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時達标醉翁亭記

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時達标醉翁亭記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17 23:25:40

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時達标醉翁亭記(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醉翁亭記知識點整理)1

一、基礎知識:

1、作家作品:

歐陽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詩文改革的領袖,在散文、詩詞及文學批評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生字讀音:

環滁(chú) 琅琊(láng yá) 辄(zhé) 林霏(fēi)開 岩穴暝(míng)伛偻(yǔ lǚ) 山肴(yáo) 野蔌(sù) 射者中(zhòng) 觥(gōng)籌交錯 頹(tuí)然 陰翳(yì)

3、重點詞語解釋:

(1).環滁皆山也;環而攻之 環:環繞。環:包圍。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樣子。秀:秀麗。 (3).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瀉:飛瀉。

(4).翼然臨于泉上者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臨:靠近。(5).名之者誰 名:命名。 (6).飲少辄醉 辄:就。(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雲歸而岩穴暝 歸:聚集。(10).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歸:回家。從:跟從。

(11).吾誰與歸 歸:歸依。 (12).太守謂誰 謂:是。

(13).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芳:香花。發:開放。秀:草木茂盛。繁陰:形成濃陰。

(14).至于負者歌于途 負者:背着東西的人。 (15).休于樹 于:在。

(16).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7).宴酣之樂 酣:盡興的喝酒。

(18).非絲非竹 絲:弦樂器。竹:管樂器。 (19).弈者勝 弈:下棋。

(20).觥籌交錯 觥:酒杯。籌:酒籌。 (21)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于。

(22).樹林陰翳 翳:遮蓋。 (23).鳴聲上下 上下:指樹林的上面和下面

4、重點句子翻譯: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裡,并寄托它在酒上。

(3)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譯: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在出遊啊。

(4)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5、古今異義: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義:情趣。 今義:意思或願望。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去: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古義:醉醺醺的樣子 今義:頹廢的樣子   

野芳發而幽香 芳:古義:花朵 今義:芳香

山間之四時也 時: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6、一詞多義:

①而:表順接的連詞,漸聞水聲潺潺而洩出于兩峰之間者;

表并列的連詞,泉香而酒冽;表遞進的連詞,飲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轉折的連詞,可是,卻,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表時間的連詞,不久,已而夕陽在山。

②絕:停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與世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到極點,以為絕妙;

極,非常,佛印絕類彌勒。

③也:與“者”連用,表示判斷語氣,洩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語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④之:助詞,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代詞,名之者誰?

⑤釀泉:名詞,泉的名稱,而洩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動賓短語,釀造泉水,釀泉為酒。

⑥樂:快樂,動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樂趣,名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⑦秀:秀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開花,文中指繁榮滋長,佳木秀而繁陰。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

⑨臨:靠近,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到,臨溪而魚。

⑩名:名詞,名字,卷卷有爺名;動詞,給……命名,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⑾窮:①樂亦無窮也:盡。②欲窮其林:走完。

⑿歸:①雲歸而岩穴暝:歸集,聚攏。②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家。

7、詞類活用:

①山行六七裡 在山上,名詞作狀語。

②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像鳥兒的翅膀,名詞作狀語。

③名之者誰 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④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⑤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前樂)以……為樂,動詞。(後樂)樂趣,名詞。

8.特殊句式以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譯: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喚,走在後面的人答應,彎着駝背的老人,領着的孩子,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就是滁州的人們在遊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後置句。譯:醒來後能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就是太守。)

③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時能夠同享那樂事,清醒後能夠用文章記述那樂事的人,是太守。

判斷句:

①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譯: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标志。譯: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是琅琊也。)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樂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裡,寄托它在飲酒上。)

二、思想内容理解

1、内容主旨:

全文以“樂”字貫穿,通過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遊人之樂的叙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

2、重點内容把握:

(1).全文的主旨是:與民同樂。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3).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4).太守之樂其樂中的太守的“樂”是指什麼?“寄情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5).對聯:①歐陽修與百姓同樂,範仲淹以天下為憂。②嶽陽樓上範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裡歐陽修與民同樂

3、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醉翁亭自然環境和命名緣由。 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賓客、太守遊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寫日暮醉歸,點明全篇主旨。

4、請寫出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 答: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太守醉”中的“醉”有哪兩層意思?答:一層是“喝酒醉了”,另一層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6、文中“醉”和“樂”有什麼關系?

答:醉樂統一。因樂而醉,醉又增樂;醉是表象,樂是實質。

7、作者寫醉翁亭是怎樣落筆,一步步自然入題的?寫景順序是什麼?

答:從山落筆,由山寫到泉,由泉寫到亭,自然入題。寫景順序是由遠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8、從全文看,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了他什麼樣的思想?他的這種“覽物之情”與範仲淹筆下“遷客騷人”們的種種“覽物之情”有什麼根本的區别?

答: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了他與民同樂的思想。他的立足點是“民”,把百姓的樂當作自己的樂,把百姓的安居樂業作為自己的理想。範仲淹筆下的“遷客騷人”們立足于個人的得失和榮辱,因而他們的種種“覽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異。這就是他們的根本區别。

9、《嶽陽樓記》《醉翁亭記》在語言上有何異同?

答:《嶽》文在語言上骈散句結合,抑揚頓挫,參差溢美;四字短語成雙成對,琅琅上口,婉轉有力。造詞精警,文情壯美。《醉》文雖也使用骈散結合的句式,但多用長句,且又有創新。僅用對偶句式就别具一格,有單句成對的,有雙句成對的;還有三句成對的。特别是二十多個“也”字的運用使得文章層次分明,聲律節奏起伏,音韻和諧悅耳。

10、寫出從本文中演化而來的成語,說說它們現在的意思。

峰回路轉:指山峰迂回,道路曲折。今常用來比喻事情經曆曲折後,出現新的轉機。

醉翁之意不在醉: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指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了出來。比喻真相大白。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相聚宴飲時歡樂熱鬧的場面。

11、文章除了山水之樂外,還寫了“太守之樂”,請你從内容和它所體現的積極意義上談談對“太守之樂”的理解。

答:(1)從内容上理解,太守為人們富足快樂而感到高興,體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

(2)從積極意義上理解,太守雖然位卑失意,卻具有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的積極人生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在當今社會,人們安居樂業,生活甯靜祥和,彼此和諧相處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共同理想。

12、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表現強烈的憂患意識,而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範仲淹的“憂”與歐陽修的“樂”在本質上有什麼聯系?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憂”和“樂”在本質上是一緻的。範仲淹無論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間,都挂念國家、百姓;歐陽修雖然遭到貶谪,仍積極施政,與百姓同樂。他們都心憂天下,始終關心百姓疾苦,關注百姓悲喜。

13、你認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麼?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積極樂觀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況下,沒有抱怨,而是積極從政,心系百姓,與民同樂,具有寬闊的胸襟。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為榜樣,學習他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态度。

14、歐陽修自号為“六一居士”。所謂“六一” ,即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一壺酒、一張弓、一局棋、一醉翁。結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簡要談談作者的思想性格特點。

答: 熱愛讀書 悠然自得 豁達大度 寵辱不驚

15、“言在筆先,意在筆後”,作者放情林木,縱意山水,讓我們通過這美麗的風景體會到了太守獨特的遊樂情懷。你認為作者在此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①表達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之情

②表達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③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複雜感情。

16、從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因不勝酒力而醉;因秀麗的山水而陶醉;因與民同樂而醉;因治理好滁州讓百姓生活快樂,政績斐然而自我陶醉。(不勝酒力;與民同樂;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17、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衆賓客的遊樂,還寫了滁人的遊樂。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①表現了滁州百姓生活安樂、太平、富足;

②側面表現了歐陽修治理有方,政績斐然;

③為下文寫太守樂作鋪墊;

④突出了太守“與民同樂”的思想。

18、《小石潭記》、《嶽陽樓記》、《桃花源記》與《醉翁亭記》一樣,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懷之作。請根據提示,在空白處填上與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點相關的詞語。

《嶽陽樓記》回蕩着憂樂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記》洋溢着與民同樂的和諧之音。

《小石潭記》彌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風。

《桃花源記》飄逸着甯靜祥和的理想之風。

19、《醉翁亭記》和《嶽陽樓記》的表達方式,主題思想有什麼異同

答:《醉》文表述主題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與民同樂”的濟民之情隐含在描寫叙述之中;而《嶽》文表達主題的方式是直抒胸臆。範公在比較了“遷客騷人”的仕途進退的悲喜之情後,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寬闊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從這一點來說,範仲淹的境界要高出歐陽修,也是醉翁難以企及的。

《嶽陽樓記》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記》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思想。這兩種思想境界都是積極向上的,很可貴的。《嶽陽樓記》作者主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規勸滕子京,并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記》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悶情懷。

20、開頭的描寫“環滁皆山也……”有什麼作用?

答:(1)引出本文描寫的對象;(2)點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3)層層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