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4月28日為“世界免疫周”。疫苗是一種自動免疫制劑,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産物,經過滅活、減毒或基因工程等方法處理而成。通過疫苗接種,達到個人及群體預防、控制傳染病的作用。
根據《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疫苗分為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免疫規劃疫苗指政府規定接種、居民需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也包括各級政府組織的應急接種疫苗和群體預防性使用的疫苗。非免疫規劃疫苗是指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另外,根據疫苗的性質可分為減毒活疫苗(如卡介苗、麻風腮疫苗等)和滅活疫苗(乙肝疫苗、流腦疫苗等)。
✓
為什麼要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是目前最經濟、安全、有效的公共健康措施,也是某些疾病治療可選擇的有效治療手段。疫苗的接種程序根據生物學特征、傳染病好發及對生命威脅的年齡、兒童的發育階段特征等綜合因素制定。因此,疫苗接種需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免疫規劃程序進行接種,以保證接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免疫力低或有先天性疾病的
孩子能接種疫苗嗎?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及說明(2021年版)》,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外的其他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全身免疫抑制治療者,可以接種滅活疫苗,原則上不予接種減毒活疫苗(補體缺陷患者除外)。
對于特殊健康狀态的人群,下述常見疾病不作為疫苗接種禁忌:生理性和母乳性黃疸,單純性熱性驚厥史,癫痫控制處于穩定期,病情穩定的腦疾病、肝髒疾病、常見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苯丙酮尿症、唐氏綜合征、先天性心髒病)和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細胞病毒和風疹病毒)。對于其他特殊健康狀況兒童,如無明确證據表明接種疫苗存在安全風險,原則上可按照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
✓
兒童同時接種多種疫苗需要注意什麼?
現階段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補種原則同時接種,注意以下兩方面:
不同疫苗同時接種
兩種及以上注射類疫苗應在不同部位接種。嚴禁将兩種或多種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種。
不同疫苗接種間隔
兩種及以上注射類減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時接種,應間隔不小于28天進行接種。國家免疫規劃使用的滅活疫苗和口服類減毒活疫苗,如果與其他滅活疫苗、注射或口服類減毒活疫苗未同時接種,對接種間隔不做限制。
✓
接種疫苗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接種疫苗前
1.準備好預防接種證;
2.無發熱、腹瀉等症狀,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3.接種前配合醫護做好接種前問診和體檢;
4.簽署知情同意書。
接種疫苗後
1.接種後留觀20~30分鐘,以便及時處理急性接種反應;
2.用棉簽按住接種部位,避免出血;
3.避免揉搓接種部位;
4.觀察接種後的不良反應。部分孩子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低熱、局部紅腫等反應,并可能伴有食欲減退、乏力等症狀,這種情況一般持續2~3天後消失。接種疫苗後,應盡量清淡飲食,接種當日避免洗澡,同時注意保暖等,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不良反應持續時間長,且反應強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保健中心主任醫師 梁愛民
編輯:劉洋 管仲瑤
審核:徐秉楠 闫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