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學旅行中探尋詩和遠方?“旅”中“學”——觀照審美素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在研學旅行中探尋詩和遠方?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旅”中“學”——觀照審美素養
美育重在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我國“五育”并舉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我們會認為美育是實現道德教育的手段,但實際上美育顯然超越了德育功能,它以感性的形象體系為媒介,兼顧生命個體的情感需求和個性化的自由發展,這是道德目的指向無法涵蓋或者替代的。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學科核心素養都提到了審美素養。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态,是人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認識、理解、感知和評判世界的存在。對于審美過程而言,客體的感性形式中内在地承載、寄托着理性的社會内容,主體的感性直觀中曆史地積澱、傳承着人類的理性能力。那些不太具備條件或者顧不上實施美育課程的學校,非常有必要借助于研學旅行,為學生補上一堂綜合美育課,培養學生充分感受、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賞現實美和藝術美的能力,甚至培養學生初步創造美的能力。
“飛流直下三千尺”“天下黃河一壺收”“黃山歸來不看嶽”“橫看成嶺側成峰”“瀚海闌幹百丈冰”“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昔日在文人墨客筆端描摹的畫面中遨遊,而今得以身臨其境,靈與景合、心與神會、文與韻融,閉目屏息聆聽天籁之音,領略湖光山色、晨霧暮霭、如畫河嶽,無論是獵獵漠北還是婉婉江南,一樣令人逸興遄飛、壯懷激烈。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星堆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半坡文化等遺址,周口店猿人遺址、商周遺址、秦兵馬俑、長城、敦煌莫高窟、布達拉宮……這些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數千百年先祖創造華夏文明的遺迹和滄桑見證,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至今巍然屹立的一座座裡程碑,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民族悠久曆史與燦爛文化的絢麗之美。
博物館裡青銅器上的饕餮紋代表着智慧與精神意志,呈現出先民的文化生活。人面魚紋彩陶盆的人物肖像,彎眉細又長,雙眼眯成線,即使圖案隻是原始人類為了美的感受而作的裝飾畫,但蘊含的創造性和藝術性令人驚歎。秦大型彩繪銅車馬結構複雜,工藝精湛,細節清晰逼真,人馬生動傳神,冶金技術高超,鑄造、連接、塑形工藝手法複雜,為中國古代美術、車制以及宮廷輿服制度等方面的曆史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被譽為“青銅之冠”。
欣賞書法作品蘊含的美,在布局、結構、留白、章法、字體、筆法、用墨、鋒勢、題跋、钤印、黑白紅三色相映成趣,在動靜、剛柔、虛實、有無之間。内容與章法契合一體,兼及書寫者注入的秉性、志趣、情态、風尚、映襯、節奏、韻律之美,這才是堪稱完美的書法藝術賞鑒,引領觀者進入藝術作品營造的甯靜悠遠境界。觀賞古代文人的山水畫力作,感受畫面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閣一亭,品味其寄寓的厚重人文情懷與深刻内涵。伫立畫前,恍若“走在春裡,坐在春裡,釣在春裡,飲在春裡”,滿目春光,如沐春風。秋樹與寒鴉一掃荒寂意象與蕭索涼氣,秋暖流緩,平靜澄澈,林木蔥郁氣狀雄逸,群巒峻嶺疊嶂閑雲,人馬悠然穿行山徑,尺幅之間氣象萬千。這樣的美學細節怎能不足以讓人心曠神怡、歎為觀止?
天文射電望遠鏡、衛星發射基地、載人航天中心、嫦娥探月工程、“天河”系列計算機……層出不窮的科技之美熠熠生輝,可以讓學生了解國家現代化建設科技前沿成就,樹立科技報國的理想志向。
我們還可以發現勞動者堅守崗位、互相尊重謙讓、接待彬彬有禮、服務無微不至、樂于助人、敬老愛幼等,從社會生活中欣賞現實美。美并不抽象也不遙遠,就在身邊,就在田邊路旁、樹梢雲端、莺歌蝶舞、磚瓦參差、幽徑逶迤……“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研學就是要引領啟發學生打開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視界,學會按照美的法則建設生活。
“旅”中“學”——共建生态文明
研學旅行過程中的學習、活動、吃、住、行等方面,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強化學生遵守社會秩序,講究公共道德,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途中要多次換乘車,包括火車、大巴車、景區擺渡車、索道觀光車等。學生上下車有序,不亂扔垃圾,下車時地面整潔如初,注意行車過程中的安全。在各個景區自覺有序排隊,參觀活動不越界,愛護文物展品不觸摸,不攀折花草樹木,不投喂飛禽走獸,仔細觀察、用心記錄。在各個賓館住地,文明住宿,尊重其他旅客的休息權,愛護店家設施設備,離開時房内物品做到保持原狀。用餐時,遵守餐桌禮儀,積極主動給同伴盛飯盛湯,關心體弱等同學的不同飲食習慣。
在研學旅行過程中深入落實核心價值觀,學生自覺形成環保意識、付諸環保行動,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形成文明旅遊行為習慣,可起到輻射帶動身邊人的作用。學生學會感恩、關心、包容、尊重,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在内心深處打上公民權益、價值能量、文明傳承的烙印,最終落位到知、情、意、行合一。研學旅行的前前後後,學生是國家社會公共秩序、道德良俗的學習者、踐行者、見證者、宣傳者、維護者,同時也是受益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平等互助,共享和諧。
一次研學旅行活動從頭至尾全程貫穿着多方面的綜合教育,如服從指揮安排、互相關心幫助、注重文明禮儀、維護學校榮譽、遵守制度秩序、愛護設施設備、保護文物資源、維護環境衛生、愛惜勞動果實、尊重他人勞動、接納多元文化、生活自理能力、規劃統籌意識、組織協調能力、表達溝通能力、換位共情意識、安全保護意識、顧全大局意識、集體主義觀念……
林林總總的經曆、體驗、實踐是日常家庭、校園“兩點一線”生活中無法比拟的,學生從“旅”中“學”到的遠比校園書本中多出無算,同時這樣大規模外出旅行的經曆,會給學生留下美好回憶。在繁重學業之餘組織的研學旅行活動,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書本與實踐關聯,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
“旅”中“學”——促進課程建設
學校要着力研發研學課程,以學校教師為主導,形成“校内教師—文旅專家—研學導師”為組織架構的研學課程指導共同體,從确定目标、選擇資源、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環節入手,進行課程設計的具體化、微觀化、可操作化。按照研學課程“三段式”結構,從行前學習、行中探究、行後總結三個階段落實具體工作,行前課程側重知識普及,行中課程側重問題驅動和解決的實踐性,行後課程強調反思與叠代。
行前,舉辦相關知識講座,明确注意事項,做好安全預案;因材施教,安排不同的研學旅行任務、小課題研究任務及分工;進行研學前診斷。
行中,督促學生做好記錄,設計誦讀、手繪、制作、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收獲成長,及時進行過程性評價。
行後,及時完成研學任務,如課題報告、研學感想、研學視頻等,舉行研學展演,進行學後診斷、研學知識PK賽,開展問卷調查。
針對每一次不同的研學設計路線,學校可以組織相應學科教師參與設計研發以核心素養發展為導向的研學旅行課程。團隊結合校本課程、課程标準、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應要求、時政熱點,在研究承辦方提供的資料、校内部分教師先行到達考察彙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材料進行加工,篩選、編排、優化課程内容,形成初步課程計劃。再與學生就初步課程計劃進行集體讨論,發揮學生創意,對學習内容、授課形式、輔助教具、活動安排等進行再提升。同時學生進行分組,明确各自角色分工,布置行前課題研究任務并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研學課程引領學生在行走旅程中融入自然和社會,學會觀察生活、感悟文化、思考人生,促進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長。重視學生研學返回後的展示與交流,可進一步深化師生間的探索與讨論,培養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質疑批判精神,拓展在跨學科主題研究下的學習内容,改善和豐富學習方法。
對于教師而言,研學課程為積極探索跨學科整合教學提供了平台和機會,改變了學生“學”的方式,也倒逼教師改變“教”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發展空間,同時會進一步推進學校課程改革,創新實踐類課程設計與管理,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總之,學生全程參與“旅”的同時就是“學”的過程,隻不過“學”這一行為發生的具體内容、形式、層次和效果不一而足,這與學校組織工作的嚴密程度、每個學生的投入态度、學習任務設定的科學性與可行度等因素密切相關。毋庸諱言,學校教師團隊在針對研學“成果”進行相應的科學評價與認定方面還存在着諸多短闆。所以對于建立在“旅行”基礎上的“研學”活動,既不必把預期目标任務定得過高,更不必對所謂研學“成果”的實際水平期待過高、宣傳過度,務實就好,僅此而已。
————————————————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本文系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模式探索研究”(課題編号:1701010210A)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教師報》2021年03月31日第12版
作者:韓寶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