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小步在家早教 (ID:xiaostep121)
同事2歲多的女兒前兩天因為一顆蛋進了醫院。
那天早餐,同事照例給孩子做了愛吃的溏心蛋,可吃完沒多久,孩子就吐了,随後還出現腹瀉,同事趕緊将孩子送到附近醫院。
檢查之後,才知道是吃了未熟透的蛋黃導緻的。
很多家長習慣在早餐給孩子加個雞蛋,而溏心蛋是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的。
但很多家長也許并不知道,不熟的雞蛋可能含有沙門氏菌,會引發急性腸胃炎,典型症狀包括發熱、腹瀉、嘔吐等,嚴重可導緻死亡。
台灣曾有新聞,一家人将沾了生蛋液的涮肉喂給孩子,導緻2歲的雙胞胎感染了沙門氏菌,引發敗血症。
早餐作為一天的第一餐,所提供的能量應占到全天總能量的25%-30%,對成長發育中的孩子至關重要,作為家長必須重視起來。
俗話說“早餐要吃好”,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吃早餐,還要吃對早餐。
生活中幾種常見早餐的搭配其實并不合适:
漢堡快餐雖然便捷,但脂肪高、熱量高、糖分高, 早餐長期吃漢堡類快餐食品會造成熱量攝入過多而其他營養成分缺乏,不僅影響腸胃,而且導緻肥胖。
豆漿油條
油條其實就是油炸的面粉,很多小攤販甚至是“複炸油”,在高溫油炸過程中可能産生多種緻癌物。
如果孩子長時間食用,不僅會影響組織器官的健康,甚至還會有緻癌的危險。
隔夜炒飯
有的家長喜歡晚飯多做一點,留着第二天早上給孩子做炒飯,來盤“大雜燴”,以為有菜有飯營養會全面些。
但隔夜的蔬菜可能産生亞硝酸鹽,吃進去會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
牛奶雞蛋
雖然牛奶和雞蛋都富含蛋白質,但是僅把二者當做早餐的全部實物,有可能導緻營養不能被充分吸收而浪費。
最好是配合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饅頭、面包、谷物等一起吃。
清粥鹹菜
南方人更偏向于早餐就着小鹹菜喝粥,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首先鹹菜(特别是腌制蔬菜的頭一兩周)往往亞硝酸鹽較高,有傷肝腎,甚至造成亞硝酸鹽中毒;
其次,清湯寡水的粥并不能滿足愛蹦愛跳孩子的運動需求,估計撐不到中午就餓了。
建議少吃鹹菜,且早餐不要單純給孩子喝粥,最好搭配饅頭、包子類“幹貨”。
早餐吃不好,危害真的很多:
早餐能補充孩子整個晚上所消耗的能量,為提供孩子足夠的熱能,不吃早餐滿足不了肌體的能量需求,必然會引起疲勞乏力、思維遲鈍。
長期不吃早餐,對孩子的骨骼生長、消化系統都有損害,同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大腦的能量主要由血糖提供,吃早餐可以提升血糖,有提高認知能力的作用,如提高注意力、執行功能和記憶力,對學齡兒童的影響更為明顯。
是的,你沒看錯,不吃反而容易胖。
不吃早餐不僅會導緻營養素攝入不足,還可能因為腸胃在經曆一晚上的消化運動後過于饑餓,能量得不到及時補充,引發暴飲暴食,進而引起肥胖。
這也是很多人減肥節食但是絕不會不吃早餐的原因。
我國兒童肥胖率急劇攀升,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中指出,世界上15.5億兒童超重或肥胖,其中1.2億生活在中國。
肥胖會增加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血脂異常、代謝綜合征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孩子的早餐問題亟待解決。
倫敦大學聖喬治醫學院的 Angela S. Donin 教授及其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
與每天都吃早餐的兒童相比,很少吃早餐兒童的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HbA1c、血糖和尿酸鹽水平都會明顯升高。
因為當人在睡眠時血糖會比較平穩,但從淩晨4點左右開始,血糖值就會自然上升。
不及時吃早餐會導緻胰島素分泌不正常,血糖一直上升到午餐前後,人體的血糖值也飙升到很高的數值了。
那麼孩子的早餐究竟該怎麼吃呢?
首先,時間上來說,早餐并不是越早越好。
因為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淩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态。
一旦早餐太早,會幹擾胃腸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于疲勞應戰的狀态,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
其次,頻率上來說,早餐要堅持天天吃,斷斷續續危害更大。
日本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有研究顯示:偶爾吃早餐的人容易患上所謂“内髒肥胖”,
也就是人體中對内髒起支撐和保護的作用的内髒脂肪過多,進而導緻高血壓等多種問題。
再次,方式上來說,早餐盡量在家吃,不要吃得太快太匆忙。
因為孩子的消化道比較狹窄,消化系統容易損傷,同時有的家長上班時間比較匆忙,習慣讓孩子在路上用餐,邊走邊吃,這也很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
最後,内容上來說,我們說早餐要吃好,也不是越多越好。
應該遵循兩個原則:熱;營養均衡。這樣可以讓孩子從中獲取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确保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
我們可以對食物進行分類:
● 第一類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饅頭、蛋糕、米面之類等谷類及薯類;
● 第二類是提供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火腿腸、肉,豆類及豆制品等;
● 第三類是提供無機鹽、維生素的食物,如黃瓜、西紅柿等蔬菜以及水果類食物。
科學合理的早餐應包括上述三類食物哦,而且早餐盡量多樣一點,不要長期單調的一種,也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哦。
孩子的飲食至關重要,除了早餐我們還要注意這些陷阱:
空熱量食物空熱量(empty calories)食物是指含有高熱量,卻隻含有少量或缺乏基本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食物,基本上沒有營養價值,吃多了還會引發各種疾病。
很多孩子愛吃的芝士黃油、各種加糖後的果汁、甜點餅幹、冰淇淋雪糕,甚至精細加工後丢失礦物質、纖維的大米和精制面粉都屬于空熱量食物……
比如,牛肉中富含鐵和蛋白質,是一種健康食材,但牛肉漢堡包卻屬于空熱量食物。
因為盡管這些肉也有蛋白質和鐵,但制作漢堡的面包胚往往加工烤過,再加了奶酪和蛋黃醬,對孩子身體的好處就被這些不健康成分抵消掉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調查了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于吸煙,長期食用含糖高的食物會使人的壽命明顯縮短。
孩子吃糖過多,危害很大,除了齲齒,還會導緻孩子近視、肥胖、影響孩子智力。
但孩子吃糖并不是我們常見的棒棒糖、水果糖等,還有看不見的隐形糖——“遊離糖”,
包括制造食物時所加入的蔗糖(比如白砂糖、紅糖、冰糖等)、葡萄糖和果糖等;
也包括食品工業中常用的澱粉糖漿、麥芽糖漿、葡萄糖漿和果葡糖漿。
如果家長想補充維生素,也盡量直接吃水果,而不要總是榨成汁。
歐洲肥胖研究協會的傑森哈福德說:
“果汁并不是一種不健康食品,但其中的纖維被除去了,讓其不像整個水果那樣擁有飽腹感,因此可看成是一種濃縮的糖。”
給孩子一杯300ml的鮮榨果汁,相當于給他直接吃了8塊方糖!外面賣的成瓶果汁更是添加了各種“遊離糖”,孩子想糖不超标都難。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的飯菜口味不要太鹹,要清淡。但不是隻有食用鹽需要注意,我們平時吃的很多食物鈉含量都很高,都是“隐形鹽”。
打着寶寶專用旗号的都不要買了,如:寶寶醬油、寶寶肉松、兒童海苔等,含鈉量都很高。
醬油、蚝油、味精、沙拉醬、花生醬這些調味品中都含有隐形鹽,千萬不要以為輔食裡不加食鹽就萬事大吉,每加一種調料不亞于加一勺鹽。
吃起來甜甜的東西“鹽值”也可能很高:面包、餅幹、爆米花,蜜餞類等食物中含鈉量更是吓人,每100克話梅,含300%多的鈉,等于吃下了三天食鹽的量。
海産品:蝦米、蝦皮、海苔等也都是高鈉食物,很多家長會用蝦皮粉給輔食提味,其實蝦皮也是“高鹽”食物,要嚴格控制攝入量。
都說“人是鐵飯是鋼”,“孩子飲食”的問題不能忽視。
2005 年,日本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有關飲食教育的法律———《食育基本法》,并于 2006 年開始實施“食育推進基本計劃”。
美國、瑞典、芬蘭、泰國等多個國家均有學生營養立法。
而學齡前期是飲食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飲食行為問題出現的高發期。保護孩子,先從一日三餐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