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新絲路】
新絲路上的一盞盞心燈
正在被中國先進的電網技術點亮
新時代,放眼全球
中國的電網技術實現了從跟跑到領先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開啟了向世界人民貢獻能源發展的
中國技術、中國标準與中國智慧的新航程
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
作為全球最大公用事業企業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足迹已經覆蓋五大洲
中國先進的電網技術正在點亮新絲路!
本周CCTV4《走遍中國》
将為你帶來系列片
【點亮新絲路】
為您講述
十年來,國家電網人如何前赴後繼
大跨步地“走出去”
與周邊鄰邦國家守望相助
跨越半個地球為巴西建起電力高速公路
深耕非洲大地
為古老的埃及和埃塞比亞蓄力未來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共商、共建、共享
提供需求為導向的中國方案
與各國人民一起編織美麗而現代的夢想!
~精彩搶“鮮”看~
第一集《守望相助》
蒙古國國慶那達慕大會隆重召開,卻面臨停電危機,他們為什麼會跨國求助新疆的塔克什肯供電所?所長王叢新,幾十年駐守邊疆,他的手機号是鄰國牧民的熱線電話。
△王叢新10年跨國服務200次,成為“出國達人”。
△蒙古國第一次将“特殊貢獻獎”勳章頒發給中國人。
超強台風“山竹”侵襲菲律賓,中國電網專家團隊能否協助菲律賓度過難關?10年前,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成立,這是中國首次獲得境外國家級輸電網經營權,中菲兩國将共同保障菲律賓人民的用電。
△中國國家電網抗台風專家吳繼雲與菲律賓同事共同迎戰超強台風山竹。
△空調用電穩定了,馬尼拉市民阿馬德不用擔心如何度過酷夏了。
在巴基斯坦UET大學,未來的職場精英曾經最向往歐美國家,如今,卻掀起了一場去中國電力工程工作的熱潮。這個工程就是中巴兩國共同建設的默拉±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将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帶來強勁的動力。
中國與周邊國家建起10條電力能源互聯互通的大動脈。獨行快、衆行遠,這個古老的中國理念讓鄰邦國家攜手共同前進。
△國網中電裝備電網工程師馬德勝的演講在UET大學掀起求職熱潮。
△薩西瓦爾電站,巴基斯坦電力工程師通過“比武”競争去中國學習的機會。
第二集《縱橫雨林》
中國和巴西簽訂了56項合作文件,将“一帶一路”延伸到地球另一端,其中就有一個解決能源問題的中國方案——美麗山±8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 ,一條電力高速公路解決巴西2000多萬人的用電問題。
△特高壓輸電大動脈把亞馬孫的水電輸送到2500公裡外的裡約熱内盧。
△美麗的裡約渴望更多綠色清潔能源。
工程最大的難度在于穿越亞馬孫雨林—世界上面積最大、生物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面對“地球之肺”,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該如何才能把影響降到最低呢?
在工程建設前兩年,中國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就派駐了上百名動植物保護專家在工程沿線進行調查保護,移植珍惜植物,轉移受傷動物。
△為了搜尋和保護一隻樹懶,千裡電力輸電大通道暫停施工。
△美麗山工程環保工作負責人李俊峰正帶領團隊救治一隻紅腿陸龜。
巴西政府公開招标美麗山特高壓建設項目,吸引全球幾十家公司競争,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成了最後的赢家。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成功掌握并将特高壓技術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如今,中國在運在建的特高壓電力高速公路超過3萬公裡,縱橫華夏大地,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輸送着充足的綠色電能,也為世界提供着創新的能源互聯互通方案。
截至2018年底,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先後在全球7個國家成功投資和運營骨幹能源公司,工程項目建設遍布5大洲,實現了将中國的産能、裝備走出去,與各個國家在能源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巴西記者采訪中國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該公司成立不到10年就跻身巴西輸電行業第二位。
△工作和生活中不分彼此,國網巴西控股公司的中巴員工進行足球友誼賽。
第三集《蓄力非洲》
埃及和埃塞俄比亞,無論為了經濟複蘇還是解決基本民生問題,都需要技術更強、經驗更豐富的中國電網建設團隊與他們共同建設電網這個國家發展的命脈。
△著名旅遊之都開羅不堪人口重負,需要充足電力打造新首都。
△開羅古老的汗・哈利利市場,商家為停電影響生意而苦惱
埃及要建起一座新首都,卻受到缺電困擾。尼羅河上,中埃兩國電力工程師如何建起比金字塔還高的輸電鐵塔,助力埃及打造新的世界之都呢?
△中國國家電網工程師蔡永平已經在尼羅河沿岸奮戰了三年。
△中國黃河大跨越輸電線路的經驗用于尼羅河。
曾經,埃及在電力技術上是中國的老師,讓他們接受中國方案并不容易。然而,近十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早已帶動着中國電力技術趕超了世界。中埃兩國共同建設的EETC50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兩國産能合作的重要成果。這個工程橫跨尼羅河,将穩定的電能輸送到開羅。
△埃及電力部門與中國國家電網團隊共商解決方案。
△中埃兩國共同建設的電網覆蓋埃及80%人口密集區。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被稱為“東非水塔”,如何把水能變為電能,并通過堅強的電網送出去,讓人們享有現代生活是這個國家的夢想。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建成了非洲最大的變電站——霍爾塔變電站。埃塞俄比亞的複興大壩建好後,通過它把充足的水電輸送出去,可以滿足整個埃塞俄比亞的用電。
埃塞俄比亞第二大城市巴哈達爾,伊瑪諾瓦三姐妹雖然住在城市,卻仍然在用最古老的方式制作每天的食物—英吉拉。就在離她家不遠的街道,一群中國的電網工程師用了三年的時間努力改變着這一狀況。
△因為經常停電,伊瑪諾瓦三姐妹經常用柴火做飯。
△當地學生參觀霍爾塔變電站,這裡被當地政府定為愛國教育基地。
△巴哈達爾市最後一台變壓器正在安裝,6000多戶居民将從此告别天天停電的日子。
從2016年開始,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陸續給埃塞俄比亞的八座城市再造新電網。未來,他們還要繼續紮根非洲幾年。因為埃塞俄比亞有1億多人口,将近80%都在鄉村,那裡人們的生活更需要他們去改變。
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合作組織正在與非洲各國共同研究,打造國與國、洲與洲互聯互通的電網,共享彼此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随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将有更多中國智慧和清潔綠色的電力能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蓄力。
△為了勘察鄉村的用電情況,國網中電裝備的金明光和譚志傑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年了。
△埃塞俄比亞的同事們每年都會和中國員工一起過年。
■ ■■■■
看了上面的精彩介紹
你有沒有心動?
拿出本子記下播出時間
記得準時收看哦~
播出時間
系列片【點亮新絲路】
4月24日至4月26日
周三到周五 22:00
CCTV4《走遍中國》
~敬請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 請戳下文↓↓↓
■ 中國制造在歐洲港口發揮重要作用,自豪!點贊!
■ 一秒鐘看完日出和日落!“冰上絲綢之路”危機四伏也難掩美麗
■ 你知道“絲綢”英文單詞是源于漢語發音嗎?
【本期編輯:郭冉】
來源:CCTV4《走遍中國》
END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