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發小跟我說她非常擔憂她家孩子,然後“娓娓道來”:
“我女兒不喜歡喝牛奶、不愛吃蔬菜,這樣會不會缺少營養?營養不夠的話,可能就長不高,跟同齡人相比,她就會顯得瘦弱、容易自卑;自卑了性格就不好,肯定會影響人際交往,以後還會影響找工作、找對象......”
事實上,比起孩子的這些“問題”,發小整個人的狀态才令人擔憂。
她的這種狀态,我并不陌生。因為曾經的我,也這樣過。
我的過度擔心,正在演變成一場“詛咒”?
記得去年有段時間,我兒子突然變得謹小慎微。
原本最愛爬上爬下、竄來竄去的粗放孩子,開始恐懼攀爬、害怕出錯,對一些經常做的事情表現出信心不足。
起初我覺得這是孩子成長中正常的階段性現象,自然過渡就好了,沒太當回事。
直到發現他越來越“憂心忡忡”了——擔心攀爬架的麻繩會不結實摔到自己,卧室的門突然倒下砸到自己,有點破損的牆角哪天會露出釘子紮到自己等等。
經過一番觀察研究之後,我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我身上。
那段時間,由于某些原因,我頻繁叮囑他“注意安全”“危險”之類的,還不斷跟他強調意外的風險——跑快了會摔倒、麻繩會斷、門會夾斷手指、釘子會紮出血、踩到玩具會崴腳、頭會被磕出包......
我的“無微不至”在悄無聲息的摧毀着他向外探索的好奇心。
這些看似平常的叮囑和提醒,由于頻率太高,就變成了過度擔憂。而這種擔憂對孩子的成長不但沒什麼幫助,還會加重孩子的焦慮和不安。
心理學家曾奇峰認為,适當地提醒是包含愛意的,過度的擔心等于“詛咒”。
可這種“詛咒”在生活中卻随處可見:
“不要跑,會摔倒!”
“不要跳,會崴腳!”
“不要碰,不安全!”
“......”
但凡有孩子的地方,就會頻繁環繞着“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叮囑聲。
于是,當我把自己遇到的育兒問題分享在某平台後,迅速引起了共鳴:
“我的初衷是想讓孩子把事情考慮周全一些,以後能很好的生活,所以叮囑的比較多。可時間久了,又覺得是自己太緊張了,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快樂。”
“我一直知道自己這個毛病,總是過度擔心、過度提醒孩子,很多時候話剛說出口就後悔了。”
事實是,我們越擔憂什麼,就越強化了什麼,接下來就越有可能會發生什麼。正如下面這位媽媽所說:
“難怪我兒子最近那麼害羞膽小,應該就是我經常叮囑他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緣故吧!他現在去了學校什麼都不敢玩,别人玩耍,他就在一邊看。我還發現,越是提醒他,他越是會出‘意外’。比如,跑步撞上水泥牆額頭起大包,走路摔跤磕下巴......我現在是既焦慮他受傷,又怕繼續叮囑他,養成膽小的性格,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實一次又一次印證了,我們對孩子過多的擔憂,正在演變成一場“詛咒”。
扪心自問,由于過度擔憂,就讓孩子受到各種各樣的束縛,把一個獨立的、能蹦能跳的主體包裹得像襁褓裡的嬰兒一樣,真的是我們期望的嗎?
養育孩子,何至于此?
我們為什麼總是過分擔憂孩子呢?
就拿我兒子出現問題的那段時間來說,正是我自身能量不足、狀态不佳的時候。
當時,除了工作、做家務、陪孩子之外,我還要照料生病的老人,個人壓力大,身心疲憊。再加上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等等,每天的能量消耗遠遠大于補給。
這種能量不足的狀态使我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了掌控感,我的内心總是充滿焦慮、沒有目标感,整個人變得憂心忡忡。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投射效應”,指的是人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
所以,我們對孩子表現出來的過度擔憂,其實是因為自身缺乏安全感,并把這種焦慮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鄰居家孩子沐沐9歲了,在我看來,沐沐媽絕對是個稱職的家長。
但她跟我說,她偶爾也會過度焦慮、擔心孩子,幸好沐沐對媽媽的匮乏狀态能及時反饋:
“媽媽,你最近怎麼總是說我會遇到不好的事呢?”
也幸好沐沐媽是一位成長型的家長,出現問題能及時覺察:沐沐說得對啊,其實我不用過度提醒她“小心”“注意”之類的。
進而沐沐媽修正了自己的行為。
沐沐是幸運的,可很多孩子并不能像沐沐那般覺察到父母的狀态,并進行及時反饋。
大概率的結果是,當孩子持續感受到父母對他的不信任以及對他個人能力的否定時,他就會對自己産生能力不足的認同,然後暗示自己做不到、肯定搞砸,結果就真的做不到或者搞砸了,最後真就成了一個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人。
至此,過度擔憂就成了父母在潛意識裡對孩子的一種控制,隻是很多時候父母意識不到而已。
當我們的潛意識接受一個指令的時候,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會配合這個指令,直到完成指令為止。
也就是說,一旦孩子的潛意識接受了父母的這種暗示,孩子就會持續不斷地出現“糟糕”的行為。
而這一切又源于我們自己對未知的恐懼。
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譽滿全球的夏山學校創始人尼爾聊過一個現象:
不知多少次我聽到這樣焦慮的問題:“要是我的孩子整天玩,他能學到什麼呢?他怎麼能通過考試呢?”
很少人能相信我的答案:“假如你的孩子玩夠了,他會在兩年内用功讀書,通過大學考試,而在平常情形下他也許要花上六七年的功夫。”
但我還要加一句,那就是:“假如他自己内心真想通過考試的話。”
他也許想要做個跳芭蕾舞的舞蹈家,或者無線電工程師,他也可能想去做服裝設計家或者兒童護士。
換句話說,如果父母因為自己内心的慌亂不安而打亂了孩子的正常心理秩序,使孩子無法自然而然地在生活和學習中習得經驗,那麼這個獨立的生命就會被碾軋得七零八碎,他的内心也會充滿恐懼。
朋友說孩子姥姥就是這樣,一天到晚的擔心孩子比别人反應慢、吃飯挑食、學習跟不上,無論孩子怎麼做,在姥姥看來都是有問題的,都是需要改正的。
她家孩子長期被姥姥如此關注的後果就是,孩子變得敏感又脆弱,易怒又挑剔。
後來我朋友才明白,其實是姥姥自身安全感缺失,内心存在恐懼,才會把壓力都給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教育學者尹建莉老師說過:凡是你相信的,都能得償所願,無論好壞。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及時覺察就好
先接上面說一下我家孩子“憂心忡忡”的後續處理:
針對當時隻有五歲多的孩子,我借助繪本《逃家小兔》的故事情節,向他傳達了我的态度——
當孩子說“我要跑走了”,我不再說“危險,不要跑!”而是學着兔媽媽那樣精妙的回應:
“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如此,我給到孩子最想要的回應。
哪怕一句“小心!慢點兒!”都不再随意說出口。
不得不說,對父母而言,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難做到的就是少管孩子這件事。當然,少管不是不管。
我學着閉嘴,選擇相信他,适時地用積極的行為去無痕引導他,使他感知到“我能,我相信。”
慢慢地,他又開始相信自己了。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的:
孩子不會總在同一個坑裡摔跤。孩子不傻,他在坑裡摔了一跤,自然知道再遇到這個坑要小心。就算他在同一個坑裡又摔了一跤,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到第三跤他總會記住,而且這種記憶具有遷移性,讓他知道類似的坑都需要繞過去。
這就是孩子自己的成長。
他們天生喜歡向外探索,隻有父母的積極關注,才能讓他們長大後在社會适應、學習、發展等方面,邁開走向更大世界的步伐。
父母需要及時覺察——當你認為隻是給孩子提個醒的時候,你要内觀自己,是不是在畫圈圈“詛咒”TA。
當然,偶有做不到的時候,也無需自責,心理學者李雪說過:
“當你發現自己又要重蹈覆轍的時候,不要指責自己,埋怨自己‘怎麼這麼蠢,又掉坑了’;而應該表揚和鼓勵自己:‘好棒啊,我終于覺察到這個坑了。’這就是一次跨越性的成長,非常棒的覺知。”
作者介紹
果媽,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内容編輯,家庭教育工作者。養娃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本文首發于“尹建莉父母學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轉載本文請在公衆号發送“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