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做夢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個人都有着做夢的經曆。人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裡思考的人或事,當程度達到一定高度時,便會形成夢。
但民間也流傳着一句話:“夢境與現實往往是相反的。”那麼,夢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從潛意識層面來探索夢。
夢是潛意識的滿足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欲望的滿足,即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着可望而不可及的欲望,而這份欲望是主觀的,必定會與客觀世界發生碰撞。
我們都會被現實壓制,導緻内心的欲望無法實現,這會引起内心的不平衡。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提出,在人格的最基礎部分是本我,即日常中所說的潛意識。
這一部分很難被自己知道,埋藏于意識面最深處,但這并不代表不存在,它會以内心沖動的形式試圖向外蹦出。
因為本我是人性最原始的狀态,遵循的是快樂原則,即自己怎麼想就怎麼來,不用在意外界的束縛,但我們也知道,作為一個現代文明的人,注定無法随心所欲,很多想法也無法表達出來。
因為我們遵循着社會的道德約束和規則,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文明人。而欲望是不能被消亡的,所以,夢的存在就有其特别的意義。
它将我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的欲望,放置到夢中做補充。例如,人自古以來都有飛天的夢想,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借助外力很難實現,但在夢中卻可以依靠自我的力量飛上藍天。
在現實中無法得到的人,也可以在夢中獲得滿足,夢,仿佛就是現實生活之外的另一個世界。
不管夢是多麼的虛幻或與現實脫節,唯一不可否認的是,它無法脫離現實而存在,即做夢的一切素材均來自于生活。
人的睡眠周期有人說,夢是意識的再次加工,因為從生理上來說,人的睡眠周期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我們會進入清醒到睡眠的轉變,在這個階段,身體一切機能都會慢下來,傳給腦波“想睡覺”的意識,當腦電波收到這個信息時,便會将頭腦帶入睡眠前期。
第二個階段,被稱作睡眠的淺睡期,這個時候,人的心跳和呼吸會更加緩慢,肌肉得到更深層次的放松,眼球也會停止運動,腦電波的活動逐漸減慢。
随後,達到第三個階段——深度睡眠期,此時,人的肌肉會得到徹底放松,心跳與呼吸也達到了機體的最緩慢速度,也就是常說的“睡死了”,因為人一旦進入深度睡眠是很難被吵醒的。
睡眠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快速眼動睡眠期,這個階段也是人類的夢境階段,眼睛會進行快速左右地移動,呼吸也呈現出不規則的狀态。
做夢的内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一個人最真實的内心。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迫于現實的壓迫,不會坦然地吐露自己,都帶有一定的防備之心,但在夢境中卻可以将防備卸下,做最真實的自己,面對内心最真實的聲音。
如果你老是夢見一個人,這說明他被你的意識深深刻到了腦海裡,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他對你而言一定有很重要的位置。
那些平日裡愛而不得的情感,大都化成了内心深處的執念,而這種執念深伴我們的意識,在進入睡夢中時,便會出現,這其實也隐藏着我們對那個人的期待和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幻想。
通過夢的釋放,可以将人的潛意識與現實的沖突重新調節,因此,通過做夢我們可以對自己有更好的了解,找到自己念念不忘的心結。
對于夢的探讨,科學家們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所以在未來也可能有更科學的觀點來解釋我們無法言說的夢境。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1] Satterthwaite TD, et al. (2014) Impact of puberty on the evolution of cerebral per- fusion during adolesc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1:8643–864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