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倪轶容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裡,主演範冰冰為了塑造一個“土得掉渣”的村姑形象,從頭至尾素顔、穿“土布衫”、說方言;去城裡找律師辦事的時候,她還特别帶上了自己做的臘肉和食用油。
中國人對食用油的熱愛,就是這麼直接——它不但是飲食烹饪的一部分,還是人情世故的潤滑劑。如今,在國人的食用油目錄裡,除了大豆油、菜籽油這種常見品類外,舶來品橄榄油也成了不少人的心頭愛。
2017-2018年間,中國人吃掉了4.8萬噸橄榄油,而這些橄榄油,80%來自西班牙。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裡,就能看到不少西班牙橄榄油品牌“奮戰”在中國電商一線的身影。
對它們來說,中國市場絕對是一片讓人既愛且恨的熱土——一方面,橄榄油消費占比低,成長空間巨大;但另一方面,這又是一片強敵環伺,布滿荊棘的土地。
西班牙橄榄莊園
“遲到”的大牌對西班牙橄榄油大牌康寶娜(Carbonell)來說,本土和中國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
去年,康寶娜母公司、西班牙橄榄油巨頭Deoleo的CEO曾在一次行業會議上擔憂地表示,未來幾年,橄榄油的産量将持續擴大,但西班牙國内的需求卻沒有同步增長。同時,他還提到,本土市場上充斥着衆多橄榄油品牌,即使身為行業巨頭,公司面臨的競争壓力也越來越大。
但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卻是另一番光景:10年間,市場上的橄榄油銷量,增長了400%,而其潛力還在不斷釋放。
這一切,都讓康寶娜加碼中國市場,成了一件勢在必行的事。去年,品牌開始出現在盒馬等商超的貨架上;今年7月,康寶娜開出天貓旗艦店,并且剛剛經曆了第一個天貓雙11。
雖然近來動作很多,但在電商領域,康寶娜卻算一個“遲到”者。同為西班牙橄榄油品牌,貝蒂斯2013年就在天貓上開店;“老鄉”火腿品牌5J,則在2017年開出了天貓店——在向中國出口豬肉和豬肉制品方面,西班牙早就嘗到了甜頭,如今已是中國第一大豬肉出口國。等到康寶娜開店時,阿裡巴巴旗下的電商平台上,已有上百家西班牙品牌和企業。
其實,康寶娜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晚,隻是多年來,它一直以供應商的身份,服務着中國的餐廳和商超。康寶娜國際市場總監荷西(Jose Jimenez)認為,雖然這種模式也能帶來銷量,但品牌對中國市場的認知,始終“隔了一層”。在西班牙,康寶娜甚至成了“橄榄油”的代名詞,但在中國,它卻依然是個陌生的名字。這一切,都是康寶娜謀求轉型的原因。
荷西
貼身肉搏“金龍魚”們從國人食用油消費結構來看,大豆油和菜籽油依然“一騎絕塵”,占據了65.2%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橄榄油占比僅僅隻有0.1%。
因此,對康寶娜這樣的西班牙品牌來說,它既要和橄榄油同行競争,又從傳統油手中搶市場份額,貼身肉搏“金龍魚”們,幾乎成了不可避免的戰役。
荷西認為,不斷崛起的中國中産,是品牌的突破口,也是他們最應該争取的對象。相比線下商超,電商可以更好地觸達、“圈粉”這些受過良好教育、崇尚西式生活方式的人群。此外,他還提到了下沉市場——過去,品牌合作的商超、餐廳多集中在一線城市,但電商,卻能讓它們滲透到除此之外的地區。
過去,康寶娜隻能從合作夥伴那裡得到“二手信息”,但通過電商,品牌卻能直接面對中國市場。近來,康寶娜專門為中國開發了一款番茄味的橄榄油,區别于本土市場上略苦的“重口味”油,這成了品牌在中國最為暢銷的産品之一。除此之外,康寶娜還希望能通過電商,傳達更多關于橄榄油的信息——比如,荷西一直津津樂道于西班牙的人均壽命(83歲)僅次于日本,他認為,這和當地人食用橄榄油有一定關系。
不過,作為一個150歲的品牌,康寶娜在電商領域卻還是個“新人”。此前,品牌雖然也在亞馬遜上開店,但中國電商,卻是一片完全不同的江湖。以近年來流行的“内容種草”來說,如今,直播幾乎已成了中國電商界的“标配”,但對一個新入的海外品牌來說,僅僅是理解這種新玩法,就要一定時間。
橄榄莊園裡的西班牙農民
值得擔心的,還有虎視眈眈的新玩家。
2017年,意大利向中國出口的橄榄油猛增4000萬歐元,增幅高達41%;而盛産橄榄油的突尼斯,也在近來表現出了對中國市場的極大興趣。
過去,中國99%的橄榄油靠進口,但如今,中國的四川地區也種起了橄榄樹。“四川的地理位置,讓它擁有和地中海類似的氣候。當地農民預計,未來20年間,本土橄榄油将能和進口橄榄油競争。”《橄榄油時報》(Olive Oil Times)在2018年的一篇報道裡寫道。對西班牙橄榄油品牌來說,這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信号。
參考資料:
1. 《World Olive Oil Figures》
2. 《中國食用油行業競争格局分析》
3. 《China wants more olive oil and Italy is the one providing it,for now》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