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3:37:17

中國空間站第三大艙段——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待夢天實驗艙發射、對接、轉位之後,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就将在軌組裝完成。中國空間站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步組裝建造的?戳視頻,回顧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曆程↓

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制的長征五号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1

2021年4月29日上午,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将空間站首個艙段:天和核心艙送入太空。天和核心艙起飛質量22.5噸,是目前我國自主研制的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的航天器。主要用于空間站統一控制和管理,具備長期自主飛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員長期駐留。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2

2021年5月29日,剛剛入軌一個月的天和核心艙就迎來了首位造訪者。具備6.9噸物資上行能力的天舟二号貨運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精準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形成組合體。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3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采取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神舟十二号飛行乘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成為首批入駐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裡,三名航天員圓滿完成了兩次出艙活動,完成了在軌組裝建造、維護維修、艙外作業、空間應用、科學試驗以及空間站監控和管理等一系列任務。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與空間站組合體分離,踏上歸程。

2天後,天舟三号貨運飛船發射入軌,與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艙形成“一”字構型。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4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空間站構成四艙(船)組合體。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也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5

在軌期間,空間站完成了我國首次利用機械臂操作大型在軌飛行器進行轉位試驗;首次利用手控遙操作設備,控制貨運飛船與空間站進行交會對接;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快速交會試驗等,為空間站在軌建造和運營管理積累了經驗。2022年4月16日,在完成了2次出艙活動、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以及多項科學技術實(試)驗等工作後,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采用“快速返回”方式,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至此,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全部既定任務完成。

2022年5月10日,搭載天舟四号貨運飛船的長征七号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空間站建設從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轉入在軌建造階段的首次發射任務。

2022年6月5日,空間站迎來了神舟十四号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入駐。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6

在軌期間,空間站喜添新居。2022年7月24日,中國空間站第二個艙段——問天實驗艙成功發射。問天是我國空間站首個科學實驗艙,由工作艙、氣閘艙和資源艙組成,起飛重量約23噸,具備短期獨立飛行能力,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員駐留和出艙活動、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驗,作為天和核心艙的系統級備份,具有對空間站組合體的管理與控制能力。喜提新房,三名航天員不僅把部分鍛煉設備搬到了問天實驗艙,還在問天裡進行了一系列空間實(試)驗、太空授課和通過問天氣閘艙出艙等活動。

喜迎二十大空間站夢天艙(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7

2022年9月30日,經過約1小時的天地協同,問天實驗艙進行了轉位。空間站組合體由兩艙“一”字構型轉變為兩艙“L”構型。這是我國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

問天實驗艙轉位完成後,空間站虛位以待夢天實驗艙的到來。夢天實驗艙的加入标志中國空間站三艙“T”字的基本構型完成。

接下來,空間站還将迎來神舟十五号飛船的到來,屆時将會有六位航天員齊聚空間站,讓我們期待兩批航天員在軌共同生活的曆史時刻。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