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們對生活和工作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更看重外貌形象對工作及社交等的影響,“頭發稀少顯老”日益成為一些人的痛點。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發布的《中國脫發人群調查》顯示,中國脫發人群約為2.5億,以20~40歲之間為主,30歲左右人群增速最快,比上一代人的脫發年齡提前了整整20年。其中,在受訪的脫發群體中90後占比最高,正式取代80後成為新生代“脫發主力軍”。
▲中國植發人群中,90後占比超五成,在他們對植發的問題中,最關心的是植發的價格
深圳晚報一位90後記者在尋求解決脫發問題時,發現植發這一熱門話題不斷進入年輕人的視野。今天,就由這位記者來分享自己的植發初體驗。
自述體驗:植發手術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自述人:李雅(化名) 28歲 深圳晚報記者
今年4月的一個夜晚,當再一次在社交軟件上刷到植發廣告時,我終于下定決心去植發醫院解決自己的“頭頂大事”。
從小我的發際線就高,顯得腦門特别大,小時候經常會有大人說“腦門大的孩子聰明”,那時候還挺自豪,天天把馬尾紮得又高又緊,殊不知這種行為也在無形之中加劇了發際線的上移。工作了幾年後,由于寫文案經常要加班熬夜,還養成一動腦子就摳頭皮抓頭發的“惡習”,原本就高的發際線甚至隐隐出現了秃的迹象,每次洗頭更是一抓一大把。
一直相信科學的我終于明白,腦門大小和智商或許沒有關系,但和顔值倒是息息相關,我再也不敢露出大腦門,也曾試過戴假劉海,但假的就是假的,不但悶,戴久了還更秃了。
經過反複衡量之後,我終于選定了一家知名的私立植發機構。我還清晰記得第一次踏進機構的情形。那是“五一”假期的前一天,陽光明媚,在那棟樓的一二層,坐滿了或前來咨詢、或綁着紗布剛做完手術、或做完手術正在做護理的人們。大部分人都非常年輕,還有不少漂亮女孩兒和小夥兒,跟我想象中都是“大叔”的場景完全不一樣。負責接待的咨詢師告訴我:“現在植發的人群越來越年輕了,甚至不少95後都開始植發了。”
雖然有點驚訝,想轉念一想,也很正常,春節期間我們單位就有一個1997年出生的女孩兒植了發際線,而且當代社會,大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
填寫了個人信息後,咨詢師就把我帶到一個房間進行毛發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我的後枕部毛囊非常健康且充裕,但前額已經有了稀疏的迹象。雖然早有預料,但真正有人告訴自己有“秃”的趨勢時,内心還是隐隐作痛。
但好消息是,這也是最适合植發的狀态。植發本身就是“拆東牆補西牆”,即把後腦勺不受雄性激素影響的毛囊移植到前額,而後腦勺本身就比前額更好遮擋,後腦勺頭發越充裕,說明我可以用來“播撒”到前額的種子越多。
由于事前就對發際線形狀和植發手術技術做了充足的功課,我的植發方案敲定非常順利。我選擇了FUE(Follicular Unit Excision)技術,在後腦勺散點狀取毛囊,相比于FUT(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切頭皮條法,更加接近無痕,但同時手術費用也更貴。在設計完發際線形狀後,咨詢師告訴我,需要移植約2000個毛囊單位,總價格在3萬元左右。
在抽血體檢之後,第二天,我就進了手術室。從9時一直到15時30分,整整6個半小時,都在手術台上度過,隻有中途取完毛囊之後,我才能頂着腦袋上簡單包紮的傷口,走出手術室吃口午飯。相比于隻有2個醫生取毛囊,種植的過程更是一個大工程,除了2名主刀的醫生,還有4個助手,要做分離毛囊之類的輔助工作。
盡管廣告裡說“上午植發、下午上班”,但事實證明,這根本不現實。整個五一假期,我都帶着紗布腫着腦袋在家裡度過,睡覺腦後時常會有組織液,不得不墊護理墊,而且隻能仰睡,一周之内都不能壓倒植發區,一個月都要忌口和避免劇烈運動。
植發後20天,我的植發區域就進入了“狂脫期”,每天起來枕頭上都是短小的毛發,不過醫生告訴我,這是正常狀況,而且會持續3個月,之後,才會從移植的毛囊中長出真正屬于我的頭發。
現在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植發的效果還看不出來,身邊植發的朋友,有長得好的也有長得不好的,我也隻能靜靜等待。如果要說植發目前帶給我最大的好處,或許就是我已經一個多月沒熬夜了。
調查:90後在脫發人群中占比高
就在李雅做手術的當天,還有五六台手術在同一時間進行,這其中就有36歲的IT從業者李輝。他并不是第一次進行植發手術,早在2年前,李輝就在同一家醫院對鬓角進行了植發,但很快,由于經常熬夜外加飲食不規律,前額區域也有了脫發迹象,甚至出現了斑秃。尴尬的境地讓李輝不得不在對斑秃進行治療後,再次選擇植發。“如果是病理性脫發,應該盡快就醫治療,如果是非病理性,由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脫發,還是要注意改變生活習慣,不然植發也隻是解決一時的問題,而且植發效果也跟個人體質、生活習慣都息息相關。”李輝說。
李輝的狀況并非個例,2021年8月數據化研究咨詢機構Mob研究院發布的一份《2021年90後脫發研究報告》顯示,受脫發問題困擾的人群中,90後占比超越80後,成為“脫發主力軍”,90後程序員中,脫發占比高達37.6%,IT通信成為男性脫發占比最高的行業;90後脫發情況分布中,46.7%有嚴重的脫發;女性中,有43.7%會脫發,而男性中脫發人群占比相對更高,達51.4%;北上廣成為90後脫發人群占比最高的三大城市,杭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也進入前十名;在90後的脫發人群中,僅16.4%不會因為脫發煩惱,而37.7%會經常因脫發煩惱。他們認為脫發對顔值、自信、脫單影響程度最大。
植發服務市場快速增長
5月21日,植發行業龍頭雍禾醫療發布的一份行業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植發行業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到2030年植發服務市場有望超過750億元。2016年至2020年,我國植發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從58億元提升至134億元,複合增速達23.3%,實現快速增長。
根據男性和女性的雄性激素脫發特征不同,男性植發的主要需求為頂部加密,女性的則多為發際線調整。并且,随着主流審美的傳播,眉毛種植、鬓角種植、美人尖調整等市場也在不斷開發出來。随着不剃發植發、發際線調整、眉毛種植等一系列産品的推廣影響,女性消費群體有望進一步擴大,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又一動力。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植發服務的供應端,主要由四個機構組成,分别是獨立的民營植發機構、連鎖植發機構、美容機構的植發部門和公立醫院植發科。目前獨立的民營植發機構市占率最高,達45.6%,其次是連鎖植發機構,市占率為23.9%。美容機構的植發部門和公立醫院的植發科市占率較低。
針對植發手術的安全性,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廉翠紅提到,植發屬于整形美容手術,目前屬于比較規範相對成熟的手術類型,主要依賴于手術團隊的經驗和配合,配合度越高毛囊存活率越高,但植發手術的本質屬于“拆東牆補西牆”進行毛囊移植,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進行植發手術,建議消費者在植發前先前往正規植發機構或植發科進行提前評估。
深圳晚報記者 餘瑤 周婉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