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又認真地把老電影《鄰居》看了一遍。發現裡面的演員真是個個都演得非常好。盡管他們相對于那些一線明星來說,都不算特别出名。但他們力求還原生活的真實和樸素,卻是那麼平易近人。其中當那個名叫袁牧女的年輕女演員出現在銀幕上時,不禁喚起了我諸多回憶。
袁牧女這個名字,對于現在年輕的觀衆來說,自然是相當陌生的。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影迷的心裡,她也是一顆璀璨的明星。盡管她并沒演過太多電影,而且幾乎沒演過第一女主角,但她那端莊美麗的容貌,樸實大方的氣質,卻同樣給更多影迷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說起來,這自然要感謝那個好時代,無論是電影從業者,還是電影觀衆,距離都很近。但凡有年輕演員表現出色,大家基本上都會在第一時間将她(或他)給記住。
比如袁牧女,也是一樣。
首先我們記住她,是因為她的名字很特别,很浪漫,富有詩意,很有田園牧歌的感覺。
其次作為北京電影學院78明星班的學生,她經常會和同班同學周裡京、沈丹萍、張鐵林、劉冬、劉佳等人一起登上各類電影雜志,由此我們對她,也有了更多了解。那時候,也是各類電影雜志最好的時候啊。
然後我們就在《端盤子的姑娘》、《鄰居》等電影中看到她的表演,非常生活化,一點也不做作,就好像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某個人一樣,給人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大家發現沒有,一旦某個人給你一種親切感,你對她的好感就會陡增。
袁牧女就是這種類型的一種演員。她長得美麗,也大氣,但卻并不像她的同班同學方舒、沈丹萍、劉冬、劉佳等人那樣給人一種驚豔的感覺,而是像水一樣隽永,緩緩地流淌,以無聲無息的方式,就進入到了觀衆内心。
袁牧女看上去是那樣的淳樸低調,很多時候更像一片綠葉,陪襯着方舒、沈丹萍等這些“紅花”。但實際上她是真正的出身名門,出身于電影世家。她的父親,就是創作出《馬路天使》和主演過《桃李劫》的電影大師袁牧之。提到袁牧之的名字,對于老一代影迷來說,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呢?
1957年,袁牧女出生于浙江甯波,那是她父親的家鄉。她的母親,是我國昆劇界“世”字輩的大師姐朱世藕。父母都是演藝名人,從小耳濡目染,這對袁牧女日後走上藝術之路,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恢複高考,原本很喜歡文學的袁牧女參加了表演系的考試,憑借良好的外形,和落落大方的表現,以及超強的信念感,而順利成為78明星班中的一員。
他們班上的許多同學,早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就已被電影廠選中去拍電影了,許多沒被選上的同學還很着急,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是形象和能力有問題?而袁牧女卻一點也不着急。她的表現始終是沉穩而笃定的。而這種笃定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來自于她的自信。她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早一點晚一點,那也隻是時間問題。
1981年,在他們讀大三的時候,他們的表演老師馬精武、劉詩兵、李苒苒等聯合創作了一個電影劇本,名叫《端盤子的姑娘》,目的就是讓78班的更多學生有實踐的機會。他們根據學生們的形象和氣質,分别選擇了郭靖扮演小凡子,楊曉丹扮演張志,另外汪粵、劉佳等同學也都被分配到了角色。而劇中有一個品學兼優的姑娘,名叫佟英,戲份很多,屬于女二号,由誰來扮演呢?老師們一緻想到了袁牧女。
這個角色,幾乎就是為袁牧女度身打造的,因為生活中的袁牧女也是這樣一個樸實而内秀的姑娘,初見也許不顯眼,但相處久了,才會被她她身上的魅力所打動。《端盤子的姑娘》上映後,許多觀衆都記住郭靖、楊曉丹,也記住了袁牧女那潤物細無聲式的表演。
随後,袁牧女又出現在了電影《年輕的朋友》中,為周裡京、方舒、張鐵林等同學跑了一次龍套。
而她更成功的表演,我覺得就是在《鄰居》中,她扮演男主角劉力行的女兒劉小京,戲份不算多,但表演卻很到位,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幾乎總是恰到好處,體現了一個專業演員的專業素質。而在片中,她那樸實大方的造型,也是當時的觀衆所喜聞樂見的,一看就是個善解人意的好姑娘。
我想,也許正因此吧,更多觀衆都覺得,袁牧女非常适合思想覺悟高,又能起到榜樣作用的先進女青年形象。比如當時很火爆的《赤橙黃綠青藍紫》這部作品,我就覺得袁牧女非常适合扮演其中的女主角解淨, 但導演卻選擇了她的同班同學方舒來出演。
我想,打那個時候起,袁牧女就已經産生了想要改行的打算吧?
盡管她出自明星班,但她卻并不想當明星。
因為在骨子裡,她并不是一個特别喜歡抛頭露面的人。所以她後來放棄了很多出鏡機會。盡管她很漂亮,銀幕形象也很有辨識度,但她卻覺得做演員并不十分适合她。而在幕後精心打磨一部作品,似乎是她更合她的心意。
所以,在和沈丹萍、周裡京、張鐵林、崔新琴等同學老師主演過《夜上海》這部電影之後,她就很少再出現在銀幕上了。她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電影電視的制作環節。并且,因為母親朱世藕是昆劇名家的緣故,她對中國戲曲有着濃厚的感情和興趣,所以1987年,她所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就是根據昆劇名作改編的《南唐遺事》,顯示了自己不俗功底。
緊接着她便一發不可收拾,又執導了《長流不息》、《風鈴小語》、《紅剪花》、《大地之子》、《苦菜花》、《李清照》等劇,大多都是戲曲片,而且幾乎每部都能獲獎,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當她的老同學周裡京、方舒、張鐵林、沈丹萍等忙着在鏡頭前綻放異彩的時候,袁牧女卻甘心躲在幕後,從事着自己喜歡的工作,并樂在其中。
袁牧女雖然看上去文文靜靜的,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但她工作起來卻十分投入忘我,并且還獲得了“女漢子”的稱号。記得她在福建泉州拍攝《閩南名流世家》期間,她的腿不小心摔斷了,還打上了石膏。醫生叮囑她“傷筋動骨一百天”,不能走動,要多休息。可是她哪裡聽得進?硬是坐着輪椅,拄着拐杖沒日沒夜地把戲給拍完了。
後來她說,白天工作的時候都忘記這個事情了,但一到晚上就疼得要命。可就算這樣,她也沒有耽誤一天時間,以至于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她天生跛腳呢。
我想也正是因為太過敬業的緣故,所以袁牧女拍起戲來很拼命,加班熬夜是常事。可是這樣一來,就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啊。
2014年2月22日,她的很多老同學都在忙着拍戲,沈丹萍在趕拍《誰是兒子》、張鐵林在拍《刀影》、劉佳在拍《媳婦的美好宣言》……可是他們的老同學袁牧女卻因患心源性心髒病而突然去世,享年57歲。
聽到這個消息,她的那些老同學都驚呆了。畢竟,她還那麼年輕啊。在她的告别儀式上,昔日老同學張鐵林、劉冬、陳國星、汪粵等,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前來為她送行。大家無不為她的英年早逝,而感到痛惜。
袁牧女留在電視上的最後形象,應該是《國家審計》中的養老院院長,其和藹的面龐,是那樣令人難忘。
對于更多觀衆來說,袁牧女不僅形象好,而且身材高挑,是個做演員的好材料,可是她後來不再演戲真是可惜啊。而更令人惋惜的,是她那麼年輕,就早早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不由也再次給我們發出警醒,雖說敬業是好事,但在追求事業發展的道路上,一切還是應該适可而止,更不應該付出透支健康的代價,不然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過勞死”的現象,而這顯然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啊。
卻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袁牧女這位演員和導演呢?是否對她主演和執導的作品記憶猶新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影迷劇迷朋友進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點贊和分享,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團隊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歡迎閱讀:老照片:北京電影學院78級明星班,周裡京、張鐵林和他們的老同學
容貌清純聲音好 60年代走紅卻一生多磨難 與丈夫恩愛51年 今78歲
18歲就成名 曾比蔡國慶許亞軍還紅 如今做導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器宇軒昂的香港巨星 齊名謝賢卻甘守清貧 銀幕演活屈原 84歲去世
天才演員 出身名門 中國的秀蘭·鄧波兒 卻因婚姻不幸 37歲便去世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公衆号:老電影的那些事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會有彩蛋和驚喜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