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讀書?
毛姆說:
“閱讀是一座随身攜帶的避難所。”
羅曼·羅蘭說:
“沒有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讀書,是平淡生活的調味劑,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感會思考的人;
讀書,是前行時的指路燈,讓我們更從容地去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
讀書,是那束自由的光,讓我們穿越時間和空間使生命得到無限延長。
今天,給大家分享6位名人的讀書故事,帶你找到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非功利性閱讀給人勇氣,直面人生困難——羅翔
羅翔教授說:
“隻有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不斷地豐富你的内心,讓你抵制外界的浮華,外界的虛榮。”
他自己的人生經曆正是如此。
因為熱愛讀書,羅翔從南方一個小鎮走到了北京,一步步拓寬了自己的人生軌迹。
因為堅持讀書,讓他擁有了足夠豐富的專業素養,法律知識在他的講解下變得生動且通俗易懂。
于是,他的講課視頻在網上火了,他的法學課堂也是座無虛席。
一時間,羅翔語錄、法學課堂受到了不少人追捧,爆火全網。
“人紅是非多”,似乎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定律。
2020年,羅翔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讀書筆記,沒曾想卻遭到了很多人的曲解謾罵。
為此,他特意解釋了一番,表示自己并無他意,但無濟于事,網絡上的攻擊還是沒有停止。
在大起大落之間,羅翔并沒有就此消沉,他沒有沉溺于名利的得失,更不會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
而是坦然看待人生境遇的變化,繼續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深耕,為網友分享法學知識。
書籍的力量,給了他面對大風大浪的勇氣,使他從容應對命運的轉變。
人總是習慣,做某件事,讀某本書,想要立竿見影,從中得到某種功利性價值。
其實讀書真正的意義在于,在非功利性的閱讀中,學會接受人生的一切可能,放下虛名和欲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就像羅翔談到的那樣:
“通過讀書,我們認識了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名人。
他們的故事如同一面面鏡子,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挫折和窘境時,擁有坦然面對的勇氣。”
書中的一句話、一個人,或許都能成為冰雪天裡的一把炭火,在你身處困境時,為你送來無限的力量。
即便身處黑暗,心中依然有光;即使深陷泥濘,依舊可以仰望星空。
- 讀書猶如吃飯,它是人精神和思想上的營養劑——俞敏洪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有過巅峰時期,也跌落過低谷。
但無論經曆順境逆境,他都從未放棄過自我提升,始終不忘在前行路上充實思想。
上大學的四年時光裡,他讀了800多本書。
創辦新東方之後,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他依舊抽空堅持讀書,每年都會有100本書的閱讀量。
去年年底,教培進入寒冬,新東方也開始了新的嘗試。
他們轉戰線上直播,立志做“最有文化的直播間”,并在今年成功火出圈。
很多網友感慨,在新東方的直播間裡,總能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讓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而這些,皆源自新東方主播們平日裡一點一滴的積累。
有人曾在采訪時提問:“人與人之間差距是怎麼拉開的?”
俞敏洪講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讀書的習慣。”
閱讀的過程,就像吃飯。
你不會一直記得你吃過什麼食物,但它們中的一部分終将長成你的骨頭和血肉,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讀書,讓眼界得以延伸,幫你跳出原有的局限性,走向更好的天地。
讀書,讓思維變得開闊,即使你每天過着平淡的日子,但精神世界始終是富足的。
在閱讀中,你會見識到平常見不到的事物,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精神花園,在這裡澆灌最美的花朵。
久而久之,困惑随風消散,人生不再迷茫。
- 你讀書的深度,決定了你幸福的程度——馬未都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從小就酷愛讀書,隻要帶字的紙,抓到了就要讀下去。
看到别人準備糊牆的書,他借過來津津有味讀完了。
在溫飽都成問題的日子裡,讀書給了他幸福感和滿足感。
在書裡,他讀到了廣闊的人間,看到了複雜的人性。
最痛苦的那幾年,是書籍陪伴着他,安慰着他,帶着他成就全新的自己,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馬未都,依然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心。
談到獲取幸福的途徑,他坦言稱:
“深層次的滿足需要讀書,每個階段讀不同的書。”
而他,也用一生踐行着讀書的意義。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書香四溢的家庭,幸福感一般都不會低。
有時候,身體上的饑餓感可以通過食物補充,但精神上的匮乏,會讓人的幸福感蕩然無存。
正如《次第花開》中寫到的那樣: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着安甯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
你讀過的書,影響着你的幸福指數,也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
細想來,人生最好的活法,大抵正是十六個字:
手中有書,杯中有茶,眼中帶笑,心中安甯。
- 讀書使人不卑不亢地活着,心靈更幹淨——範雨素
2017年,一本自傳小說《我是範雨素》火爆網絡。
而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僅有初中學曆的育兒嫂。
小說裡,她以平實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及家庭的經曆,以及自己在面對命運坎坷時的不放棄,打動了無數讀者。
讀書的意義,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
範雨素在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看小說。
在她童年的記憶裡,最自豪的事情,是八歲那年,她看懂了繁體字版的《西遊記》。
通過讀書,她學習地理,了解曆史,每一個地名,每一條河流,在她腦海裡都有了标記。
讀的書多了,她便不願再囿于原來的生活,不甘心繼續過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于是她來到了北京。
北漂的路上,她一邊拼命賺錢,一邊通過讀書堅定信念,不讓自己在大城市迷失方向。
搬來搬去的行李箱裡,總是放着幾本書。
回憶那段艱難的歲月,她笑着說:
“一本書讀完可能很快就忘幹淨了,好比竹籃打水,是一場空,但是竹籃經過一次次水的洗禮,會一次比一次幹淨。
一個人每天看書,可能記不住什麼,但是在潛意識裡會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書籍的力量,讓她無論身處多麼艱苦的環境,始終不卑不亢地活着,永葆初心。
所以她的文字,盡管簡單,卻透着生命的力量。
在忙忙碌碌的日子,讀書,總會讓你找到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這繁雜的人世間,讀書,總能讓心靈得以放松,回歸最初的幹淨。
- 讀書,是提升你人生境界的捷徑——撒貝甯
俗話說: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一個人,想要站得更高,就得多讀書,真正厲害的人都有着豐厚的知識儲備。
撒貝甯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是法律節目,還是綜藝節目,他都能做到出口成章,令人佩服。
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撒貝甯留下了太多驚豔衆人的開場白。
不論是信手拈來的古詩詞,還是緻敬經典的話語,讓現場的觀衆一次次感受到了讀書的力量!
有人曾向他請教提升的秘訣,他表示讀書對自己産生了巨大幫助:
“書讀到一定程度後,你看到的境界會完全不一樣。”
人這一生,走的每一步路,讀的每一頁書,都是為了塑造更好的自己。
書讀多了,境界逐漸提升,格局不斷擴大。
人就不會再被雞毛蒜皮的小事牽絆住手腳,就不會再陷入情緒内耗中無法自拔。
請相信,讀書,就是讓自己變得遼闊的過程。
- 讀書,讓寂寞變成享受——梁曉聲
上半年,一部《人世間》火爆全網,記錄了一代人的成長、奮鬥和溫情。
也讓我們認識了它的作者梁曉聲。
梁曉聲小時候,他的母親喜歡講故事,因此激發了他讀書的興趣。
上初中時,他就看完了各類長篇小說,成為一個心中有故事的人。
在閱讀的過程中,他漸漸愛上了獨處的生活方式。
提起一個人的靜谧歲月,他說:
“這個時代太喧嚣了,喧嚣到我們無處可逃,有時候我讀書就是為了逃到書裡去。
靈魂是喜歡獨處,而不喜歡熱鬧的喧嚣。”
獨處,能讓人獲取自由,能讓人修煉身心。
在獨處的時光裡,讀一本好書,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增值。
當你長時間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中,内心就會無比平靜,活出最自在的模樣。
書籍,能幫你趕走寂寞,讓你享受孤獨,獲得獨處的清歡。
相反,缺少文字的滋養,即使在熱鬧的氛圍中,人也會時常感到孤獨。
人生下半場,不必害怕寂寞,隻要有書陪伴,靈魂便不再空虛。
▽
三毛說:
“讀書多了,容顔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複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
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讀書,可以提升思想的境界,拓寬生命的維度,豐富人生的閱曆。
讀書,讓你了解不同時空的故事,讓你看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讀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終有一天,你走過的路,經曆的事會如潮水般褪去,但書籍帶給你的改變,将會永遠存于你的生命。
來源:有書
作者:有書月白
編輯:鄧汝濛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