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的書法,在書法史上是屬于裡程碑式的存在,他和歐陽詢、顔真卿、趙孟頫并稱為“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以骨力勁健見長,與顔真卿并稱為“顔筋柳骨”,在書法史上聲名赫赫。
柳公權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學顔真卿,歐陽詢,集衆家之長,加入自己風格,在晉人書法的勁媚和顔書雍容雄渾之間,自創了獨樹一幟的“柳體”。
他擅長的書體之中,以楷書最為出彩,他筆下的楷書作品非常多,如《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馮宿碑》等等,這些都是瑰寶級書法神品。
一般在書法界的人眼中,《神策軍碑》乃是柳公權筆下最出彩的作品,可其實,柳公權的另一幅作品,不輸《神策軍碑》,這件作品就是《九疑山賦》。
《九疑山賦》原文是唐朝湖廣第一位狀元李郃創作的,此乃是一篇集寫景、述史、用典、言情于一體的優美散文,傳說舜帝駕崩之所,便是在九疑山,作者借舜帝之事,穿插着九疑山的風景以及道家神話,為我們呈現出了一篇精美絕倫的散文。
後來,《九疑山賦》被柳公權用小楷寫就,此作寫于會昌四年(844)年,柳公權66歲的時候,這幅作品的誕生正值柳公權書法大成期,筆下的每一個字都是爐火純青,此作要比《神策軍碑》晚一年現世,可無論從結構上還是點畫上,都要顯得更加嚴謹、精到。
此作通篇601字,由邵建和镌刻,刀法自然,精到細緻,柳公權的書法,大多都是由邵建和來镌刻,這一點在書法史上有目共睹,
縱觀此作,字字用筆一絲不苟,點畫撇捺,十分精到,鈎挑橫豎,遒媚勁健,清朗灑脫,法精韻雅,執使有度,轉用合宜,肥瘦得中,血肉俱美,可以說是每一筆都妙到了毫巅,在書法史上,這幅小楷堪稱極品!
學習書法入門,首選晉唐書法,而唐代的歐,顔,柳,褚,虞等書法家,都是學習書法的不二之選,就如柳公權,他自創的這套體系,仍舊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榜樣。
到現如今,距離此作誕生已經過去整整1000多年,可是這幅柳公權巅峰時期的小楷書法,仍舊是人們仰望的存在,是書法史上的一件瑰寶。
今天,我們将柳公權小楷書作品《九疑山賦》進行高清複制,完美還原作品原貌,送與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并時時研習。
——編輯十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