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韋應物最高境界的詩

韋應物最高境界的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19:32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迹?

作者簡介

韋應物,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隐逸生活著稱。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公元783年或公元784年秋日。安史之亂後,玄宗奔蜀,韋應物立志讀書,進士及第,官至洛陽丞,後被迫辭職後又任滁州刺史。此詩創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韋應物最高境界的詩(韋應物的一首恬淡疏遠之作)1

詩詞賞析

此詩描寫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天氣寒冷,詩人獨坐郡齋,百無聊賴懷念起了山中的一位道士,想起道士的清苦生活,想攜酒去看望老友,暢聊一翻,但他的蹤迹卻又無從可尋,從而表達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

首句“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一個“冷”點明了天氣寒冷,詩人獨自一人,内心空虛,此時往往需要感情上的寄托,人常常會回憶往事或人,于是引出了作者後面一系列的感想。所以,後一句詩人就點明了憶起了自己的道士朋友(山中客)。

韋應物最高境界的詩(韋應物的一首恬淡疏遠之作)2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承接上文,詩人這時候想象山中的道士此時正在澗底打柴,回來後煮些清苦的飯菜(煮白石)。白石出自葛洪的《神仙傳》說有一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時任故号曰白石先生。”用來比喻道士的清苦生活。這句是為了引出下一句作鋪墊的。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詩人感歎到道士在山中的艱苦修煉,詩人想送一瓢酒去,讓他在風雨夜裡得到些安慰,暖暖身子,然後天南地北的暢談一翻。那作者的願望能否達成呢?末句“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迹”意思是說,道士們終無定所,隻有滿山的秋葉,什麼地方能找到你的蹤迹呢?不言而喻,作者的願望落空了。這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韋應物的另一首詩《簡盧陟》中的“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意思是說,我隻有這一瓢酒,希望可以用來慰藉奔波的生活。表達的感情類似。

韋應物最高境界的詩(韋應物的一首恬淡疏遠之作)3

全詩恬淡清雅 ,卻能讀者感受到詩人感情上的變化。開頭,是自己身上的冷聯想到山中道士的清苦生活;因此,詩人想送酒去安慰他,但又無迹可尋;最後詩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無從排遣,有一股淡淡的惆怅之情。

這首詩,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象,但是背後表達的是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簡潔,平淡無奇,感情真摯,值得反複誦讀。

作者心得

新春佳節,你是否會想起遠方的家人或朋友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