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方言,屬于江淮官話的一個分支,學術上稱之為泰如(泰州、如臯)方言片,覆蓋人群約900萬人口。據史料記載,元末戰亂,泰州城被毀,人迹稀少,元滅明起,實現“洪武遣散”,從蘇州等地召集人群,遷徙到泰州重建泰州城,所以泰州方言和吳語方言區很接近,民間有個俗語“去蘇州”,意思就是“做夢”,表達對故土的思念。
今天,和大家讨論的是泰州方言的“官音”特征,“官音”,官話之音也,當時泰如地區的私塾被稱為“京館”,大部分是有功名的知識分子在教學,用的多是書面語言,即“官音”。
泰州南瀕長江,西接揚州,東通如臯,北臨裡下河,北和南都被整片的水域隔斷了交流和遷徙,西面是揚州,隻能向東面延伸,所以形成了特有“官音”的泰州話。
泰州方言裡保留了許多“文言文”和現代标準書面語的發音,有些較文的詞兒至今也有口語音,“言文一緻”。再加上泰州方言沒有自己的方言文化,近代興起的白話文運動,導緻白話稱為泰州方言的書面語,而書面語就是“官音”,這樣的形成過程,讓泰州方言雖沒有方言文化,但卻富有文化内涵。
泰州方言“趴趴凳”,指的是小矮凳子,而“趴趴”的意思就是快趴到地上、很矮,形象生動地把小闆凳的特征描述得淋漓盡緻。
泰州方言“百腳”,指的是蜈蚣,而“百腳”的書面意思就是一百隻腳,表示很多的意思,這就寓指蜈蚣,很有生活的一種表達,一目了然。
泰州人用“旮旯”的發音表達“角落”,“旮旯”就是一個純粹的書面詞,是“官音”。
比如泰州方言說“談謊”,就是“撒謊”,這個“談”在文言文裡就是“說”的意思,也是一個書面語,一個“官音”。
泰州人稱“包子”為“饅頭”,泰州方言的“饅頭”泛指一切包子,俗語“不蒸饅頭,争口氣”,這裡南方發音的“饅頭”就是包子的意思。
泰州人稱“癞蛤蟆”為“癞寶”,這麼醜的動物,方言怎麼會叫“癞寶”呢?癞蛤蟆雖然長相醜陋,但傳說中卻貴為“金蟾”,金蟾嘴銜元寶和銅錢,是财富的象征,民間很多人把金蟾當寶貝供奉着,泰州方言“癞寶”就是“癞蛤蟆”的一種美稱。
泰州方言”落雨“就是”下雨“的意思,”落“是指物體從高空往下掉,也是一種書面”官音“的說法,”落雨“更有文化和意境。
泰州方言”衣裳“就是”衣服“的意思,看到”衣裳“這個詞,特别能感受到泰州方言的”文雅“,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官音”的書面詞彙,在泰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叫“衣裳”,很有文藝範兒。
最後,和大家說一個無厘頭的泰州方言,都知道泰州人常挂嘴邊的那句“麼得命”,這其實就是一句語氣詞,就像古文的開篇”嗚呼“、”哀哉“,這句話随着語境的不同,意思也跟着變化,有驚訝、有難過、有高興等等,都是情緒的表達。
遇到國際友人來泰州,我和他們解釋泰州方言“麼得命”,如何表達呢?我介紹說“麼得命”相當于英文裡的“OH,MY GOD!” 國際友人恍然大悟,忙不叠地大笑,頻繁點頭,嘴裡還重複着“麼得命”、“麼得命”!
這就是既有生活,又有“官音”文化的泰州方言,很有魅力吧!
以上為本人觀念,歡迎大家關注留言、探讨!(圖片為資料圖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