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UJ大叔
作者 | UJ大叔
編輯 | UJ大叔
相比曾經的 “ 知乎 ” ,現在的 “ 知乎 ” 我隻能想到四個字來形容:世風日下。
相信早期有使用過知乎的朋友都知道,那可真是一塊 “ 寶地 ” 。本身就是以為問答形式推行的平台,知無不問,問無不答,隻要有人問的,就有人能非常專業的回答你的問題。問者與答者一幅和諧景象。
知乎
那時候大小搜索引擎的泛濫,質量參差不齊。使得對于篩選用戶十分用心、嚴謹的知乎,一擺在台面就是大赢家,而且處于鄙視鍊的頂端。
而現在隻想着流量盈利,随着門檻的放低,用戶是增加了但是質量沒有了,已經變成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被網友調侃成 “ 逼乎 ” 、 “ 編乎 ” 。
凡爾賽文學
1、 “ 人均985,年薪超百萬 ”
2、 “ 人在美國,剛下飛機 ”
這兩個是知乎非常典型的話題。個個問答都充滿着炫富的影子,這就是知乎為什麼成 “ 逼乎 ” 的原因。
更有人調侃到:知乎上多了,就能在有錢人面前不卑不亢。
如果真按如此,那基本全國的精英就都在知乎上了,現實可想而知,隻不過是躲在電腦、手機背後的一場自嗨、一場自我安慰而已,這也是在知乎大環境影響下導緻的。
現實很打臉,據CNNIC2020年3月數據顯示:中國網民收入在8000元以上才13.3%。剩餘86.7%的人不足8000元。哪裡來的那麼多985?哪裡來的那麼多年薪超百萬?
如果你近期還有使用知乎,就可以深刻感受到一股 “ 戾氣 ” 。杠精橫生,怼天怼地怼空氣。好像也沒有什麼順理成章的理由,就是喜歡怼。
杠精0.1
隻要任何文字、視頻的理念不符合他人生觀、價值觀或者感覺 “ 冒犯 ” 到他,就是一頓問候。這種情況下對立面是同樣的網民還好,如果是創作者,他一條評論,作者稍作反應 “ 鍵盤俠 ” 反手就是一個舉報,而且是把你所以的内容都舉報。
杠精0.2
而且知乎官方最令人不解的地方就在這裡!隻要有人舉報,不做任何解釋、不做任何回應直接把你的文章或者回答直接永久删除,沒有通知、沒有記錄,随後再給你來個禁言1天。
杠精0.3
想申訴都沒地方,想跟官方交流,隻剩機器回複,氣得人想注銷賬号。但是問題又來了,你注銷都注銷不了。别問,問了就是沒有,就是這麼任性。
知乎真的是把 “ 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 發揮到極緻。
“ 編劇 ” 純屬自導自嗨、自編自演。知乎上面最廣泛的問題形式: “ XXXX是種什麼體驗 ” 。
本質在于,問題提出後要得到答案或者是經驗。而這些人答非所問,10答案有9個無關緊要。
羊駝0.1:圖片隻是截取文頭,後續還有無數字
比如: “ 男人/女人身高一米八是種什麼體驗? ”
回複答案1:強勢答一波(附上個人照片)身材有點不好,這腿有點粗别見怪。
回複答案2:女人長這麼高,好吓人(附上個人照片)!
回複答案3:男人沒有180就是矮子吧(附上個人照片)。
這......我心裡萬頭羊駝奔騰而過,這是要選妃?
羊駝0.2:圖片隻是截取文頭,後續還有無數字
再比如: “ 存款過千萬是種什麼體驗? ”
回複:曾經在一個夏夜,大明湖畔的月光撒在我的臉上,遇見了一個女孩(後續自行聯想)......
這......兄弟你是講一個 “ 落難王子遇見一生所愛 ” 的故事嗎?洋洋灑灑可以寫上萬字。
問題很明顯了,問答本身的質量出現了嚴重問題,得不到想要知道的答案。
我們是想知道XXXX到底是種什麼體驗?你自顧自的編的很嗨。 “ 編乎 ” 的名号也是這麼來的。還有更多數不勝數的例子,這裡就不講了,有點浪費感情,喜歡編就繼續吧,反正就是強勢答一波。
随着用戶的增加,自然就有人盯上了這些 “ 韭菜們 ”,傳播焦慮是統一手段。
什麼男人年薪沒有100萬,算什麼男人?
什麼女人5萬的包都買不起,算什麼女人?
然後進行洗腦操作,實行割韭菜 : “ 跟我學、跟我幹,包學包會包賺錢,教你如何成功,月入10萬實現财富自由 。” 一些不理智的人就是這麼遭殃的,官方也不作為,沒有抑制措辭。
知乎也在實現自己的 “ 賺錢大計 ” 。最惡心的就是廣告植入,這廣告還不是形式的普通廣告,而是 “ 僞裝 ” 成問答标題的廣告。
廣告植入
比如問答标題是: “ UJ大叔今天與迪麗熱巴成婚,他們是怎麼認識的? ”
點擊進去:老鼠藥、蟑螂藥、螞蟻藥,背景放首《今天是個好日子》
你崩潰嗎?光明正大一點不好嗎?
用戶體驗感非常差,連看不看廣告的選擇權利都沒有了?
1、不管你,不管他,不管你們
好像矛盾都是用戶之間的事情,知乎的解決辦法就是删帖、禁言,誰先舉報誰赢。忍法 - 真 - 大公無私。
2、營銷号、抖機号不管
這些賬号亂七八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即使知乎是打着 “ 随心創作、自由表達 ” 的宗旨。但是身為平台,在坐擁這麼大量用戶的情況下,不作為。而且很雙标 “ 随心創作、自由表達 ” ,删帖、禁言不是有點矛盾嗎?
3、原創竊取,偷文偷稿不管
知乎曾經絕對是少有優質問答平台之一,但是在保護原創上也是最差之一。自己平台的優質的文章、視頻、問答被他人竊取,無任何有效措施。也導緻近年來大量的優質創作者跳槽,人才流失嚴重。
“ 劣币驅逐良币 ” 現象已經出現。知乎者也,知乎, “ 知 ” 好像沒有了,隻剩 “ 乎 ” 也好像沒人 “ 在乎 ” ,在正确分享知識這條路上漸行漸遠。
問答不問答,拿來 “ 炫富 ”
問答不問答,拿來 “ 怼人 ”
問答不問答,拿來 “ 自嗨 ”
問答不問答,拿來 “ 收割 ”
俗話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已經不是一粒了,是一噸。
但是我相信知乎還是有好内容,好作者。不要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最後總結一句話: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在知乎,認真你就輸了。
文章僅代表個人看法,你對 “ 知乎 ” 怎麼看?歡迎評論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