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技術與市場被知網收錄嗎

技術與市場被知網收錄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4 17:23:16

技術與市場被知網收錄嗎?知網被指壟斷,學術界怎麼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技術與市場被知網收錄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技術與市場被知網收錄嗎(知網的性質決定其具有一定壟斷地位)1

技術與市場被知網收錄嗎

知網被指壟斷,學術界怎麼看

翟天臨在直播中的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啊”,推倒了“學術打假”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也讓知網被裹進了這場“開年大戲”。圍繞知網壟斷所展開的持續多年的質疑,也再次成為公衆話題。

知網全稱為“中國知網”,是我國最大的文獻數據庫,其收錄的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可以說,隻要用中文做學術,你就繞不開知網。

18日,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網絡新媒體(編輯出版)系主任沈珉在有問APP主辦的論壇上坦言,從高校圖書館和學術期刊的反饋來看,知網的壟斷是不争的事實。“我們并不關注壟斷本身,更關注壟斷對于知識服務的影響。”

知網的性質決定其具有一定壟斷地位

有媒體發現,根據知網母公司同方股份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财報,知網毛利率高達58.83%。

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倪靜說,知網的服務幾乎年年都在漲價,但大多數圖書館仍選擇繼續使用,用戶的議價能力非常弱。“這說明,知網具有較強的控制相關市場的能力。”

其透露,知網收錄文章時,若直接從原作者處收錄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知網僅支付數十元人民币的現金稿酬或其發行的閱讀卡。知網提供的論文下載服務幫助其獲取巨額利潤,但文章真正的作者不能從中拿到分毫,而且,作者從知網下載自己的文章時,還需繼續付費。“我認為這也損害了文章作者的權利。”

知網是我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的一部分。其前身為中國期刊網,建設本身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等多個國家部委的支持。蘇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鵬說,知網的性質決定了其具有一定的市場壟斷地位。既然是國家知識基礎數據庫,知網承擔着将文獻資料予以數據化的重任,獲得一定的政策便利,具有合理性。

“但對于知網的壟斷性市場地位,國家應當給予強有力的幹預和調節,知網也應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從知識共享、數據庫構建的角度來說,要求數據庫收錄期刊發表的論文,有其正當性。但是,數據庫對作者沒有或隻支付極少版稅,是否合理?數據庫對外提供查詢下載服務時,價格虛高,是否恰當?“而且,作為公共企業,知網也應該主動提高它的社會服務水平。”張鵬說。

國家應規範商業數據庫行為

在國外,國際學術出版集團曾因高價遭到科學共同體抗議,在國内,知網也因“讓圖書館買不起”而遭到诟病。當商業化運作為學術的正常傳播築起高牆,沈珉表示,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受訪專家大多認為,對于學術數據庫,國家該管。但怎麼管,也是個問題。

直接管制價格,就不太合理。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崔國斌指出,在沒有競争性産品存在的情況下,判定一個數據庫使用許可的合理價格,有巨大信息成本,非常困難。“我個人更傾向于規制數據庫的其他行為,而非直接管制價格。”

比如,限制具有支配地位的數據庫獲得學術論文的獨家使用權,限制數據庫不合理地歧視不同使用者,強制規範作者稿酬的分配機制等。

沈珉指出,應該擴大學術資源的免費使用範圍,降低學術研究門檻;也應提升學術期刊網絡發表的認可度,拓寬學術交流的平台。

目前,在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領域,我國均有論文的開放獲取平台。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産權學院教授宋曉亭則建議,可以兩條腿走路:在大力發展數據庫的同時,也應重視數據庫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還可考慮将數據庫分為國家數據庫(免費)和商業數據庫(收費)來分類進行管理。

欄目主編:陶峰 文字編輯:李嘉珺 題圖來源:東方IC 圖片編輯:笪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