詢服務、技術标準指導、設計品質把控、施工質量管控、後期運營指導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并把房企獨特的文化特色植入到合作項目的改造中,增強了項目改造的多樣性。

這7家房地産企業分别結對斜西街以南、禾興路以西片區項目,建業公寓,明月社區項目,新秀苑,中興公寓,中興苑和洪三苑,秀運吉楊公寓7個老舊住宅區改造項目,涉及78幢住宅和2382戶居民,占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

其中負責中興苑改造的是嘉興萬科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在這次改造中,萬科融入了江南水鄉風格和未來社區理念,使老舊小區改造既美觀又兼具功能性。通過建築景觀風貌的提升、功能設施的植入和完善、特色元素的體現和再造,努力營造功能完善、環境整潔、管理有序、安全舒适、群衆滿意的生活環境。

“我們在外立面色調上融入紅色,體現家的溫暖,居民一進入小區就有家的感覺;通過對景觀、停車位重新組織,騰挪出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将中興苑、洪三苑之間的圍牆打通,打造鄰裡中心、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功能集聚。”嘉興萬科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舒豪告訴記者。

目前中興苑的改造也接近尾聲,這裡不僅環境美了,生活也更美了。“以前隻要南面一刮風,陽台就漏水,我總是怪兒子是陽台沒有封好才導緻漏水,後來才知道是牆面滲漏。”洪曉文說道。改造後,無論多大風雨再也沒有出現漏水現象了,借着這次改造機會,她還将家裡衛生間簡單進行了裝修,日子過起來更舒服了。

在中興苑住了20多年的居民胡仁良也感慨頗深:“原來小區下水管經常堵塞,廚房間滲水,線亂拉就像‘蜘蛛網’,現在這些問題都沒了。此外,這次改造還實現了天然氣進居民樓,切實方便了居民生活。”

“中興苑等改造不僅借助了房企的力量,同時也是成片區推進的一個典範。”孫明告訴記者。據了解,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我市改變了過去以小區為單位推進改造的模式,改為劃片區推進,統籌小區内與小區外改造,推進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實現片區風貌管控統一,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并結合片區規劃及城市建設,盤活小區内及周邊存量用地,推進土地集約混合利用,優先用于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建設。

老舊小區改造好了,如何讓其長久保“鮮”?當然後續管理最重要。為此,我市探索在條件成熟的老舊小區積極引入專業化的物業公司,促進小區管理的良性循環;對尚未具備引入專業化物業管理條件的社區,積極開展居民小區自治管理工作,或并入相鄰小區由物業服務企業代管,保證管理全覆蓋、常态化。

“我們還積極争取中央資金支持,為老舊小區改造注入更多活力。”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财政廳轉發國家三部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在對全市老舊小區排摸情況基礎上,市建設局會同市發改、市财政聯合上報2019年度中央補助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019年全市共計申報中央資金補助老舊小區改造88個,共計下達資金2.27億元,涉及建築面積約319.55萬平方米,1871棟住宅樓,涉及戶數41066戶。

來源:嘉興日報 文字記者:張萌 通訊員:蔣悅波 攝影記者:王振宇 編輯:李建 責編:章亞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