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著名文章《人間世》,講了這樣一件事,魯國名士顔阖,将要出任衛靈公太子的老師,他很焦慮,跑去跟蘧伯玉訴苦,說這位太子爺特别難伺候,我敷衍了事吧,衛國前途堪憂,好好管教吧,又怕自身難保。
“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莊子·人間世》
于是蘧伯玉給了顔阖一個建議,叫“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你表面上要順從他,但是呢,内心一定要設法誘導他。
緊接着蘧伯玉又說,這兩方面處理不好,都容易出岔子。順從過了頭,成了跟他同流合污了,你這個人不就毀了嗎?誘導過了頭,人家以為你在自我顯擺,不“踩”你才怪呢!
所以你首先得學會“自保”,讓人家對你沒有敵意,“螳臂當車”那樣的事,可千萬不能幹。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莊子·人間世》
如果你是顔阖,一聽這話,是不是更焦慮了?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外表順從,内心誘導,聽起來是很有道理,但怎麼落實呢?
蘧伯玉接下來舉了個例子,他說你沒見過養老虎的人嗎?老虎雖是猛獸,在有經驗的養虎人面前卻是服服帖帖,為什麼?
養虎人的訣竅就是八個字,叫“時其饑飽,達其怒心”。
養虎人知道老虎饑餓的狀态什麼樣,飽了的狀态什麼樣,他會根據老虎的需要來喂養。
同時,他還會根據老虎的性情來控制它。比如他不會喂老虎活的動物,也不會喂它整隻動物,以免激發老虎天然的兇性。
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莊子·人間世》
老虎再兇,順着它的需要和性情來,那它也不會傷人。而你顔阖用這個思路去教導太子,是不是靠譜多了?
以上,莊子借蘧伯玉之口,給君權時代“伴君如伴虎”的痼疾開了一劑良方,可惜少有人聽。
那麼,這對我們現代人有什麼啟示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可能碰到一些很難相處的人,他(她)可能是你的親戚,你的上司,你的重要客戶等等,你惹不起還躲不起,心很累對不對?
記住莊子的“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還有“時其饑飽,達其怒心”這十六個字,不管碰到什麼樣的人,在充分了解對方的基礎上,順着對方的需要和性情行事,相信您一定能找到相處之道。
好,今天就到這裡!
蟬大俠,帶您領略古典文化之美,咱們下期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