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貴州最有名的鐵鍋

貴州最有名的鐵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38:07

澎湃問吧

鐵鍋是農耕文明的成果,是實現定居火食的重要器具。“民以食為天,食以鍋為先”便形容了鐵鍋這一耐用消費品的非凡作用和意義。

明清時期,佛山生産的廣鍋,曾作為明朝國家禮品而蜚聲海外,也曾作為清宮禦用祭器而深為朝廷鐘愛;佛山生産的鐵器、白鉛和廣鍛,曾是各國商船争購的硬通貨。

一口鐵鍋如何暢銷海内外?為何說佛山因鐵而生因鐵而興?本期問吧邀請中國社會經濟史學者羅一星,一起聊聊鐵鍋鍛造千年的故事。

貴州最有名的鐵鍋(佛山因鐵而興因鐵而生)1

佛山鐵鍋因何獨特

@好學的小青蛙:鐵器那麼多,為何鍋最為獨特?

羅一星:鐵鍋是農耕文明的成果,是實現定居火食的重要器具,是牽涉到千家萬戶的家庭必備品。在古代,鐵鍋這一耐用消費品在提升生活素質與社會穩定具有非凡的作用和意義。尤其對缺鐵的國家和民族來說,鐵鍋的供應關乎到人民的健康生活和社會安全。明清兩代,國内市場上有廣鍋、淮鍋、潞鍋和無錫鍋等品牌銷流,而在所有品牌中,廣鍋最具特色。

作為鄭和下西洋饋贈的重要禮品,奠定了廣鍋在南海諸國王室及首領群體中的明朝的品牌地位。廣鍋與江南絲布這兩大官物,同樣是代表明朝官府最高制作水準的商品。明代時大多數周邊經濟體和南海諸國都不具備鐵鍋鑄造生産條件,而品質最好的廣鍋自然成為周邊經濟體争市的對象。明朝擁有了廣鍋,就擁有了邊關話語權。廣鍋也因此成為明代朝貢體系的重要支撐。隆慶萬曆年間,東北農業生産迅速發展,西北民族間的和平友好也成為主流。史稱“東自海冶,西盡甘州,延袤五千裡無烽火警”。

廣鍋的價值還在于在社會生活與文化層面。作為明代最好的商品之一,廣鍋的充分供應,能提升各民族的社會文明和家庭生活的水準。有了廣鍋,遑論煎炒烹炸,就是米粟“和肉煮糜”,都帶來了無窮的飲食樂趣和健康生活;有了廣鍋,還完善了清朝宮廷烹豬蒸糕的祭天祭祖文化。廣鍋的出現和銷流,總是伴随着和平與互市。因此,廣鍋是消弭掠奪和戰争的有效工具,是和平生活和文明進步的物質媒介。

貴州最有名的鐵鍋(佛山因鐵而興因鐵而生)2

@BOBOUP:憑借《舌尖上的中國3》爆紅的章丘鐵鍋,和佛山鐵鍋有什麼區别?

羅一星:佛山鐵鍋是鑄造出來的,一次成型;章丘鐵鍋是鍛造出來的,千錘百煉。

鑄造是實行規模化生産的重要手段,且鑄造技術并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具有。鍛造技術與人的熟練程度密切相關,鍛造鐵鍋個性化強、人工成本高,可以出精品,但難以滿足大規模輸出國内外市場的需求。中國古代的鑄造技術在世界金屬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佛山鑄冶業傳承了先秦的青銅鑄造技術,把産品運用到民生用品,取得了非凡成就。佛山鑄造的成本低、重複性高,可以大規模量産,清代前期佛山從事冶鑄業的工人有二、三萬人。佛山鑄造的鍋體大、圓度和深度俱佳,适合各大寺廟作為千僧鍋。當時清宮祭祀用的四尺、五尺大鍋,也隻有佛山能夠鑄造。

衡量一個國家鐵器生産能力的标準是看它的鑄造業,而不是看它的鍛造業。這是就古代冶鐵生産技術而言,而到了近現代,随着大型沖壓設備的出現,鐵鍋已經不再通過鑄造技術批量生産,大量的鐵鍋也可以用鍛造來生産。今天,作為炊具的廣鍋已為電炒鍋、電飯鍋所取代,但佛山民間制造的基因仍然留存。

@午夜南瓜會變馬車:為什麼日本可以打造出精美的刀具,但卻要從中國進口造鍋的技術?

羅一星:這還是鑄造和鍛造的區别。明朝時日本刀具已有成熟的鍛造技術,千錘百煉可出精品,此所謂“打鐵”。同時期佛山鐵鍋有成熟的鑄造技術,一次澆注成型,個個精美,并且大量标準化生産,此所謂“鑄鐵”。當時東亞諸國,唯中國和朝鮮有成熟的鑄鐵技術。鐵鍋鑄造在日本雖有,但難以鑄造大鍋。大鍋十分難得,每一鍋價銀一兩。海外諸國包括日本對中國大鐵鍋十分青睐,如琉球“其國不貴纨绮,惟貴磁器、鐵釜。”因此明朝賞赍諸國禮物多用大鐵鍋。弘治年間制定的《給賜番夷通例》有17種給賜品,其中就有三尺闊面鐵鍋,若有四尺、五尺的大鐵鍋給賜,更受諸國首領歡迎。廣鍋也是在明代進入世界市場,正如費正清所指出,明代“廣州的鐵鍋出口遍及中國、海外和中亞。”

@夏萌貓:“南海一号”裡撈出來的,是否為佛山鐵鍋?

羅一星:“南海一号”是1987年在廣東下川島附近海域遇難的南宋沉船,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此後水下考古試探發現船上載有文物6萬至8萬件,且有不少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

根據“南海I号”水下考古調查報告,船上鐵器長期浸泡于海水環境,被腐蝕氧化後與海泥貝殼和船上陶瓷器膠狀形成體形怪異笨重的凝結體,凝結物塊大小共129塊。從凝結物顯露出的内部器物形制看,主要為鐵鍋、鐵釘等。鐵鍋依鍋體口徑疊套,外形呈圓柱摞狀,鐵釘為圓首鏟形船釘,鐵釘尖部對交,數十枚以竹篾成捆,自然剝離後清晰顯露其為成摞的鐵鍋和捆紮的鐵釘。

目前廣東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正在對南海一号出水的鐵鍋進行清理,近日已經成功剝離出完整的鐵鍋。至于南海一号載運的鐵鍋是否佛山鑄造,尚待考古研究的新發現。這批鐵器是在沿途港口上貨,也就是在該船出海前最後停靠的港口裝載船貨,并将在航行不遠的前方港口卸銷。而從海路行程來看,該船據說從福建起航,但最後停靠過廣州港的可能性極大。該船的前方海港最近的是今天越南的會安等沿海港口。

貴州最有名的鐵鍋(佛山因鐵而興因鐵而生)3

冶鐵、礦業與鐵鍋有何聯系

@SwingToys:冶鐵業為什麼在古代會被視為寶貴财富?

羅一星:這其中包括了冶鐵産品和鐵匠,也包括鐵都的曆史地位。在古代中國,擁有冶鐵業和制鐵技術是國家力量的表征。自秦始皇以鐵戈征服六國諸侯,統一天下始,兩千多年來曆代皇朝都牢牢把握着鑄鐵權。鐵匠在國家作坊工作,屬于國家體制内管理的工作人員。生産出來的鐵礦石和鐵器統收歸國家收購,民間不得分一杯羹。而到了明代,朝廷放松了冶鐵管治,佛山民營冶鐵業得以發展。當時東亞諸國和南海諸國是缺鐵國家,這些國家的鐵器、白鉛和絲綢棉布依賴于從中國進口。海外諸國和明清朝廷對佛山鐵器的青睐,使佛山民營冶鐵産業的不斷發展,産生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工匠,成為支持佛山鐵器走向世界的支撐力量。

@漠子苒:為什麼說佛山因鐵而生因鐵而興?因為冶鐵業和礦業發達?

羅一星:冶鐵業的存在發展必然與鐵礦開采業相聯系。佛山附近雖無鐵礦開采,但明清時期廣東的羅定、東安地區有豐富而優質的鐵礦石,并有大規模的煉鐵大爐,生産出馳名的“廣鐵”。《兩廣鹽法志》記載“蓋天下之鐵莫良于廣東,而廣鐵之精莫過于羅定。”廣鐵的大量提供是鐵器制造業發展的基礎,這是其一。

其二,佛山聚集了大量優秀的鑄鐵工匠。佛山鎮民傳承了自三代而來的冶鐵技術和創意智慧,七百餘年的紅爐風物,鑄造出成千上萬流傳海内外的廣鍋、廣鐘、廣炮、廣針和廣扣。并以冶鐵業為主幹,發展出170種以上的制造行業和服務行業,使佛山巋然成為天下四大鎮之首。更為重要的是佛山爐戶獲得了長期鑄鐵權,明清兩代官府規定兩廣鐵版統運于佛山一埠鑄造。

在佛山享有官準專利的五百年間,廣鍋作為國家禮品和重要商品,參與鄭和下西洋貿易大流通并分享國家紅利;佛山市舶曾在澳門貿易時期,成為清前期出口貿易的重要橋梁。

責任編輯:趙欣妤

校對:劉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