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自建房的傳統。農村自建房的好處特别多,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規範地建設自己的房屋。自建房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讓房屋更加舒适與實用。通過成本計算,自建房開銷遠小于商品房,随着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家的衆多政策開始不斷扶持鄉村,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村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了。很多城市生活的農民更加希望可以回村自建房。
可是,農村自建房會被許多建築問題所迷惑。比如工程的材料選擇,房屋的格局,房屋大門,窗戶的留法。甚至一些農村人在建房時牆體的寬度都拿捏不準。在去年網絡中也因類似的話題吵論不休。有的農民認為24牆省地方,省人工與原材料,37牆是種浪費,有的農民則認為,24牆不适應,37牆比較好。那農村建房牆體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這個也不難辦,在農村有種習慣叫随大衆,跟着大衆人群的做法準沒錯。入鄉随俗也就是這個道理。37牆和24牆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
農村砌牆通常情況都會用紅磚,通常情況,寬小于十二公分,長為二四公分,一層兩塊平放着的磚加灰縫,牆體為24公分,一層為豎磚,牆體的寬度為24公分所以叫24牆。與24牆道理類似,牆體一平磚後豎磚,牆體寬度為37公分,所以叫37牆。
在農村建房,牆體的厚度必須考慮到地基的承受力。牆體寬,自重量大,年久後或會出現地基承受能力差造成房屋磚體的下沉,從而一些房屋會出現牆體裂縫等。在我國的南方很多農村都會選擇24牆。而我國長江以北都會選擇37牆,東北地方的牆體會更厚,房子的柱頭都會稍低一些。
在農村,有一類人認為,現在的房子都是磚混。也就是說圈梁與壁柱保證了房屋的質量。紅磚也沒啥重要的,磚頭也就起隔斷的作用。還有一類人認為,24實心牆沒問題。過去土做的房子都可以過百年,現在用37牆是一種浪費。
其實吧,37牆雖然比較占宅基地地皮,可牆體加厚,能防寒,保暖,隔熱,隔音,降溫等作用。牆體的厚度也需綜合考慮到當地的氣候環境,地質基礎質量,個人的需求與家庭開銷的承受能力,房屋的格局與綜合利用條件等多方面考慮。
農村自建房關懷到房屋的長久性,後期的維護等,馬虎不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