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财聯社記者獲悉,6月28日,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彙添富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大成基金8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報的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已獲批,這也是國内首批碳中和ETF産品。
該批“碳中和”ETF跟蹤的指數是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那麼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是個什麼樣的指數?它和市場上現有的“碳中和”指數相比到底又有什麼區别呢?投資者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一、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簡介
1、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概況
1月20日,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編制開發的“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正式發布。上交所和中證指數公司大家都比較熟悉了,那麼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呢?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官網是這樣介紹的: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全國首家環境能源類交易平台,于2008年8月5日正式揭牌成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始終以“創新環境能源交易機制,打造環保服務産業鍊”為理念,積極探索節能減排與環境領域的權益交易,業務涵蓋碳排放權交易、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交易、碳排放遠期産品交易、碳金融和碳咨詢服務等。
2021年,作為生态環境部指定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和運營機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承擔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交易制度建設、交易機構建設及市場能力建設等具體工作。
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總體目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碳交易、碳金融和其他環境權益交易等工作,制定了“一體三功能五大中心”的總體定位和發展目标,緊緊抓住全國碳市場啟動的曆史性機遇,逐步建設公正、規範、高效的多層次、多元化碳市場格局,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價中心、碳金融中心和碳創新中心,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标的穩步實現。
由此可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是專門做碳排放權交易的平台,所以在碳中和領域的研究實力和權威性都是相當高的。
2、指數概況
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概況如下:
該指數的編制方法如下:
(1)對于樣本空間内符合可投資性篩選條件的證券,在各中證一級行業内剔除中證 ESG 得分位于後 10%的證券;
(2)從剩餘證券中,選取深度低碳和高碳減排兩大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待選樣本;
➢ 深度低碳領域:清潔能源與儲能、綠色交通、減碳和固碳技術等;
➢ 高碳減排領域:火電、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化工、建築等;
(3)基于碳中和行業減排模型,計算深度低碳領域碳中和貢獻度 W1和高碳 減排領域碳中和貢獻度 W2,不同年份兩大領域碳中和貢獻度得分見下表:(原則上每兩年更新一次,最近一次更新于 2021 年 9 月)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
根據上述兩大領域碳中和貢獻度得分,分配指數深度低碳領域樣本數量 N1 和高碳減排領域樣本數量 N2:
N1= round(100 × W1)
N2 = 100 − N1
在兩大領域中,分别按向下取整原則平均分配各子領域樣本數量,并做進一 步調整使得兩大領域獲配樣本數量維持 N1 與 N2 不變;
(4)對深度低碳領域的待選樣本,在各子領域中分别按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選取對應數量樣本;對高碳減排領域的待選樣本,在各子領域中分别按上海環交所上市公司碳減排綜合評分由高到低排名選取對應數量樣本。合計選取 100 隻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3、前10大重倉股占比43.51%(截至2022-06-23)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官網 數據截至日期:2022-06-23
二、不同碳中和指數的比較分析
目前市場上共有7隻碳中和主題ETF,其中,有5隻跟蹤的是内地低碳指數,有一隻是跟蹤環保50指數,還有一隻是跟蹤中證環保指數,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WIND資訊
1、指數概況比較
4隻不同類型的“碳中和”指數概況如下,區别主要體現在基日、選樣方法和成分股數量等方面:
數據來源:WIND資訊
2、成分股比較:SEEE碳中和指數成分股覆蓋範圍更廣
(1)SEEE碳中和指數涵蓋了90%的内地低碳指數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共有的成分股共有34隻,占SEEE碳中和指數成份42.81%,占内地低碳指數權重90.33%,權重較大的個股有:隆基綠能、甯德時代、長江電力、通威股份等,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邁為股份、錦浪科技和天華超淨是2022-06-13新增進入SEEE碳中和指數的,權重數據沒有披露
(2)SEEE碳中和指數涵蓋了88%的環保50指數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共有的成分股共有34隻,占SEEE碳中和指數成份42.81%,占環保50指數權重88.1%,權重較大的個股有:隆基綠能、甯德時代、長江電力、通威股份等,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邁為股份、錦浪科技和天華超淨是2022-06-13新增進入SEEE碳中和指數的,權重數據沒有披露
(3)SEEE碳中和指數涵蓋了76%的中證環保指數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共有的成分股共有40隻,占SEEE碳中和指數成份43.6%,占中證環保指數權重76.32%,權重較大的個股有:隆基綠能、甯德時代、長江電力、通威股份等,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邁為股份、錦浪科技和天華超淨是2022-06-13新增進入SEEE碳中和指數的,權重數據沒有披露
(4)SEEE碳中和指數獨特的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與内地低碳指數和環保50指數相比,SEEE指數特有的成分股共66隻,權重累計占比44.87%,權重較大的有:比亞迪、海螺水泥、寶鋼股份、恒力石化、榮盛石化和彙川技術,與中證環保指數相比,SEEE指數特有的成分股共60隻,權重累計占比44.09%,權重較大的有:比亞迪、海螺水泥、寶鋼股份、恒力石化、榮盛石化和彙川技術,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成分股權重數據截至2022-05-31 中山公用、浙商中拓和東方雨虹等15隻個股是2022-06-13新增進入SEEE碳中和指數的,權重數據沒有披露。标紅的6隻成分股,是SEEE碳中和指數相對于内地低碳指數和環保50指數所特有的6隻個股。
3、行業比較:SEEE碳中和指數行業覆蓋更廣,行業分布更均衡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比較,可以看到内地低碳、中證環保和環保50三個指數行業和行業集中度都非常類似,前三大行業都是電力設備、公用事業和環保,前3大行業集中度分别為100%、98.81%和100%。而SEEE碳中和指數前3大行業集中度為58.67%,覆蓋的行業多達15個,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WIND資訊
4、指數風險收益特征比較:SEEE碳中和指數風險調整收益最高
我們以SEEE碳中和指數的基日2017-06-30為區間起點,截至2022-06-27,發現SEEE碳中和指數夏普比率最高,顯示該指數風險調整收益更高。詳見下圖: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時間區間:2017-06-30至2022-06-27
5、估值水平比較:SEEE碳中和指數估值更低
我們使用WIND資訊最近5年PE數據來比較,發現SEEE碳中和指數無論是PE絕對值,還是分位數,都是4隻指數中最低的,詳見下圖: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時間區間:2017-06-28至2022-06-27,由于系統數據短缺,其中SEEE碳中和指數PE時間區間:2021-10-22至2022-06-27,時間區間較短,供參考。
6、指數盈利預測比較:SEEE碳中和指數2022年預測EPS更高,PE更低
與内地低碳、中證環保和環保50指數相比,SEEE碳中和指數2022年預測EPS更高,而2022年預測PE更低,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WIND資訊
綜上所述,無論是在指數覆蓋的行業和成分股,還是指數風險調整收益,以及指數估值水平等方面,SEEE碳中和指數,相較内地低碳、中證環保和環保50指數而言,都是更優的選擇。
三、碳中和指數的投資邏輯
1、投資前景确定性高。
碳中和是全球發展共識,我國碳減排潛力巨大、投資周期長,“深度低碳減碳” “高碳減排”領域共同促進我國實現碳中和。
2、實現碳中和對我國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國油氣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實現碳中和有利于國家能源安全:中國油氣資源相對匮乏,原油與天然氣高度依賴進口,2020年1-9月中國原油、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分别為73%、42%。推進能源結構從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轉化,有助于提升中國能源獨立性。十四五規劃建議第一次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把安全提到從未有過的高度,而能源安全與獨立是安全這一大範疇下重要的細分議題。
在達到碳中和過程中,可以實現經濟轉型升級:通常中國在全球價值鍊中位于偏中低端,面臨上遊材料與設備短缺,下遊市場利潤低“兩頭在外”困境,早期中國光伏産業也面臨類似局面,随着行業不斷轉型升級,中國光伏産業從“兩頭在外”發展為全産業鍊的全球領軍者,借助“微笑曲線”的有利位置,發展清潔能源有助于向經濟轉型注入更多動能、創造更多就業。據 IEA 首席經濟學家測算,光伏、風電與能效領域的就業創造率是傳統化石燃料的1.5-3 倍。
3、能源結構轉型是我國達成碳中和目标的關鍵。
根據我國碳排放結構,要實現“2060碳中和”目标需要從需要從供給側與需求側雙管齊下。其中供給側電力系統能源轉型是關鍵步驟;而工業、建築等領域的節能減排也不可或缺。
供給側實現電力系統碳中和是必經之路。我國“多煤、少油、缺氣”的能源結構導緻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巨大,通過清潔能源發電替代化石能源發電是實現電力系統碳中和的關鍵。
經濟結構決定需求側工業部門在我國碳排放量較大,工業部門的節能減排對實現碳中和目标的意義重大。
四、首批碳中和ETF基金比較
1、首批八隻産品基本同質化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排名不分先後
那首批SEEE碳中和ETF到底怎麼選呢,建議投資者可以參考基金公司股票型ETF管理規模,内地與香港互聯互通ETF的規模,以及基金公司ETF跟蹤誤差。
2、股票型ETF規模排名
截至2022-06-27,股票型ETF規模排名詳見下表,供投資者參考: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截至日期:2022-06-27
3、互聯互通ETF規模
首批83隻互聯互通ETF基金,按照管理人規模排名如下: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滬深交易所官網
4、最近1年基金公司股票型ETF跟蹤誤差
數據來源:WIND資訊
相信有耐心的讀者看到這裡,應該知道怎麼選了吧。目前是第一批,根據過往經驗,後續可能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等。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僅供參考,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熱烈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在看、分享、轉發、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