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内部?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巍峨,端莊,偉岸,肅穆,矗立,氣勢磅礴頭上是,藍的天,白的雲,總讓人想起白雲千載空悠悠她就在那兒躺着,悠然自得白牆紅頂的,是白宮;紅牆金頂的,是紅宮紅白交錯,毫無違和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布達拉宮内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巍峨,端莊,偉岸,肅穆,矗立,氣勢磅礴。頭上是,藍的天,白的雲,總讓人想起白雲千載空悠悠。她就在那兒躺着,悠然自得。白牆紅頂的,是白宮;紅牆金頂的,是紅宮。紅白交錯,毫無違和感。
山腳,一排碩大的轉經筒,金黃燦爛。人流如織,信佛的,不信佛的,挨次走過,信手輕撫,轉經筒轉動,無聲。
轉經筒前,有高大身影,雙手合十,伸直,如矯健遊泳運動員一躍入水,将身體騰空送出去,雙手順勢打開,觸地,撐着上半身,任憑身體在地面滑移,手掌上厚厚的木墊,摩擦着地面,铿锵有聲。等勢頭将盡,雙手打直,合十,額頭貼地,身體直挺,曲肘,在後腦上叩擊。雙手撐地,起立,挪兩步,分别在頭頂,胸前,腹前叩擊,将自己遠遠抛出去,重複千遍萬遍,千篇一律。他或她,眼裡沒有快與慢,任憑人流穿梭,他枉然不覺,也不管前面是溝還是坎,絕不馬虎任何一次朝拜。
我混在人群中,在大昭寺圍牆外信步而行。一位老大娘,不高,略顯臃腫,走近圍牆外鐵鎖邊。面對大昭寺,神情莊重,脫帽,嘴裡念念有詞,雙手額前合十,深深鞠躬(九十度),長長的佛串,從左手靜靜滑落,下垂。時間仿佛靜止。明明不過幾十秒,好像過了幾個世紀。站直,寇帽,蹒跚而去。幹淨利落,不拖泥帶水。
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哥,離鐵鍊遠遠的。站定,閉目,雙手面前合十,神情凝重,面部肌肉微微顫抖(很激動的樣子),前傾45度,靜默……這樣的畫面,讓我想到少小離家的遊子,雙鬓如霜時,回家見到佝偻枯幹的老母親的樣子。
不斷有藏民,面朝大昭寺,靜立,膜拜!對于他們,絕非一種走馬觀花的形式,而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時間不過三五分鐘,但一舉手,一投足,都溢滿虔誠!
沿着布達拉宮廣場,大昭寺,小昭寺款步而行。路上總有絡繹不絕三五成群的藏民,右手搖着大小不一的轉經筒,左手拇指滑動着佛珠串,嘴唇翕動,念誦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他們面色黑紅,眼神堅定,步伐沉穩,沒有匆忙,沒有焦慮,沒有戚戚,也沒有傲然,沒有低眉,他們平視所有生命。有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步履闌珊,但每一步都邁得那麼厚重有力。老年人皺紋深刻,堅毅,冷峻,如刀刻出的石雕。
他們面色平和,内心也一定波瀾不驚吧!
轉經筒又稱“嘛呢”經筒、梵林轉經筒、轉經桶等,與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關,藏傳佛教認為,持頌真言越多,越表對佛的虔誠,可得脫輪回之苦。因此人們除口誦外,還制作“嘛呢”經筒,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于經筒内,用手搖轉,藏族人民把經文放在轉經筒裡,每轉動一次就相當于念頌經文一次。随時随地,藏民們口中念念有詞(誦經),右手搖着轉經筒,左手撥弄着佛珠串。他們對于佛的虔誠和自我功德的修煉,真可謂竭盡所能,不遺餘力。
如織的人群裡,不乏兩步一拜的虔誠者。地面滾燙又如何?坎坷不平又怎樣?人流接踵磨肩又如何?他們總是按照标準的姿勢,一絲不苟的完成每一次朝拜。
一位身材矮小的媽媽,帶着3歲左右的小女孩。小女孩頭發蓬亂,臉上花花的。時值中午,估計小女孩肚子餓,鬧着要吃的。媽媽塞了一顆糖,小女孩心滿意足陪在媽媽身邊,不哭不鬧。媽媽頂禮膜拜一次,雙手撐地,身子往前滑動,腰上綁着一塊膠皮,整個下半身被膠皮托着。
随着膝蓋滑動,我看到褲管空空蕩蕩。這是多麼的觸目驚心。在我等凡夫俗子眼裡,如果這樣的殘疾,一定心裡悲戚戚,滿眼荒涼。但這位媽媽,沒有悲傷,沒有痛苦,有的,隻是平靜,如海。她,在自渡,小女孩,也在自我修煉呢!
人潮湧動。沿着人群反向走動,想找到人群的起始點,但兩個小時過去,也沒有找到起始點。打聽得知,這是藏民們的盛會——轉經會。他們會沿着既有線路,循環往複的走,以示對佛的虔誠,也是自我修煉。
長天,湛藍……
白雲,悠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