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6 20:13:17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1

《陳涉世家》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漢中央政府做太史令,司馬談打算編寫一部通史,願望沒有實現就死去了。臨死的時侯,囑咐司馬遷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課文選自《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為司馬遷所著,原名《太史公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三千年的曆史,其人物傳記開創了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史記》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豐碑,給後人以無盡的啟示和深遠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本課節選自《史記·陳涉世家》的前一部分。陳涉,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世家》是寫陳涉的一部傳記,比較完整地叙述了陳涉起義的全部過程。本課所選内容,叙述了陳涉、吳廣領導大澤鄉起義的原因、經過和浩大的聲勢,表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贊頌了陳勝、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曆史功績。


課文詳解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2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3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4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5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6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7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8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9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10

實詞總結

  • ①作,當。“若為傭耕。”

  • ②擔任。“為屯長。”

  • ③是。“号為張楚。”

  • ④向。“為天下唱。”

  • ⑤制,建造。“為壇而盟。”

  • ①(háng)行列。“皆次當行。”

  • ②做,進行。“乃行蔔。”

  • ③行進,行軍。“行收兵。”

  • ①編列。“皆次當行。”

  • ②停留,駐紮。“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 ①值,承擔。“皆次當行。”

  • ②應該。“不當立。”

  • ③在,正當。“當此時。”

  • ①起事,發動。“舉大計”。

  • ②立。“死即舉大名耳。”

虛詞總結

  • ①往。“辍耕之壟上。”

  • ②助詞。“怅恨久之。”

  • ③的。“鴻鹄之志。”

  • ④代詞。“二世殺之。”(代人)“然足下蔔之鬼乎!”(代事)“皆下之。”(代地方)

  • ①因為。“扶蘇以數谏故。”

  • ②認為。“或以為死。”

  • ③把。“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 ④用。“以激怒其衆。”

  • ⑤表界限。“徇蕲以東。”

  • ⑥已經。“固以怪之矣。”

  • ①于是,就。“陳勝吳廣乃謀曰。”

  • ②是。“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 ①本來。“固以怪之矣。”

  • ②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①表前後兩部分是轉折關系。“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②表前後是承接關系。“奪而殺尉。”

  • ③表前後是方式與目的關系。“為壇而盟。”

  • ④表承接。“收而攻蕲”。

古今異義詞

【等死】

古義:一樣,同樣。

今義: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語】

古義:處處,到處。

今義:常常,經常。

【楚人憐之】

古義:愛憐,愛戴。

今義:憐惜,憐憫。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義:十分之六七,表分數的約數。

今義:十六或十七,表整數的約數。

【今亡亦死】

古義:逃跑,逃走。

今義:死亡。

【會計】

古義:聚會商議。

今義:管理财務的人員。

【篝火】

古義:指用竹籠罩的火,鬼火。

今義:泛指在空曠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燒的火堆。


課文總結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11

課後作業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12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13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14

中考必考文言文六大忌(中考文言文陳涉世家詳解)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