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不但在有生之年,享受榮華富貴,在其死後,同樣希望把這一切要帶至地下,于是每個帝王的陵寝都是無比的奢華,現我們來盤點一下離我們僅600年的大明王朝的陵寝。
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共有16位黃帝,但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境内天壽山南麓的明十三陵,隻有十三陵,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後葬于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顧不在明十三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曆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後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複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壽山區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别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明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後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主峰南麓,建于永樂七年(1409年)。陵宮建築占地約12萬平方米。
明長陵
明獻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和皇後張氏的陵墓,陪葬恭肅貴妃郭氏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是明十三陵之一。
明獻陵
明景陵是指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與皇後孫氏的合葬、孝翼太後(吳賢妃)附葬陵寝,位于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建造動用10萬餘人,在1463年3月19日完工。
明景陵
明裕陵,位于明十三陵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和皇後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寝。裕陵經多年風雨已殘破不全,于2001年進行了徹底的修繕。
明裕陵
明茂陵,位于明十三陵明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和王氏、紀氏、邵氏三位皇後,和一位妃嫔柏氏的合葬陵寝。
明茂陵
明泰陵,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後張氏的合葬陵寝。位于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稱“施家台”,或“史家山”
明泰陵
明康陵,位于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後夏氏的合葬陵墓。建陵用時1年,總體布局沿襲前制,呈前方後圓形狀。康陵是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該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萬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燒毀,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
明康陵
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後的合葬陵寝。[1]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稱嘉靖皇帝,在位時間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時間最長者之一,僅次于神宗皇帝朱翊鈞的在位時間48年。由于朱厚熜在位時間長,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規模僅次于明成祖的長陵,迄今保護較好。
明永陵
明昭陵,屬于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載坖及其三位皇後的合葬陵寝。
明昭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号萬曆)的陵墓,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後(孝端顯皇後、孝靖皇後)。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長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明定陵
慶陵,位于十三陵中的長陵西北1.5公裡,獻陵西北約0.5公裡,北京昌平天壽山陵内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後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寝。
明慶陵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壽山陵域潭峪嶺西麓。
明德陵
明思陵簡稱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區天壽山,明思宗朱由檢與周皇後及田貴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
明思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