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戰,是西周武王對殷商滅國一戰,此戰結果,纣王自焚,武王将殷商遺民交給纣王的兒子祿父治轄,殷商及其方國全部變成了西周的諸侯國。
《史記》關于武王打敗纣王以後的記載非常詳細,特别是對武王敬天安民這一塊,有意識的突出了他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思想。所以武王打到商都以後,做的每一件事都記載得清清楚楚,不是以德施政,就是收買人心。如果說分封先王後裔,保留纣王兒子,加封有功之臣是情理之中的話,那武王宣布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這一政策,就有些讓人不好理解了。
《史記》中關于武王頒布這一号令是這麼寫的:武王回到鎬京後,召見各地官員述職,是夜,周公旦前來看望他,問他為什麼睡不着覺?武王說,我姬發出生至今六十多歲了,到現在才有了一些建樹。看看殷商王朝,之所以能存活六百多年,不就是因為有三百六十名能人賢士輔佐嗎?如今,纣王已滅,看到大周美好河山,我還有好多事情要辦,怎麼能睡得着覺呢?于是,他制定了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策略。
這番話的意思,在武王的心裡已經把天下看得太平了,他征戰一生終于有了回報,該封王的封了王,該給領地的給了領地,不僅賜封了黃堯帝和神龍氏的後裔,連纣王的兒子都繼續當了官,這麼施德,天下還有誰會不服他呢?所以,他認為大周不會再有威脅了,戰馬沒有了馳騁疆場的需要,刀槍沒有了作戰的用途,剩下的就是大興土木修建王都,百姓們可以休養生息了。
武王姬發這種打敗商纣天下歸安的想法實際上是非常有害的,從文王文治西岐,創下“三分天下、西岐得二”的輝煌,隻是文王以德施政帶來的繁榮假象。實際上,對文王的崛起,纣王早就日夜擔憂,雖然不像《封神演義》演得那麼神化,曆史上的纣王也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要不怎麼可能領導屬下八百諸侯呢?
武王之所以要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基于他對西周初打敗商纣的勝利帶來的喜悅,憑借他手上的兵強馬壯,憑借他的威望,天下已經太平,後續也不會有反抗的起來,這是他一廂情願。那麼,武王為什麼認為西周從此相安無事?為什麼要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呢?
第一,武王已經老了,打敗纣王後兩年他就死了,所以,這個時候他身心疲憊,很想在任上把文王留下的以德施政做得更加圓滿一些。在文王時期,他倡導的政策就是自我反省,畫地為牢,夢想不通過戰争來達到和平。但武王根本沒有考慮殷商遺民豈是個個心中感恩于他?纣王的兒子祿父(武庚)豈能坐視江山丢掉不管,殺父之仇豈能不報?這是武王想得太天真了。
第二,作出馬放南山刀槍入入庫這一決策,與當時西周國勢有關。文王文治西岐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得到較大提高,但西岐與中原殷商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中原的文化經濟繁榮和各個方面的進步相比西岐要成熟得多,所以,武王認為打仗不是主要的,把經濟發展起來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第三,武王認為,大周現在是天子,隻要發号施令就可以了,各個諸侯國是大周的四梁入柱,天子不需要再保留那麼多軍隊。
武王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這一政策的實施,給西周帶來了諸多隐患。首先,在武王死後不久,纣王的兒子武庚就聯絡殷商舊部,并在武王的三個弟弟幫助下,對繼位不久的武王兒子成王造反,史稱“三監之亂”,為了平息這場叛亂,姜子牙率兵打了三年,比打纣王時間還長,說明武庚的勢力還是很強的。
其次,分封諸侯是造成春秋戰國春雄争霸的主要根源。也是削弱天子威望的主要原因。
再次,把希望寄托在諸侯們聽話上面,放棄手中的武器,就是自取滅亡。
武王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帶來的教訓也是極其深刻的,沒有一個強大的國防,哪有繁榮富強的國家呢?(圖片來源于網絡)
學史明理,知史悟道。關注,了解更多新鮮的曆史資訊。
#變美大作戰##夏季百搭套裝# #女主播一年賣出1000多萬件衣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