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
18日,市機械制造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啟動儀式舉行。
一汽集團首席技能大師李凱軍(右二)為工作室成員講解模具工作原理。
中國中車首席技能專家李萬君(左二)帶領工作室成員進行技術攻關。
一汽集團首席技能大師王智(左二)帶領工作室成員進行數控加工領域項目攻關。
中國中車首席技能專家謝元立(中)為工作室成員講解焊接知識。
長春工匠、長春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孟凡榮(右一)帶領技術團隊進行磨煤機設計研發。
吉林省首席技師、東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張少文(左二)帶領技術團隊設計開發某型号紅外線檢測專用設備。
核心提示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勞模和工匠是産業工人的标杆,也是技能人才隊伍的佼佼者。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市也進入了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階段。為深入貫徹落實“一主六雙”戰略布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打造“三強市、三中心”,推進“六城聯動”,實施“十大工程”的戰略部署和目标任務。
推動振興發展率先突破,需要充分發揮廣大産業工人的主力軍作用和勞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創新人才的示範引領作用。近年來,市總工會積極推動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創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76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12個、市級示範24個、市級137個。這些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創建者和帶頭人,充分發揮自身業務、技能、科研優勢和頭雁作用,通過“傳幫帶”、技能業務培訓、難點攻關,帶動了一大批産業工人、技能人才共同成長進步,充分發揮了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孵化器”、企業發展“助推器”和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器”作用。
“機械制造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的創建,既是市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四個服務”要求的務實舉措,也是推動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的重要載體。聯盟的成立,将進一步整合資源,把勞模和工匠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産學研結合、重大項目攻關推向更高層次和嶄新階段,實現服務高技能人才和助力企業發展向全行業、全領域拓展和提升,進而為長春建設國際汽車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技術和智力支撐,為建設制造業強國作出長春貢獻、工會貢獻。
跨界聯盟
打通上下遊産業壁壘
18日,市機械制造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标志着市總工會在管理和服務勞模和工匠人才方面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自此,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告别“單打獨鬥”,實現“抱團創新”。
“對一般性問題通過網上互動直接交流解決;針對複雜的具體問題,聯盟定期組織開展問題會診、合作攻關,共同申報創新項目等線下活動,交流技術成果、傳遞技能經驗。組織成員單位相互參觀學習,為企業文化的建立、管理的提升、技術的轉型提供幫助與扶持,為成員企業打造精準的資源對接。”作為聯盟的首任輪值主席,中國高技能十大楷模, 一汽鑄造有限公司産品技術部首席技能大師李凱軍闡釋了未來對于聯盟工作的想法。
“李凱軍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現有成員28人,其中博士1人,正高級工程師1人,副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技師16人,技師6人,高級工1人。在李凱軍的帶領下,工作室以傳承勞模精神為核心,以傳授高超技能為主線,以聚力創新攻關為突破口,以服務企業及社會為落腳點。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先後為企業攻克技術難題626項,節創價值5000多萬元,為企業培養技能人才260餘人,有數十人在各級技能大賽上摘金奪銀,其中3人獲全國技能大賽冠軍,6人獲“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号。
羅昭強工作室、金濤工作室、齊嵩宇工作室、謝元立工作室……在此次成立的創新工作室聯盟中,由“行業大師”領銜的工作室比比皆是。那麼,如何能夠充分發揮機械制造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品牌效應,形成汽車制造業職工、人才技能提升和技術攻關的集群優勢?則是聯盟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聯盟的宗旨是促進全系統資源共享和互利互赢,全面提升我市機械制造業職工對全市中心工作的貢獻率,充分發揮支柱産業作用,為長春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聯盟在市機械制造業工會設立秘書處作為日常聯絡機構,同時設一名輪值主席,由秘書處提名,機械制造業企業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負責人輪流擔任。輪值主席可根據業務工作需要,結合攻關課題分配等時機,召集聯盟工作室負責人召開業務協調會,根據專業和工種分配課題,指派相關工作室立項攻關,帶領團隊學習相關知識,讨論并制定課題開展計劃、進程安排。秘書長、輪值主席定期走訪本系統企業,及時了解有關單位的困難、呼聲和訴求,切實為企業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對于我本人和企業來說,希望通過聯盟這一平台,廣識各路人才,并且能夠利用聯盟的人才、技術、創新思維等優勢,與既有工作室形成合力,助力企業在技術創新領域實現‘聚合效應’。”東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吉林東光精密機械廠高級技師張少文這樣說。
整合資源
實現聯盟“1 1>2”效應
“聯盟成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成果共享、技術攻關、合作共赢、培育隊伍、提升能力的新平台。未來,我們将在日常工作中主動找題目、找項目,把提高團隊技能與解決行業難題結合起來,把自身成長成才和我市的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在我市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貢獻技能團隊能量。”談及聯盟成立後的下一步工作,中國中車首席技能專家,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車間高級工人技師李萬君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李萬君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6月,同年,被市總工會命名為“長春市勞模高技能傳承焊工工作室”。多年來,工作室培養了大批高鐵技能人才、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産生一系列重要的創新成果,助推了高鐵事業的發展,讓高技能人才有了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盡管如此,李萬君坦言,工作室在平時運行的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瓶頸和困難。“企業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很難做到‘1 1>2’,例如單一的工作室創新攻關能力弱、服務範圍不廣、成果轉化較慢等問題相對突出。”
此外,由于沒有實現成果信息共享,不少勞模在外出參觀學習時發現,别的創新工作室已解決的技術難題,自己的企業卻還在埋頭攻關,浪費時間和精力不說,也損耗了資源。同時,各地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形成一定規模後,也沒有産生“聚變”……
為應對瓶頸、解決難題,搭建長春機械制造業企業技術交流、技能提升、技術攻關、互助合作、成果共享的平台,市總工會機械制造業工會率先開始了産業工會内的創新聯盟試點工作,以為企業創新工作室建立有效溝通和精準對接為核心目的,把單個的、封閉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整合到互聯互通、開放的互聯網平台上,推動工作室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開展技術合作和重大項目聯合攻關。
聯盟成立後,将建立機械制造業職工專家庫和助企服務隊,帶動提高機械制造業從業人員整體業務素質,為行業發展、服務政府、服務企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探索機械制造業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發展方向,向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反映廣大機械制造業企業和職工的要求和願望,為政府提供第一手資料及相關建議,協助政府推進相關産業戰略的實施;研究國内外先進學術信息和技術成果,促進新能源、智能互聯等領域自主創新技術進步。同時,将開展無償支援、技術互惠,通過“點餐式”立項、“送餐式”攻關和挂牌督辦的方式,圍繞重點課題開展公關活動,共同研究重難點問題的解決方案,鼓勵聯盟成員之間建立常态化合作夥伴關系,推動聯盟成員單位之間通過協商和市場規則推進創新技術成果轉化運用。
“初衷就是破解難題,形成合力。”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強創新工作室的交流與合作,既要“請進來”更要“走出去”,創新工作室成員跨地域、跨行業交流互動,通過試點逐漸探索讓全市越來越多的創新工作室形成聯盟,實現“量變”到“質變”。
工會賦能
推動職工創新“永無止境”
“聯盟看起來是由若幹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簡單組合,但是,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市總工會機械制造業工會主席周彥利表示,于工會而言,它是個檢驗工會服務質量的平台。在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的創建中,工會要做到既引領又創效,既要成為台前的設計者,又要做好幕後的服務者。在凝聚聯盟共識、引領聯盟規範運行的基礎上,主動轉換身份,積極做好後期的統籌協調、服務保障、宣傳指導等工作,讓聯盟真正轉起來、活起來、幹起來。
市總工會堅持以工作室創建促聯盟壯大、以聯盟體系構建厚植工匠沃土,推動職工隊伍技能提升。在服務方面,市總工會将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和資源優勢,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搭建長春機械制造業企業技術交流、技能提升、技術攻關、互助合作、成果共享的平台,培養高素質産業職工隊伍,在“三強市、三中心”和“六城聯動”戰略中切實發揮勞模和工匠創新工作室的引領示範作用。
在管理方面,市總工會将探索建立聯盟成員的動态管理機制,持續跟進做好指導、協調等相關工作,并在各類評先評優活動中,對聯盟給予政策傾斜和經費支持,以有效調動聯盟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激發聯盟各成員單位的創新激情,帶動成員單位抱團前行,努力提高産品質量、完善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争力,實現技術、管理、産業資源的全方位融合,使機械制造産業鍊的上、中、下遊信息流通更加便利,從而為長春建設國際汽車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技術和智力支撐。
“聯盟的成立絕不是終點,而僅僅是一個起點。”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總工會将加快完善推進創新工作室聯盟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健全工作機制,用好用足相關支持政策,引導加強各創新工作室的深度融合、全面合作,推動産業上下遊企業密切配合,鍛長闆、補短闆,将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真正讓聯盟動起來、活起來,加快機械制造業集群集聚發展。
同時,市總工會将探索成立更多的行業工作室聯盟,推動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走深走實,全力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産業工人隊伍,為加快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撰稿/揣曉倩 攝影/李楠 揣曉倩)
本文來自【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