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又是一年高考季,經曆了兩天的緊張考試,今年的高考終于落下了帷幕,無論考試題目是否容易,考生們考的成績如何,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在高考的過程中,努力的不僅僅是考生們,在外面的家長也使出了渾身解數,為孩子的考試做好後盾工作。其中為了給孩子高考讨個好彩頭,很多女性家長都會穿上旗袍,寓意孩子們在考試中能“旗開得勝”。
高考對于全家人來說都是大事,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在外面陪考,陪考的家長很多都是爸爸媽媽,但也有的是哥哥姐姐。
在衆多的陪考家長中,張女士是相對特殊的那一個。自己的妹妹是今年衆多高考生之一,但因為父母的缺席,作為姐姐的張女士很自然地承擔起了陪妹妹考試的責任。
在妹妹高考這一天,張女士穿上精緻的旗袍,還特意将發型梳成了母親最喜歡的樣子,模仿着母親的打扮,送妹妹去考場。
姐姐模仿母親打扮送妹妹高考,背後原因令人感動雖然是姐姐,但張女士今年其實才27歲,在很多家庭中,這樣的年紀可能還是個孩子。不過因為家庭情況的特殊性,張女士早早就承擔起了家長的身份。
原來,張女士的母親在早年因病去世了,母親生前的願望就是在妹妹高考的時候,要穿着最漂亮的旗袍去陪考,但最後卻沒有如願。而作為姐姐,張女士便決定要幫助母親完成這個“遺願”。
于是,在高考這天,張女士梳着母親生前最喜歡的發型,穿着漂亮的旗袍,就如同母親一樣,陪在妹妹身邊。希望妹妹能感受到:即使母親不在,但自己還有姐姐,也會被照顧得很好。
看到這樣的一幕,不得不感歎“姐妹情深”。都說“長姐如母”,生活中,姐姐似乎就是一種很友好的存在,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中,很多人都表示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姐姐。
相比較哥哥,姐姐往往更加懂事成熟,對于下面的弟弟妹妹也會照顧有加,似乎每個姐姐,都會把自己所有的愛和精力都給了弟弟妹妹。
尤其是在父母過世後,姐姐還會想盡辦法帶大弟弟妹妹,一個人兼職兩種身份,既當姐又當媽。
姐姐對于弟弟妹妹來說,既有和弟弟妹妹相同的話題,又是同輩人;同時又有年齡稍長的優勢,在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曆上更加豐富一些。
所以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姐姐可以作為長輩,來代勞母親的一部分指責,不僅是生活方面的照顧,還有性格上的教育。
單憑這份對弟弟的養育之情,就足以被稱贊為“長姐如母”,更多時候,這樣的稱呼其實代表的是一種分量,也是作為家裡長女的一種責任。
姐姐想要承擔起媽媽的責任,也要分情況、有前提“長姐如母”是中國傳統文化裡自來就有的說法,其實本意是為了培養家裡老大的責任感。不過在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卻被曲解成了對姐姐的“壓榨”。
所以姐姐對待弟弟妹妹的态度好與壞,也是分不同的情況,看是否滿足條件。
姐姐是否有能力
當父母不在世後,姐姐是否願意撫養并照顧弟弟妹妹,承擔起“母親”的角色,其實也是要分情況的。
一般來說,像那些有能力的兄弟姐妹,撫養自然是美事一樁,但也需要夫妻一心,任勞任怨,畢竟姐姐在滿足下面弟弟妹妹基本的生活需求時,也要承擔起以後的教養成才,甚至還包括以後的娶妻婚嫁,這些都不是容易的。
所以說,姐姐想要承擔起“母親”的這個角色,也要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适當的照顧可以,但不能成為“扶弟魔”。
父母并無偏心
姐姐是否會甘願照顧弟弟妹妹,也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父母之前對于兩個孩子,是否都愛得如珠如寶,沒有偏愛之心,隻有那些從小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礎的家庭,姐姐才會真心對待弟弟妹妹,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
團子媽想說:
雖然姐姐永遠都代替不了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角色,但對于那些母親缺席的家庭來說,成長路上有姐姐的關愛,是一生難得的幸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