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7:54:26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1

截至6月15日,全國31省份都已公布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常住人口數據随即出爐。

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和GDP排行榜,前10名具有高度契合性。2018年常住人口排行榜前10中,除安徽外,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這9省份,同時也是GDP排名前10的省份。GDP排名前10中,唯一的“特例”是福建省,其常住人口排第15名,GDP排行榜第10名。這其中,山東省人口10047.24萬人排名全國第二,GDP排名全國第三,人口和GDP排名錯開一位。

第一個提示和判斷:人口因素依然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基礎性因素。

人口排行榜前10名中,有9名進入GDP排行榜前10名,常住人口大省同時是經濟大省,這說明人口因素依然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基礎性因素。

人是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當然,人多并不意味着經濟向好發展,改革開放前人口也很多,但國民經濟一度凋敝。隻能說,在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解決之後,人口因素往往對經濟發展起着重大的推動作用。

當前,科學技術确實在以加速度提升,但遠沒有提升到大量取代人工的地步。在單純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步入衰退期之前,勞技密集型、勞資密集型企業大量湧現,這是當前這個時期的産業特征。

在工業生産自動化提高的同時,勞動力也會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新的調适。比如,2016年山東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開始超過工業,三次産業構成為7.3:45.4:47.3,初步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産業格局。經濟發展“由重變輕”,從事工業生産的人會相應減少,從事服務業的人在增多。服務業對人工的大量需求正成為工業富裕人員的“接盤俠”。

雖然經濟社會始終在發生變化,但人口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力量依然沒有改變。正因為如此,這幾年,省會城市和一些中心城市“搶人”政策頻出,從西安到南京,從杭州到濟南,入戶門檻不斷降低,像石家莊甚至推出零門檻落戶政策。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2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3

第二個提示和判斷:未來省際競争主要體現為大城市之間的競争,而大城市的競争力又取決于其集約化水平。

單看GDP總量,能判斷區域整體發展情況,但很難判斷發展質量。要判斷一個地方的發展成色,還得看人均GDP。在2018年全國31個省市區人均GDP排名中,北京、上海、天津3個直轄市的人均GDP遙遙領先。對比而言,北京人口隻有山東的近1/5,但人均GDP是山東的1.84倍;上海人口是山東的2/5,但人均GDP是山東的1.77倍;天津人口差不多是山東的1/7,但人均GDP是山東的1.59倍,這些數據充分說明,高度聚集性特大城市的競争力和發展成效,遠遠超越其他省份,集中力量發展特大城市是提升區域經濟競争力的核心工作。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4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5

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表明,山東要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繼續在全國走在前列,不能忽視兩方面工作:

1.山東要充分利用好人口機遇期發展壯大自己。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6

從2012年之後,我國人口紅利開始拉響警報。但是,山東作為人口大省,其人口紅利期尚未結束。這是因為:一是山東人口總量排名全國第二,基數巨大,勞動力資源豐富;二是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山東2016年出生人口164.22萬、2017年出生人口174.98萬,成為“全國最敢生”的省份,2018年出生人口有所下降,但也達到了132.95萬人。

當然,山東人口也并非沒有隐憂,突出問題有兩個:一是山東人口老齡化嚴重,老年人口全國最多,60歲以上老人超過2000萬,占到全省人口的1/5強。二是從2017年開始,山東成為全國沿海省份中唯一人口流出多于流入的省份,當年流出41.97萬人,2018年延續了這一趨勢,淨流出19.55萬人,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二。特别讓人憂慮的是,大學畢業生這個“人才群體”成為重要流出群體。

人口和人才是兩個相互區别又相互聯系的概念。我們通常說的人口概念是指在一定地域和社會範圍内人群的總體,即居住在一定地區,并構成某一社會的那些人所組成的一個複雜的、多樣的總體,其中既包括勞動年齡人口又包括非勞動年齡人口的老人和孩童,既包括一般體力勞動者又包括掌握一定文化科技水平的腦力勞動者。人才,則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或國家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所以,人口概念大于人才,人才屬于人口中有較高素質的群體。大學畢業生一般劃歸到人才範疇,他們的流失往往對一地發展負面影響較大。

據了解,2019年山東大學畢業生中,16市畢業生平均留存率為23.54%,青島、濟南兩地情況較好,留存率為62.59%和53.33%;其他城市留人不易,聊城、濟甯兩市畢業生留存率甚至不足一成。從省外流向看,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成為主要流向地區,北京市吸附能力一直最強,為21.48%,京津冀城市群總吸附占比32.54%,長三角城市群對山東畢業生的吸附力占比高達38.58%,上述兩個城市群對山東畢業生的吸納占到外流總量的七成,這個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面對人口和人才新态勢,山東有必要加大政策留人力度,不能因為人口基數大而有過于樂觀的情緒,以确保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剛需。

山東gdp各市排名各年(31省份GDP和人口排行榜)7

2.山東要重點建設好濟南、青島、煙台三個核心城市,以提高城市集約化為契機,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提高人均GDP水平。

城市的集中度,包括人口的集中、人才的集中、資源的集中、資本的集中,等等。集中才能“約”,約是節約,更是可以充分利用之義。比如說,中等城市修一條地鐵是浪費,特大城市多修幾條地鐵也不浪費;中等城市修建一個大型體育場往往是閑着,特大城市修幾個大型體育場也能充分使用。城市的集中度越高,“約”的水平也就越高,所以“約”實際上就是一種聚集産生的效應。一個城市的集約化水平提高了,整個城市就充滿活力,就會對周邊産生輻射帶動作用。

2018年1月,國務院批複《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要求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台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體格局。因此,加快濟南、青島、煙台三個核心城市的建設,既是國家層面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提出的發展要求,也是山東提升自身發展質量的内在要求。

要充分認識到,加快濟南、青島、煙台三個核心城市的建設,做大做強三大核心城市,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才會形成“主心骨”,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對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才能在未來的省際競争中掌握發展主動權。在這個進程中,如果資源分散,平衡用力,則有可能會失去做大做強的機遇。因此,做強做大核心城市,既需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更需要從政策、資金、人才諸方面加大對三大核心城市的傾斜力度,這樣才能盡快實現“三核引領”格局,進而提升整個山東經濟的區域競争力。

(山東政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