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名詞術語
明式家具的名詞術語體系首先由王世襄先生創立,這套體系也構築起了一個壁壘,是所有家具愛好者必經的一個“門檻”。
如果沒有這套術語體系,我們今天聊家具是沒有話語的,正如朱家溍先生所評,這是一套完整的家具形态、制作描述的體系。
這套體系收錄了1000多條家具名詞、術語,研習社為這些名詞術語配圖,将這套體系完整地呈現給大家。
注:名詞術語按現代漢語拼音排序,本次 Z
【紮榫】蘇州地區稱“走馬銷”曰“紮榫” 。
【雜寶】以銀錠、方勝、珠、錢、珊瑚等為題材的圖案。
【栽榫】構件本身不出榫,另取木塊栽入構件作榫。
【錾花】用錾鑿法在金屬飾件上造出花紋來。
【竈火門】壸門式輪廓。因民間竈門多保留壸門式輪廓而有此名。
【挓】即側腳,謂腿足下張上收,如拇指與食指張開而成。
【站牙】立在墩子上,從前後抵夾立柱的牙子,即《則例》所謂的“壺瓶牙子”,《魯班經匠家鏡》所謂的“槳腿”。
【樟木】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可以防蟲,宜作箱櫃的非硬性木材。
【障水闆】《營造法式》語,相當于圍屏上的“裙闆”。
【折疊榻】榻身及腿足可以折疊的榻。
【折疊床】《長物志》語,可以折疊的床。
【折疊式面盆架】腿足可以折疊的面盆架。
【折疊式鏡架】支鏡裝置可以折疊的鏡架。
【折疊式鏡台】支鏡裝置可以折疊的鏡台。
【折疊椅】《三才圖會》語,即直後背交椅。
【摺柱】“折柱”或寫作“摺柱”
【折柱】《則例》語,即“矮老”。
【折枝花卉】不與根或本相連的花卉圖案。
【真兩上】牙條與束腰由兩木分做。
【真三上】牙條、托腮、束腰由三木分做。
【枕凳】可用作枕頭的小凳。
【枕屏】放在床榻上的小座屏風。
【整挖】即厚闆透雕。
【整挖過橋】即“玲珑過橋”。
【正卍字】方正的卍字圖案,與斜卍字相對而言。
【直枨】平而直的枨子,與羅鍋枨相對而言。
【直棍圍子】邊框内安直棂的圍子。
【直棂】古代窗棂多用直棍,故直棍又稱“直棂”。
【直後背交椅】後背如燈挂椅的交椅。
【直牙條】用直材造成的牙條,或在直材上锼曲線,無下垂牙頭的牙條。
【直栅橫跗案】以多根直棂為足,下有橫木的案子。敦煌隋唐壁畫中常見此種高案,其
源可上溯到戰國的矮形幾案。
【直足】無馬蹄,直落到地的腿足。
【中牌子】安裝在衣架中部的扇活,或高面盆架搭腦下方形有裝飾的部分。
【周制】百寶嵌的别名,因周翥善制百寶嵌而得名。
【周柱】周翥或寫作周柱。
【周翥】明末制百寶嵌名家。
【軸釘】交杌或交椅上貫穿前後兩足的鐵軸釘。
【侏儒柱】《營造法式》語,即短柱。
【燭台】即燈台。
【竹釘】釘在屜盤壓邊木條上的竹制銷釘。
【竹節紋】在家具上刻出竹節作為裝飾花紋。
【柱頂】家具上模仿欄杆望柱柱頂的部分。
【磚灰】調制膩子用的磚瓦粉末。
【轉角花牙】沿着家具構件轉角安裝的雕花牙子,尤指自下而上,花紋有連續性,與一
般的角牙不盡相同。
【裝闆】邊框的裡口打槽,将闆心四周的榫舌嵌裝入槽為“裝闆”。
【撞】南方稱提盒的屜層曰“撞”,如三層曰“三撞”。
【桌】腿足位在四角的為“桌”,有個别品種例外。
【桌形結體】采用桌形結構的家具,即腿足位在四角的家具。
【着地管腳枨】條案腿足的造法之一。管腳枨下降到地面,與腿足下端格角相交。
【紫檀】學名Pterocarpus santalinus。硬木中最名貴的一種深色材料。
【紫檀瘿子】有旋轉紋理的紫檀木。
【紫榆】即老紅木,又名“酸枝”,見《舟車見聞錄》。
【子口】箱具等的蓋與口,裡外各去一半,使能上下扣合。
【鬃眼】木面上細小的點形或線形的紋理或凹痕。
【棕繃】用棕繩編成的軟屜。
【棕繩】編軟屜用料。藤屜之下多先用棕繩穿編打底。
【綜角榫】“粽角榫”或寫作“綜角榫”。
【粽角榫】三根方材接合于一角的榫卯,以似粽子的一角而得名。
【走馬銷】栽榫的一種。榫子下大上小,由卯眼開口大處插人,推向開口小處,榫卯扣牢時,構件恰好安裝到位。如要取下構件,仍須退還到人卯處,才能分開。
【走馬楔】走馬銷又名“走馬楔”。
【足】指家具的整條腿足,亦指安在托泥之下的小足。
【醉翁椅】《三才圖會》語,指交椅式躺椅。
【坐墩】造型近似木腔鼓的坐具。
【座面】家具上可供人坐的平面。凳盤、椅盤皆得稱為座面。
【座屏風】有底座的屏風,與圍屏相對而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