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7 23:26:31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為什麼說長三角的中心是蘇州)1

目前長三角地區的一體化程度究竟處在什麼水平?

長三角地區城市之間存在何種聯接關系?

……

顯然,這些問題都是在實現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不可回避的。

11月19日,在2021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上,複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張軍發布了一篇名為

“從人員流量看長三角一體化的未來”的報告。

看人員流量,為什麼能看出長三角一體化的未來?

簡單來說,這是因為頻繁而自由的人員流動能夠促進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迅速擴散,同時帶動資本流動,有利于實現區域的均衡發展。

因此,城市之間較大的人員流量往往意味着較強的經濟聯系,同時也能夠反映區域要素自由流動的程度,而這些,都與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密切相關。

在張軍教授的報告分享中,有五張圖是關鍵,讀懂了這五張圖,也就讀懂了如何從人員流量看長三角一體化的未來。

先來看第一張圖。标準化後的各城市人員流入量與流出量

這是一張經過處理的“流量圖”。在圖中,可以很直觀地比較長三角各個城市的人員流入、流出情況。

從流入量的角度來看:

蘇州、上海、無錫、杭州、南京、嘉興、常州、鎮江、合肥和泰州位列前十,其中蘇州和上海的人員流入量遠高于其他城市。

而浙江省南部城市和安徽省大部分城市的人員流入量較小,如黃山、舟山、銅陵、麗水、衢州、淮南、淮北和溫州等城市。

同時,也能觀察到,人員流入量較大的城市往往也是人員流出量較大的城市,一個城市的人員流入量與人員流出量總體較為平衡。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報告中的人員流動數據是短期的人員流動數據,人員流入量與人員流出量的平衡并不意味着長期人口遷移的平衡。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為什麼說長三角的中心是蘇州)2

各城市人員淨流出量與各城市總流量比值

這也是一張“流量圖”,但與第一張圖不同的是,它更直觀地反映了各城市人員淨流出量與各城市人員總流量比值的狀況。

圖中,負值代表的是淨流入,正值代表的是淨流出。淨流入或淨流出的量值,就代表了一座城市人員流動不平衡的程度。

從城市的分布來看,淨流入城市主要是安徽省和浙江省的大部分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城市,而淨流出的城市主要是江蘇省和浙江省中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以及安徽省中鄰接江蘇省的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

具體來說,合肥和上海的人員流動最為平衡,徐州、蚌埠、阜陽和淮北這些江蘇北部和安徽北部城市人員淨流入量較大,舟山、甯波、馬鞍山、宿州、蘇州這些浙江東部和江蘇以及臨近江蘇的安徽城市人員淨流出量較大。

這說明長三角地區城市之間存在較強的“溢出效應”,人員從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流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的量大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城市流向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城市的量。

看完了單個城市的流量分析,接下來這張圖就是“成雙入對”了。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為什麼說長三角的中心是蘇州)3

長三角各城市間的人員流量指數及排名情況

大數據下的各大城市cp,才是最鐵的cp!

能看到,排名前五的“城市cp”分别為上海-蘇州、蘇州-無錫、常州-無錫、杭州-嘉興、嘉興-上海。

且上海-蘇州之間的人員流量明顯高于其他城市之間的流量,約是排名第二的城市間人員流量指數——蘇州-無錫流量指數的2.5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名前三十的“城市cp”組合中,蘇州一座城市就組了五對cp,數量甚至超過了上海。

此外,也能觀察到:

關于省内城市之間的人員流量情況,各省内城市之間聯系較為緊密的有:

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無錫、南京-鎮江;

浙江省的杭州-嘉興、杭州-紹興、杭州-湖州;

安徽省的安慶-池州、合肥-六安、毫州-阜陽 。

關于跨省城市間的流量情況,跨省城市之間聯系較為密切的有:

嘉興-上海、宿州-徐州、馬鞍山-南京、滁州-南京、嘉興-蘇州、南通-上海、湖州-蘇州以及杭州-上海。

不難看出,兩省邊界處的接壤城市之間聯系較為密切。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為什麼說長三角的中心是蘇州)4

1、城市人員流向的特征說明了什麼?

我們已經知道,不同省份的城市之間以及同一省份不同城市之間的人員流量均存在較大差異,省内城市之間的人員流量明顯大于省際城市之間的人員流量。

這種現象是否反映了長三角地區省際之間存在較強的“邊界效應”呢?

張軍教授的團隊利用引力方程模型對長三角地區的“邊界效應”進行精确度量。

其中,引力方程的基本觀點如下:

區域間的貿易量與兩個地區的國民生産總值等經濟規模因素成正比,與地理距離等貿易成本因素成反比。

這是因為:

地區的生産規模和國民收入越大,市場需求就越大,地區間的貿易量也越大;地理距離會導緻雙邊貿易産生運輸成本,所以兩個地區相距越遠,運輸成本越高,地區間的貿易就越少。

類似于貿易中的引力方程,張軍教授的團隊同樣定義了人員流動的引力方程。與貿易不同的地方是,貿易是基于比較優勢進行的,而人員的區域流動往往存在兩個效應:

“溢出效應”和“虹吸效應”。

“溢出效應”是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的人員會流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而“虹吸效應”是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會吸引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城市的人員流入。

同時人員的流動與地理距離負相關,因為較大的地理距離會帶來較高的交通成本從而會抑制人員流動。

張軍教授的團隊根據模型測算得出:

平均意義而言,人員流出城市的GDP每提高一個百分點,人員流出會增加0.212個百分點,而人員流入城市的GDP每降低一個百分點,人員流入會增加0.514個百分點。

這說明了長三角地區的城市目前存在較強的溢出效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城市的人員會較多地流入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

若這種流動是短期旅行,那麼這種溢出效應體現的就是發展水平高的城市向發展水平低的城市的财富溢出;

若這種流動是商業活動,如不同城市間企業之間的商業往來,那麼這種溢出效應就是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和資本要素的溢出。

這樣有利于縮短經濟發達城市和欠發達城市的差距,實現均衡發展。

根據引力方程模型的估計,目前長三角地區存在較大的“邊界效應”,省内城市之間的人員流量約是省際城市間人員流量的2.4倍。

張軍教授的團隊也重點比較了相同距離範圍内,省内城市之間人員流量和省際城市之間人員流量之間的差異,并認為這一差異本質上反映了長三角地區行政區劃邊界的作用。

事實證明,大數據顯示的結果與引力模型的計量結果顯示的“邊界效應”非常接近,直觀地驗證了長三角地區“邊界效應”的存在以及“邊界效應”的大小。

盡管張軍教授的團隊所用的人員流動數據是短期的,但是據其估計出的“邊界效應”可以反映出長期的經濟布局分割,這種經濟布局的分割是行政壁壘的體現。

第一,行政壁壘的存在會造成基礎交通設施在省内和省際之間存在差異。

可能省内的交通網絡密度顯著高于省際間的交通網絡密度,這種基礎交通的差異影響了省内和省際人員流量的差異。

第二,以商業活動為例,行政壁壘的存在造成較高的交易成本,從而導緻關聯企業的經濟往來主要在省内而非省際之間進行,進而阻礙了跨行政區域的商業活動。

無論是基礎交通的差異還是交易成本的差異,它們都會造成經濟布局的差異。

2、長三角的城市網絡格局長什麼樣?

長三角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群的發展,隻有那些互相之間聯系較為緊密的城市才能構成城市群,城市間人員流量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城市間的聯系緊密程度。

長三角地區共有41個主要城市,這些城市以人員流量為權重構成了一個加權有向網絡,那麼:

在這個網絡之中哪些城市之間聯系較為緊密呢?這些聯系緊密的城市有什麼特征呢?

回答好這些問題能夠幫我們厘清當前長三角地區城市群的結構。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張軍教授的團隊利用複雜網絡中的社區檢測算法來劃分出長三角地區不同的城市群。根據各城市之間人員流量數據,利用社區網絡檢測算法對41個城市進行聚類分析,把城市看成網絡中的節點,利用這種聚類分析的思想找出聯系緊密的城市群。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為什麼說長三角的中心是蘇州)5

社區網絡檢測聚類

上圖即為長三角城市群的聚類分析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長三角城市群大緻可以分成五個子城市群:

上海與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構成一個子城市群;

南京、鎮江、揚州、泰州、馬鞍山、黃山、蕪湖、宣城、滁州和蚌埠構成一個子城市群;

嘉興、湖州、杭州、紹興、甯波、舟山、台州、金華、溫州、衢州和麗水構成一個子城市群;

合肥、毫州、阜陽、淮南、六安、安慶、池州和銅陵構成一個子城市群;

淮北、宿州、連雲港、徐州、宿遷、鹽城和淮安構成一個子城市群。

從這些子城市群中不難看出,地理上較為接近的城市聯系更加緊密,如上海和蘇南城市聯系較緊密,蘇南與皖東南的城市聯系緊密,蘇北與皖北城市聯系緊密。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以合肥為中心構成了一個隻含安徽省内城市的子城市群,而浙江省的全部城市構成了一個子城市群,浙江省與其他三個省市的聯系較弱。

在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時需注意加強浙江與其他三個省市之間的聯系。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分界與地理文化分界存在較大的差别,城市群結構存在跨行政區域的特征。

如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市、鎮江市、揚州市和泰州市與安徽省東部的主要城市的聯系強度要高于它們與蘇南和蘇北主要城市的聯系強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網絡中所流行的“徽京”的說法。安徽省東部和北部的主要城市與江蘇省的城市構成城市群,并沒有完全以合肥為中心構成較大的城市群。

因此在制定關于城市群方面的相關政策時要特别注意這種跨行政區域的城市群結構,不能強行根據行政區域對城市群結構進行劃分,否則會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阻礙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3、誰是中心城市?

一個城市群的發展需要有中心城市引領,中心城市在城市群發展中起到增長極的作用,它會通過發揮人才、資源、制度等的溢出效應來帶動其他城市的發展。

那麼在長三角地區中哪些城市在城市群中扮演着中心城市的角色呢?

張軍教授的團隊通過計算複雜網絡模型中節點中心度的方式來度量各城市的重要性。

江浙滬皖共計41個城市,把每個城市看成一個節點,那麼這些城市之間的人員流量構成了一個含有41個節點的加權有向網絡圖。張軍教授的團隊以兩城市之間單位距離流量(平均每公裡的人員流量)作為兩節點之間的權重,對網絡中總權重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處理後的标準化權重,并把标準化之後的權重作為網絡的最終權重。

可以說,這樣的計算方法是有依可循的,具備較大參考性。

最終得出的結果也就形成了下面這張極具涵義的長三角各城市的“中心度”大圖,這同時也是張軍教授所作報告中最重磅的一張圖。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為什麼說長三角的中心是蘇州)6

按照人員流動計算的各城市中心度

不難看出:

蘇州、無錫、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中心度位列前五,而且蘇州的中心度遙遙領先其他四個城市,南京與杭州的中心度較為接近。

而中心度較小的城市主要是皖南和浙南的城市如黃山、舟山、麗水、衢州、銅陵和溫州等。

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特别注意利用這些中心城市來引領長三角地區其他城市的發展。

長三角中心城市蘇州(為什麼說長三角的中心是蘇州)7

根據上文對于長三角城市之間聯系強度的度量與分析,長三角地區行政邊界的存在對于人員流動的影響以及目前長三角地區城市群的結構特征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

為了政府能夠進一步促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的發展,加深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張軍教授在報告中也提出了幾條政策建議:

一、以重點城市為中心構建都市圈,加強都市圈邊緣城市聯系促進多個都市圈融合發展。

重點培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甯波等多個中心城市,以這些城市為中心向外擴散形成多個都市圈。加強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以及相鄰都市圈邊緣城市之間的市域和城際鐵路、道路交通、毗鄰地區公交線路對接,構建快速便捷都市通勤圈。

推動上海與近滬區域及蘇錫常都市圈聯動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通過馬鞍山、滁州、蕪湖等城市加強南京都市圈與合肥都市圈協同發展,打造東中部區域協調發展的典範。通過金華和台州等城市推動杭州都市圈與甯波都市圈的緊密對接和分工合作,實現杭紹甬一體化。通過嘉興促進滬杭都市圈之間的融合發展。通過湖州實現蘇錫常、南京和杭州都市圈之間的融合發展。加強安徽省的黃山、宣城和銅陵等城市與浙江省的湖州和杭州的聯系,來促進合肥都市圈與杭州都市圈的融合發展。

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加快建設集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于一體的現代軌道交通運輸體系,構建高品質快速軌道交通網,努力實現省際省内交通網絡密度的一緻性,減少跨行政區域的流動障礙降低流動成本。

加快都市圈邊緣城市之間交通網的建設,促進都市圈的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城際鐵路網建設,推動市域鐵路向周邊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實現公交化客運服務。支持高鐵快遞、電商快遞班列發展。提升省際公路通達能力。加快省際高速公路建設,對高峰時段擁堵嚴重的國省道幹線公路實施改擴建,形成便捷通達的公路網絡,撤銷省際高速公路收費站。

編制實施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構建分工明确、功能齊全、聯通順暢的機場體系,提高區域航空國際競争力。鞏固提升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增強面向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的輻射能力。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區域航空樞紐功能,增強甯波、溫州、阜陽等區域航空服務能力,支持蘇南碩放機場建設區域性樞紐機場。

三、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體制,打破行政邊界分割。

根據目前長三角地區城市群格局的跨行政區域特征,在促進城市群協調發展的過程中,亟需打破行政邊界壁壘,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體制。

具體而言,共建統一開放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特别是高層次人才在區域間有效流動和優化配置。

加強各類資本市場分工協作,加快金融領域協同改革和創新,促進資本跨區域有序自由流動。聯合共建金融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共同防範化解區域金融風險。鼓勵地方政府聯合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資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生态經濟發展、盤活存量低效用地等投入。

建立跨行政區域的土地市場,将耕地紅線标準設置在長三角總體層面而非具體省市。這樣能夠既保證耕地紅線又能保證建設用地流向經濟高效發展的地區,避免了經濟效益較低的地區存在較多建設用地指标而經濟效益較高的地區因受到耕地紅線限制而導緻的建設用地指标稀缺的尴尬局面,從而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完善跨區域産權交易市場,推進現有各類産權交易市場聯網交易,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互聯共享,建立統一信息發布和披露制度,建設長三角産權交易共同市場。培育完善各類産權交易平台,探索建立水權、排污權、知識産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等初始分配與跨省交易制度,逐步拓展權屬交易領域與區域範圍。

四、加強城市群間協同創新,提升城市群産業分工。

加強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健全開放共享合作機制。優先布局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同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國際大科學工程。

堅持市場機制主導和産業政策引導相結合,充分結合城市群比較優勢,完善區域産業政策,強化中心區産業集聚能力,推動産業結構升級,優化重點産業布局和統籌發展。中心區重點布局總部經濟、研發設計、高端制造、銷售等産業鍊環節,大力發展創新經濟、服務經濟、綠色經濟,加快推動一般制造業轉移,打造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産業創新高地。

支持蘇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遊、醫藥産業、農産品加工等特色産業及配套産業。充分發揮皖北、蘇北糧食主産區綜合優勢,實施現代農業提升工程,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積極承接産業轉移。

推動中心區重化工業和工程機械、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産業向具備承接能力的中心區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區升級轉移,建立與産業轉移承接地間利益分享機制,加大對産業轉移重大項目的土地、融資等政策支持力度。

(原報告作者張軍系複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張席斌系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張伊娜系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奚錫燦系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助理教授,張延人系複旦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