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duàn jī zhù。
昔 孟 母, 擇 鄰 處。子 不 學, 斷 機 杼。
【解釋】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育孟子。
【啟示】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曆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做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注釋】
昔:從前,以前。
孟母:孟子的母親。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輿,戰國時代鄒國人。相傳孟子早年喪父,其母為引導兒子學習,曾三次遷徙居處,最後在一所學校旁定居下來。
擇:選擇。
鄰:鄰居。
處:相處、居處。
子:即孟子。
機:指織布機。
杼(音柱):牽紗的梭子。
【故事】我們都知道,孟子是我國曆史上的“亞聖”,他的學問很好,還收了許多學生,他能有這些成就,全都要歸功于孟母。在孟子小的時候,住家附近剛好是個墳場,每天都會有出殡或掃墓的人,哭哭啼啼的從這裡經過,孟子見了覺得好玩,也學着玩起出殡的遊戲,孟母知道後,決定換個環境。這一次,他們搬到鎮上,沒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學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豬肉的遊戲,于是孟母又決定搬家了,因為她知道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他決定帶孟子搬到學校附近。果然,從此孟子便跟其他學生一樣捧着書本,搖頭晃腦的背誦着。有一天,孟子逃學回來,孟母正在織布,她一氣之下,剪破了一片織好的布,然後對孟子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要腳踏實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學,就象我剪斷這塊布一樣,前功盡棄了。”從此,孟子便發奮讀書,果然成為中國的大學問家。
《咕力咕力》是一部親寶自主研發制作的行為養成動畫片,通過5個不同性格特征的精靈咕力的日常,輔助父母的家庭教育,讓小朋友能夠在觀看動畫的同時,潛移默化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正确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上線以來深受父母的好評,各大視頻網站播放量超100億次,在今日頭條推出以來也獲得了大量用戶的肯定。關注我們,及時看到最新的《咕力咕力》動畫和最新的育兒知識、信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