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21:22:22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馬仁瑀從鄉村二流子逆襲為宋初名将的秘訣是什麼)1

“走水了!走水了!”

烈焰熊熊,照亮半個夜空。火勢在鄉校學堂蔓延。校長被濃煙嗆醒,狼狽呼救,終于在鄉親們營救下逃離火海。

一個少年躲在不遠處,幸災樂禍看着校長的狼狽樣兒,笑得前仰後合。這個“夜中獨往焚學堂”的鄉村二流子,名叫馬仁瑀。

(一)焚燒鄉校

馬仁瑀出身貧寒,其父為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世代為農命運,吃苦耐勞好容易湊齊學費,用棍棒逼着十幾歲的兒子進了私塾。

小馬卻對讀書毫無興趣,被父親送到私塾後,父親前腳走,他立馬後腳“辄逃歸。”跑到集市上糾集是數十個鄉村小孩兒,像模像樣玩兒打仗遊戲。他“自稱将軍”,煞有介事指揮小屁孩兒們行軍布陣。為嚴肅軍紀,他規定每日固定操練時間。凡是遲到者,他不問三七二十一,一概用鞭子抽屁股,打得“群兒皆畏伏。”孩子們被打怕,天天湊錢買水果孝敬小馬。

這樣的神仙日子沒多久,老馬就發現兒子天天逃學。老馬咬着牙,拿出全部積蓄,把小馬送進正規鄉校學《孝經》。小馬失去自由和“部下”,終日失魂落魄,以至“旬餘不識一字。”校長被氣昏頭,用竹棍狠狠抽打小馬。小馬惱羞成怒,半夜忍着屁股疼一把火燒了鄉校。

小馬因不到法定年齡且縱火證據不足而逍遙法外。老馬心灰意冷,從此對小馬不聞不問。小馬因禍得福,重新回家召集“部下”繼續每日操練。天長日久,無師自通的馬将軍“及長,善射,挽弓二百斤。”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馬仁瑀從鄉村二流子逆襲為宋初名将的秘訣是什麼)2

(二)後周揚名

小馬16歲時,離家出走闖蕩江湖。聽說後漢樞密使郭威鎮守邺城,他自告奮勇毛遂自薦,全方位展現自己的軍事素質。郭威“素聞其勇,既見,甚喜,留置左右”,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并在稱帝後提拔他為侍從官。

周世宗即位後,對侍衛進行考察,“命衛士習射苑中。”小馬鉚足了勁大顯身手,“弓力最勁,而所發多中”,獲得第一名且被賞賜錦袍和銀帶。

周世宗禦駕親征抵禦北漢與契丹聯軍,在高平展開戰略大決戰。“周師不利,諸将多引退。”小馬眼見士氣低落,催馬揚鞭對諸将大喊:“主上受辱時,正是臣子效死日!否則,要我等戰将何用!”他“乃控弦躍馬,挺身出陣射賊,斃者數十人。”他的神箭及時阻滞住敵軍攻勢,極大提升周軍士氣。周軍趁勢反攻,大破敵軍。

小馬以一己之力扭轉戰局,被周世宗提拔為親軍統領。在跟随周世宗征讨淮南時,小馬依然奉上精彩表演:周軍“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有一座高百餘尺的飛樓,樓上的敵将遠遠望見周世宗在二百步外(約今300米左右)觀察水砦,便肆無忌憚指着周世宗“厲聲嫚罵。”周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因距離遠遠超出弓箭射程之外,周軍的箭矢全部墜落樓下。敵軍變本加厲嘲笑怒罵周軍,小馬挺身而出,拉滿弓弦,敵将“應弦而颠”,周軍趁機發起總攻,順利攻取水砦。

小馬作戰英勇,悍不畏死,“及淮南平,身被數十創。”周世宗看在眼裡,疼在心頭,“賜以良藥”,并提拔為内殿侍衛首領。此後,小馬跟随周世宗平定三關,再立新功。在南征北戰中,小馬結識趙匡胤,惺惺相惜成為好友。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馬仁瑀從鄉村二流子逆襲為宋初名将的秘訣是什麼)3

(三)滅火隊長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馬诏仁作為開國功臣,充當朝廷滅火隊長四處滅火,為宋初穩定做出很大貢獻:南下收複荊湖諸郡,曆時數載“複其地”,西征巴蜀後鎮守川、峽,随後平定諸郡叛亂;北伐晉陽時作為前鋒“率師巡邊,至上谷、漁陽。契丹素聞仁瑀名,不敢出。”

馬仁瑀馬不停蹄,東剿山賊于兖州。當時,“群盜起兖州,賊首周弼、毛襲甚勇悍,材貌奇偉,弼号曰‘長腳龍’”,攪得兖州烏煙瘴氣。山賊盤踞泰山為匪巢,利用熟悉地形優勢與剿匪官兵捉迷藏。官府屢次征剿,如同拳頭打跳蚤,勞而無功,“讨捕數不利”,無奈向朝廷求援。

馬仁瑀奉诏擔任剿匪部隊總司令後,認真研究山賊戰法,決定改變戰術,一戰成功。他經過缜密偵察和部署,親率由十餘名特種兵組成的特戰小隊深夜潛入泰山敵營,大部隊緊随其後展開包圍圈。他身先士卒曆盡艱險,出其不意神兵天降活捉長腳龍并“盡獲其黨。”大部隊随即大舉進剿,終于将這股頑匪一網打盡,還兖州百姓一片幸福安甯的天空。

宋太宗禦駕親征北漢時,馬仁瑀與其他将領随王伴駕,“分兵攻城。”遼軍聞訊,緊急馳援北漢。馬仁瑀奉诏“率禁兵擊契丹于盧龍北”,頂住遼軍波次進攻後,展開全線反擊,打得“契丹兵奔潰”,為宋太宗攻取晉陽滅北漢立下頭功。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馬仁瑀從鄉村二流子逆襲為宋初名将的秘訣是什麼)4

(四)不打自招

馬仁瑀在宋初收複荊湖等地時,與地方官薛居正搭檔,結下深厚情誼。數年後,薛居正時來運轉,調入京城擔任科考主管。馬仁瑀有個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聞訊,給馬仁瑀送上重禮,請他去和薛居正打個招呼,讓自己順利上榜。馬仁瑀抹不開面子,專程登門請求薛居正關照親戚。薛居正模棱兩可,未置可否。馬仁瑀誤以為大事已成,到處吹噓自己能耐大,引得衆人羨慕不已。

不料,“榜出,無其人。”馬仁瑀被狠狠打臉,惱羞成怒。當時,禮部在瓊林苑設“聞喜宴”宴請新科進士及京城相關部門領導,馬仁瑀亦在受邀行列。他滿心不爽,趁着酒興,拽着親戚沖到薛居正面前破口大罵,質問薛居正為何六親不認?馬仁瑀的不成體統的當衆表演轟動全場,遭到禦史彈劾。宋太祖得知馬仁瑀在文人聚會的聞喜宴上不打自招,又氣又恨,念其是個粗人,未予追究。但是,馬仁瑀大鬧聞喜宴的段子,很快傳遍京師,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笑話。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馬仁瑀從鄉村二流子逆襲為宋初名将的秘訣是什麼)5

(五)觸怒國戚

名将王繼勳“有武勇,在軍陣,常用鐵鞭、鐵槊、鐵楇”,被軍中取名"王三鐵"。雖名三鐵,但沒有一件兒拿得出手的戰績,屬于典型的“張飛賣豆腐----人硬貨軟。”但是,他有個被宋太祖冊封為皇後好姐姐。因此,這個皇帝的大舅哥尾巴翹到天上,在京城“驕恣,淩蔑将帥。”武官們打狗還看主人面,惹不起還躲得起,退避三舍“皆引避。”唯獨馬仁瑀咽不下這口惡氣,随時跟王繼勳對着幹。一次,二人因言辭不和而相互臭罵,馬仁瑀怒火攻心,“攘臂欲毆之”,被衆人勸開,各自憤憤離去。

馬仁瑀回到府中,越想越冒火,痛打王繼勳的念頭始終揮之不去。他忽然想起,次日是宋太祖在郊外召開軍事研讨會的固定日子,正是痛毆王繼勳的良機。于是,他派人通知王繼勳明日在郊外比個勝負,且令部下到到集市大量購買大木棍。王繼勳不甘示弱,也派屬下到集市搶購大木棍。宋太祖從秘密渠道得知雙方摩拳擦掌準備打群架後,诏令取消次日的郊外軍事研讨會,及時制止了這起火并事件。

王繼勳在小舅子皇上庇佑下安然無恙,馬仁瑀卻因觸怒國戚企圖擾亂京城治安被調出京師,出任密州防禦使,其後轉任瀛洲防禦使。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馬仁瑀從鄉村二流子逆襲為宋初名将的秘訣是什麼)6

(六)大義滅親

馬仁瑀發迹後,将侄子帶在身邊培養。侄子跟随他舍生忘死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在馬仁瑀出任瀛州防禦使期間,侄子“因醉誤殺平民”,被官府逮捕關押,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被誤殺的平民家屬得知兇手是當地最高軍事長官的親侄子後,生怕遭報複,主動違心向官府改口:“兇手與死者素不相識,完全是酒醉誤傷人命,懇請官府改判為過失傷人罪!”

官府将球踢給馬仁瑀,征求他的意見。馬仁瑀雖然護犢子,但深明大義。他真誠地對地方官說:“我身為地方大員,本身就應遵紀守法作表率。我的侄兒醉酒殺人,根本不是什麼過失,純屬狗仗人勢!我豈能因為是他的叔父而幹預您執法?我的意思,維持原判!”

官府得到馬仁瑀的理解支持後,維持原判,以故意殺人罪處決兇手。馬仁瑀雖痛心侄子之死,但對無辜被害者充滿愧疚。他主動自己掏腰包,“給民家布帛為棺斂具。”

馬仁瑀“卒,年五十。贈河西軍節度,葬事官給。”

馬仁瑀出身貧寒,卻從遠近聞名的鄉村二流子成功逆襲為北宋開國名将,得以青史留名。他的人生道路給後人的啟發是:書中固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是,發奮苦學并非世人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門!與其走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讀書之路,莫如根據自身喜好與條件選擇最合适的成長道路。這樣的選擇,才是走向成功的終南捷徑。

南宋名家馬遠有什麼成就(馬仁瑀從鄉村二流子逆襲為宋初名将的秘訣是什麼)7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于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