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個22歲女孩子(網名:做勇敢的自己)
鄭委老師前言:這是一個22歲的女孩子在qq群裡托人轉交給我的一篇她自己寫的文章,她留言說:“阿姨你能幫我發給鄭委老師嗎?希望他能發表出來,最好能點評一下,謝謝了。”
結果,愛與幸福家族重慶一期的學員WL把文章轉發給我。我按照孩子的要求,今天在我的博文中向大家推薦這篇文章,并作了點評。為什麼中國的孩子不愛和父母說心裡話?為什麼?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知你們發現沒有,一個三口之家每天都在一起,可真正向對方訴出心裡話的卻很少,幾乎已經為零。今天我要用自己的筆和自己的心與你們交談。
(鄭委老師:為什麼孩子不和父母說心裡話呢?這是值得每位父母都深思的問題!其實,當孩子什麼事都和你說的時候,說明你的親子關系是相互信任的,當孩子不和父母說心裡話的時候,說明你們的親子關系是有問題的,不是相互信任的,是需要改善的。)
或許,在你們眼中,我永遠隻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子,任性、頑皮、胡作非為。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有着青春期那無法避免的叛逆心理,追求自己所謂的“個性”、所謂的“獨立”,想擁有自己不同的獨特。
但這一切都是假的,那隻不過是我心中的虛幻罷了。因為你們望女成鳳的心,讓我不得不帶着無形的壓迫感,在書海中苦苦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努力地追求。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逼迫,是一種束縛。
(鄭委老師:父母愛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自己心目中的孩子,因此,在中國絕大部分的孩子是處在缺愛的家庭氛圍中的,這種錯愛的方式可能讓孩子一輩子都不能真正的開心——當一個人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的話,他可能一生都不會擁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即使他取得了名利上的成功。)
我喜歡看小說,你們卻說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我喜歡畫畫,你們卻說是浪費功夫、浪費精力……
你們隻希望我努力讀書、刻苦學習,不希望我幹其他任何我想幹的事。
雖然我知道,你們這樣做也是為我着想,為我的未來努力,但是我希望,我最敬愛的父母也能體諒我一下,不要施加給我太大的壓力,多給我一點屬于自己的空間。
爸爸媽媽,我真誠地懇求你們:給我一小片天地,我不求獨立,隻希望有一點自己的隐私,可以嗎?你們放心,在我還沒有真正長大成人之前,我會乖乖的聽你們的話,努力學習,努力翺翔,展望光明的未來!
(鄭委老師:教育的核心任務是讓受教育者能夠做最好的自己,而當代中國的教育幾乎不會考慮孩子未來是否能夠快樂地做自己,而是努力讓孩子們追求名利上的成功而遠離真正的精神愉悅和人生幸福。)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曾想自己的兒女都成為人中龍鳳?我能夠理解你們。
你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很嚴格,不僅要讓孩子在學校裡的成績和各方面能力出衆,還要能在生活中也做一個自食其力,樣樣都行的人。
我們想做好,也想努力去做好,可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做得不好。
也就是因為這些的種種不對,你們平常也總是很“唠叨”,我知道那是對我們孩子的愛,可是我們是否能接受你們這種愛的方式呢?爸爸媽媽,你們總是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十全十美,而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您自身是否太苛刻了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希望家長們都能夠體諒一下我們做孩子的心。
(鄭委老師:這個世界上本沒有“最好”這件事情,但很多父母卻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優秀,這不是愛孩子,而是父母利用“孩子這個工具”來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和欲望罷了,深層次探究的話,這樣的父母是極度自私的,盡管他們打着“無私”的旗号或者他們真的認為自己很無私。)
當您的孩子長到十多歲的時候,您也許會感到孩子和小時候大不一樣了。
如果您再敏感一些的話,會覺得孩子和自己不像從前那麼親了。他們有時會和您拌嘴;有時候會和朋友玩得很晚才回家;如果他們住校的話,那麼他們回家的次數一定會越來越少。
這一定會讓您覺得心裡挺不是滋味。本來嘛,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竟變得對家這樣冷淡,真是孩兒大不中留啊! 有的父母埋怨說:“孩子越大越難‘侍候’。”的确,現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父母為孩子提供了相當舒适的學習、生活條件。
可是,孩子們并不覺得這就是幸福,他們更多地需要精神上的關懷和慰勉。媽媽,您知道嗎?教育孩子還有一方法:那就是——孩子想玩什麼想幹什麼就陪着他(她)玩,不要讓孩子背上沉重的負擔,這會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影響的。媽媽,請你改掉這樣辛苦的教育方法吧!
鄭委老師:首先父母們扪心自問“對孩子精神上的關懷和慰勉”你究竟做過些什麼?其次,這個孩子說,教育孩子還有一方法“孩子想玩什麼想幹什麼就陪着他”,說得多麼好!但我想大多數父母看到這句話會“相當的反對”——這不是就失控了嗎?
不!不會失控!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擁有自律,而自律的産生隻能依靠孩子自我價值認同和外在權威給予孩子的信任。
我教父母“放手不撒手”其實就是讓孩子自我選擇并自我面對選擇的後果,從而積累失敗和成功的經驗産生自我價值感,産生責任,産生自律,而放手的前提卻是父母内心中對孩子的信任,沒有信任是不會真正放手的,在當代中國又有幾個家長能發自内心地信任自己的孩子呢?
愛的前提是信任,當沒有了信任,作為父母應該思考,你真的是在愛孩子嗎?
(未完待續)
本知識産權歸愛與幸福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