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曆史人物,你肯定知道。在長坂坡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是石家莊正定人,正定是常山郡的治所。有意思的是,正定有一個著名的雅号,叫做“三山不見”。因為正定曾是中山國(同郡)、恒山郡和常山郡的治所。而正定則距離雄偉險峻的太行山脈有些距離,附近是沒有山的,所以稱為“三山不見”。
正定雖然不見山,但正定以西是太行山脈,北邊是燕山山脈,有重郡範陽(今首都),南有漳水及黃河,東南有山東。在唐宋以前,黃河流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争奪尤其激烈。正定過了太行山就是有居高臨下之勢的山西太原,往北是範陽,往南是中原。如果有勢力控制了正定,就等于打開了通往這三處的大門。所以古人說:“正定扼太行之險,絕河北之要(塞),西向太原則太原震動,北向範陽則範陽震懾。”因為河北是平原地區,要防守必須領先太行山脈和山西,這就突顯了正定重要的戰略堡壘意義。
補充一句,在清世宗雍正帝之前,這裡稱為真定府。因為雍正帝名胤禛,真定犯了皇帝的名諱,所以改為正定。真定之名是漢高帝劉邦起的,他在平定代國陳豨之亂後,将原趙國的重鎮東垣更名為真定(以下皆稱正定)。劉邦平定陳豨和燕王盧绾之亂,漢軍就是走正定。曆代欲得河北者,莫不以正定為重鎮,北宋在華北平原的北部與遼朝對峙,正定就是北宋在北線防禦契丹的門戶級重鎮,一旦正定丢掉,滹沱河以南的廣大平原地區,就隻能任由契丹騎兵縱橫了,開封也很難守住。
正因為如此,曆代都非常重視正定城池的建設。不過現在正定古城的源起時間相對較晚,是在混亂不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前的城池早就被曆史的黃塵掩沒的不知去向了。
公元350年,後趙王朝崩潰,群雄逐鹿于中原。華北平原主要由由遼東入南下的前燕慕容氏,和後趙皇帝石虎的養孫冉闵相争。前燕出馬的是号稱五胡十六國第一名将的慕容恪,而冉闵也是當然公認的“超級猛将”,人稱項羽第二。為了進攻冉闵,慕容恪在明朝真定府治西南十八裡處,修建了一處堅固的堡壘,稱為樂安壘。因為要大戰,這裡其實嚴格來說還不能算是城池,也就是個周長約五裡的土城。直到二百多年後的南北朝北周(557-581年),這座原本純軍事功能的土城才有了石頭徹的城牆。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明朝之前的正定城池隻是土城,而不可能是石城,即使是經濟繁榮的北宋依然如此。
明成祖遷都于北平後,正定就成了京師的西南門戶重鎮,明朝的直隸巡撫就駐在正定。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就是土木堡之變這一年,有關方面将原來的城池進行擴建,周長約二十四裡,高約三丈二(明朝時一丈約3米),但此時的城池性質依然是土城。可以确定的是,正定城池成為石城,是在明穆宗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前後共用了五年時間,直到明神宗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才完工,而此時正是宰相張居正當國之時。
正定古城有四個門,每門還有甕城和月城,東門為迎旭門(後改稱環翠門),西門為鎮遠門,南門為長樂門,北門為永安門(一說為永樂門)。每座城門的門洞都是用青條石鋪成的,有五丈長,兩丈寬。而城門的門闆雖用木頭制成,但厚度足有半尺,外面包着鐵皮。
城牆的四個角都建有角樓,其中南門樓上題了四個非常霸氣的字,曰“襟帶山河”。南門的内門還有一塊匾額,題字同樣霸氣,“三關雄鎮”。所謂三關,就是明朝時對捍衛京師有着關鍵作用的三大著名關隘——紫荊關、倒馬關、娘子關。三關皆在真定衛的管轄範圍内,而真定衛就駐在正定(時稱真定)。
正定古城的垛口非常多,居然有5000多個,因為覺得太多了,崇祯末年并掉一半,隻留2548個。
為了保護城池,古人在建城之後總要挖一條護城河,正定古城也不例外。正定的護城河周長約二十五裡,有十幾丈寬,深度約兩丈。正定周邊有很多河流,所以護城河的水是這些大河相通的,其中城西的南滹沱河因為水質渾濁,當地人稱之為小黃河。
正定是京師的“畿南保障(北門内城匾額)”,清朝定鼎中原後,依然把正定當成“畿南保障”,清初的直隸巡撫依然駐在正定。清聖祖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直隸巡撫治所遷到了正定以北的保定,但這并不影響正定在清朝重要的戰略地位。之後,康熙帝、雍正帝、嘉慶帝、同治帝共四次對正定古城進行大規模修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