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兒脫肛的症狀與治療

小兒脫肛的症狀與治療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6 20:54:02

經常有一些家長帶着寶寶到兒科就診,說發現寶寶大便時有像腸子一樣的紅紅的肉脫出來,期初,便完了自己會縮回去,時間久了,需用手托才能回去,甚至寶寶啼哭、咳嗽時也會脫出。如此反複,給寶寶帶來巨大的痛苦,家長也非常苦惱。遇上這樣的情況,家長先别慌張,這是小兒脫肛的表現。

脫肛:肛門就像袖口,裡外連接不牢

小兒脫肛是一種常見病,又稱直腸黏膜脫垂,是指直腸黏膜或直腸壁全層脫出于肛門之外,多發生于1-5歲的嬰幼兒。

小兒之所以易發生脫肛,是由于嬰幼兒的直腸與肛管上下處于一條直線上,骶骨彎曲度尚未形成,盆底組織結構發育還不完善,支持直腸的周圍組織松弛薄弱。如果發生長期便秘、頻繁腹瀉、慢性咳嗽等情況,使腹腔内壓力長期處于增高狀态,自然會引起直腸黏膜脫垂。

打個比喻。衣服的袖口如果外層與裡子連接不牢固,而穿衣服時又不斷增加向袖口方向的作用力,裡子就容易從袖口脫出。脫肚就是這個道理。

小兒脫肛的症狀與治療(小兒脫肛家長别驚慌)1

小兒脫肛

治療:降低腹壓,及時複位

清楚了發病原因,治療便可對症,即積極治療導緻小兒腹内壓增高的原發疾病,如目日咳、便秘、腸炎、腹瀉等,原發疾病得愈,脫肛多能痊愈。同時,要糾正不良排便習慣。寶寶大便時,應避免蹲位或久坐便盆,可暫時采用坐高盆排便或側卧、側仰卧位排便,這樣能減輕小腹内壓。

對于脫出的直腸,家長應及時使其複位,以免脫垂部位充血、水腫給複位帶來困難。家長可讓患兒趴在膝蓋上,手指塗石蠟或麻油等潤滑劑,緩慢地将脫出的直腸納入肛内,然後清潔肛周,并用吊帶将紗布墊固定于肛周兩側。如脫出較嚴重。表面發暗,腫大嵌頓,壞死、疼痛明顯,應及時就醫。

有少數寶寶是因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引起的脫肛,應注意增加營養,如雞蛋、瘦肉、魚蝦、豆類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營養充足,肛周肌肉收縮力增強,脫肛自然好轉。

小兒脫肛的症狀與治療(小兒脫肛家長别驚慌)2

小兒脫肛

預防:養成三個好習慣

第一,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排便,切勿長時間蹲坐便盆,防止大便幹燥,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便後、睡前可用熱水坐浴,刺激肛門括約肌收縮,對預防脫肛有積極的作用。

第二,保證均衡的飲食營養。便秘患兒應多吃新鮮蔬果,如芹菜、白菜、黃瓜、猕猴桃、香蕉等,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久瀉患兒少吃蜂蜜、粗糧等通便食品,不吃生冷滑膩及寒冷性食物,如冷飲、白蘿蔔、竹筍、梨等。

第三,鼓勵患兒做提肛運動。提肛運動就像忍大便一樣,将肛門向上提收,然後放松,接着再往上提,如此反複,有規律地進行提收,坐、卧、站立均可進行。每次一提一收可做20-3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