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有助于補精益腎?中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病發生率在人群中超過了10%,慢性腎炎成了最常見的病因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醫院腎内科主任侯凡凡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怎樣讓慢性腎病患者安享生活,對于患者和醫生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吃什麼有助于補精益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病發生率在人群中超過了10%,慢性腎炎成了最常見的病因。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醫院腎内科主任侯凡凡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怎樣讓慢性腎病患者安享生活,對于患者和醫生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
患者要積極面對疾病,不要做被動的疾病受害者,而是主動接受疾病管理,和疾病鬥争,這樣才能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能安享生活、改善生活質量回歸社會。醫生也要加強溝通,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識,更有效地完成疾病的管理和治療。
慢性病患者 如何減少藥物腎傷害
侯凡凡院士提醒,肝腎是很多藥物排洩和代謝的主要器官,腎髒也是很容易被藥物損傷的主要靶器官。所以她特别提醒市民說,患有多種慢性病基礎病的中老年人不要随便吃藥,尤其是本身就腎功能不好甚至有慢性腎髒病的,“要最大程度避免藥物造成腎傷害,就不能随便聽信偏方和‘朋友介紹’随意吃藥,随意到藥店買藥吃。一定要聽專業醫生的醫囑來用藥。”侯凡凡院士說,臨床中,有不少患者,到醫院治療時,已經拖成嚴重腎病,比如尿毒症,甚至腎衰竭,有的就是因為聽信偏方,自行服藥,延誤治療。
同時,侯凡凡院士建議,患者服藥過程,應該對劑量和身體狀況有所評估,要及時與醫生保持溝通。有的患者認為,看了一次醫生,吃幾次藥,慢性病就會好了,這也是個誤區。“比如夏天如果大量出汗,幾乎脫水,這時一些平時服用的藥物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應該及時和醫生聯系。也就是說,慢性病患者定期随訪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長期和疾病共存、作鬥争的心理建設,不能寄希望于看一次醫生開一次藥,就能把病看好。”
目前不少醫院通過APP、互聯網醫院等方式增加患者與醫生溝通的可達性,慢性病患者應當主動接受管理和随訪,身體狀況有任何改變的時候,都要注意和醫生溝通調整用藥方案。
一味高蛋白飲食 可能累壞“清道夫”
腎髒作為身體的“排毒”器官,與“食”關系密切。當腎髒受到損傷的時候,尤其需要注意飲食。南方醫院腎内科專家呼籲,關注腎髒健康,合理控制慢性腎髒病,從日常飲食做起。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内科主任醫師梁敏表示,慢性腎髒病患者飲食要求之一:優質低蛋白飲食。
當一個人得病的時候,常常會有人們通常說的“身體虛”的錯覺,認為病人應該“多吃些蛋白”補一補,但腎髒病患者卻完全不一樣。梁敏表示,腎髒是人體把控排洩的器官,時時刻刻都在當身體的“清道夫”,把吃進去的東西,包括蛋白、糖、水分等通過機體代謝利用後的廢物排出體外。其中,蛋白質代謝後産生的尿素、肌酐、胍類等是最主要的廢物,需要通過腎髒排洩。如果患有慢性腎髒病,還一味高蛋白飲食,廢物産生和蓄積增加,會促使腎髒“玩命幹活”,加重負擔,進而更容易“累壞”,令腎病進展加速。所以,慢性腎髒病3期以上患者,蛋白攝入方面,需要考慮優質的低蛋白食物。過低的蛋白攝入會導緻體質變差,所以優質的低蛋白食物很重要,可以讓患者攝入比正常人少的蛋白,同時也最大程度避免體質下降。
那麼,多少合适呢?是不是越低越好呢?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内科副主任醫師艾軍介紹,蛋白質是人體必不可缺的物質,維持細胞活性和結構,維持機體營養和免疫力,過低的蛋白攝入會導緻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機體過度消耗,體質差,反而不利于腎髒病的管理。因此,他建議,慢性腎髒病(3期及以上)患者低蛋白标準為0.6~0.8克/公斤标準體重/天。
這個标準如何把握呢?艾軍解釋,通常來講,瘦肉、雞蛋、牛奶(200毫升)都有相對固定的蛋白含量,比如1兩瘦肉大約有7克蛋白,1兩主食(米或者面食)的蛋白質大約有4克,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重來估算每天各種攝入的食物總量,然後分到三餐。比如,對于體重60公斤的患者,需要蛋白攝入量約36~48克/天,那麼可以考慮每天攝入1-2兩瘦肉、1個雞蛋、1盒牛奶(200-250毫升)、3兩主食,外加适量蔬菜、水果,然後分配到三餐中。還有就是,體重較高的人要适當調低總蛋白攝入量,而體重低的人得調高一點。醫師和營養師建議也非常重要。
這些肉和豆制品更适合慢性腎髒病患者
對于“優質”蛋白又應該怎麼把握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内科主治醫生胡變香介紹,優質蛋白主要指的是動物蛋白,比如豬牛羊肉、雞鴨魚肉、雞蛋、牛奶等,這些蛋白中,更為優質的是雞鴨魚肉、雞蛋、牛奶,因為它們含脂肪量低,更适合慢性腎髒病患者使用。
植物蛋白中,一些傳統工藝處理過的蛋白也可以稱為優質蛋白,比如大衆喜愛的豆腐。整顆的豆不适合慢性腎病患者食用,比如炒黃豆、炒黑豆,但加工後的豆腐卻相對适合,因此廣大患者可以考慮适當攝取類似豆腐等食品。但是,胡變香也指出,天天吃頓頓吃豆腐也不合适,既不合理,也不健康,應根據自己健康情況來調整,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李曉姗、陳婷)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