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菜根譚第二篇全文

菜根譚第二篇全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52:35

菜根譚第二篇全文?(國學經典 全注全譯)第十編:閑适性情篇,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菜根譚第二篇全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菜根譚第二篇全文(菜根譚明洪應明)1

菜根譚第二篇全文

(國學經典 全注全譯)

第十編:閑适性情篇

得趣不在多,會景不在遠

得趣❶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❷俱足;會景❸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❹。

【注釋】

①得趣:領會情趣。

②煙霞: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③會景:觀賞景色。

④賒:欠,此處指很多的意思。

【譯文】

獲得山林的樂趣不在多,隻要有一條溪流幾塊石頭,就會領略到大自然的美色;觀賞景色不必要走得很遠,隻要在窗明幾淨的屋檐下就可以領略到風花雪月的優美景緻。

登高心曠意遠,讀書神清興邁

登高❶使人心曠❷,臨流使人意遠❸。讀書于風雪之夜,使人神清❹;舒嘯❺于丘阜之巅,使人興邁❻。

【注釋】

①登高:站到高處。一般指爬山。

②心曠:心胸開闊。

③意遠:胸懷曠達,意趣超逸。

④神清:心神清朗。

⑤舒嘯:猶長嘯,放聲歌嘯。

⑥興邁:意氣風發,振奮精神。

【譯文】

站得高就可以使人心胸開闊,站在細水長流的地方就可以使人思緒長遠。在風雪之夜中讀書,可以使人變得心神清朗;放歌于山峰之巅,可以使人意氣風發,精神振奮。

何地非真境,何物無真機

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❶靜坐,雲興而悠然❷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思,花落而蕭然❸自得。何地非真境❹,何物無真機❺?

【注釋】

①澄然:幹淨透徹,此處指心無雜念的意思。

②悠然:安閑,閑适的樣子。

③蕭然:空寂,蕭,蕭條,冷落,荒涼。

④真境:道教之地,也指仙境。

⑤真機:玄機,玄妙之理。

【譯文】

人的内心大多是心生貪念而失去純真的本性。如果心無雜念,安然素地坐在那裡,那麼一切欲念都會随着白雲的流轉而消失,心靈會随着雨點的滴落而被沖刷幹淨,情緒會随着鳥兒啼鳴而感到愉悅,會随着花朵的飄落而豁然開朗。任何地方都有人間仙境,任何事情都有奧妙的玄機。

世亦不塵,海亦不苦

世人為榮利糾纏❶,動日塵世苦海,不知雲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漁唱樵歌❷。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爾。

【注釋】

①糾纏:相互纏繞或遭人煩擾不休。

②樵歌:樵夫唱的歌。

【譯文】

世上的人經常被榮譽和名利所糾纏包圍,開口便說人間是個苦海,而他們卻領悟不到被白雲籠罩的青山綠水。溪流穿過的奇異怪石的良辰美景,也感受不到花的開放鳥的歡歌。自己樵夫唱歌的閑情逸緻。世間并不是萬丈紅塵,也不是一片苦海,隻不過是人們自己内心喧嚣而墜入苦海而已

花看半開有佳趣,酒飲微醉宜思量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❶。若至爛漫酩酶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❷之。

【注釋】

①佳趣:美妙的情趣。

②思:思考,思慮。

【譯文】

花卉在含苞待放的時候是最美的,喝酒喝到剛有醉意的感覺是最适宜的,這樣才體會到其中的大樂趣。如果去欣賞開得完美的花朵或者喝酒喝得爛醉如泥,那麼就會大煞風景或傷害身體。所以功德功德圓滿的人更要注意其中的道理。

要有段自得處,莫徒流連光景

栽花種竹,玩禽❶觀魚,亦要有段自得❷處。若徒流連光景,玩弄物華❸,亦吾儒之口耳,釋氏之頑空而已,有何佳趣❹?

【注釋】

①禽:鳥類。

②自得:指自覺得意,快意。

③物華:物的精華,此處指自然景物。

④佳趣:美妙的情趣,佳,美好。

【譯文】

栽種一些花草樹木,飼養一些小動物,也要注意從中領悟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如果隻是為了留戀光陰美景,玩弄自然景物,那麼就會像儒家所說“耳聽口出”佛家所說“不明事理”的故弄玄虛一樣,這樣還有什麼情趣呢?

茶不求精,酒不求冽

茶不求精,而壺亦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素琴無弦而常調,短笛無腔而自适。縱難希遇羲皇之世❶,亦可匹俦(Chou)嵇(ji)阮(ruan)❷之倫。

【注釋】

①羲皇之世:伏羲時代,伏羲、女娲、神農史稱“三皇”伏羲被人們尊為:羲皇。

②嵇阮:三國魏文學家嵇康和阮籍的合稱。二人在政治方面都不與魏國當權者合作。在文學創作方面,嵇阮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傳統,就此形成了灑脫、渾樸、含蓄的風格。

【譯文】

喝茶不一定要精益求精,但是要保持壺底幹燥;喝酒不一定要味道濃烈,但是要保持酒杯不空。沒有弦的親雖然彈不出優美的旋律但是可以修身養性,沒有孔的短笛雖然吹不出聲音但是可以悠然自得,即使很難過上伏羲時代的清靜無為的生活,但也可以與嵇康阮籍的潇灑想媲美。

聲自靜裡聽,景從閑中觀

林間松韻❶,石上泉聲,靜裡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❷;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觀出,見乾坤❸最妙文章。

【注釋】

①松韻:松風,松濤。

②鳴佩:玉佩的裝飾,在走路時相碰發出的響聲。

③乾坤:八卦中的兩爻,代表天地。

【譯文】

山林間陣陣松濤聲,泉水流過石頭時發出的響聲。靜心下來去聽,就會領悟到大自然的鳴唱;被霧水籠罩的草叢,水中白雲的倒影,悠閑地去觀察,就會體會到造物主創造的美妙文章。

魚忘乎水,鳥不知風

魚得水遊,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識此可以超物累❶,可以樂天機❷。

【注釋】

①物累:外物給予人的拖累。

②天機:通常比喻自然界的秘密,也比喻重要而不可洩露的秘密。

【譯文】

魚隻有在水中才能遊動,但是常常會忘記自己置身在水中;鳥兒隻有乘着風才能起飛,卻常常不知道有風的存在。懂得這其中的道理便可以超脫世俗的羁絆,就可以領悟到人生的樂趣。

微吟灞陵橋上,獨往鏡湖曲邊

詩思在灞陵橋❶上,微吟處,林巒❷都是精神;野興❸在鏡湖曲邊,獨往時,山川自相映❹發。

【注釋】

①灞陵橋:橋梁的名稱,著名的有河南灞陵橋和甘肅的灞陵橋。

②林巒:山川樹林。巒,山。

③野興:對自然界或野遊的興趣。

④映:反映。

【譯文】

作詩的靈感經常會出現有意境的地方,當低微吟唱的時候,會覺得樹林山川都是有詩意的;野遊的興趣常常會出現在明亮的湖畔曲折的山峰之地,獨自漫步的時候,會覺得山川相應景色優美。

千古英雄,一朝風月

會❶得個中趣,五湖❷之煙月,盡人寸衷;破❸得眼前機,千古之英雄,盡歸掌握❹。

【注釋】

①會:領會,意會。

②五湖:五大湖泊,泛指山川河流。

③破,破壞,破損,此處是看破的意思。

④掌握:控制,了解。

【譯文】

能夠領悟到事物的情趣,那麼山川河流的美景就會盡收心底;能夠看破事情的玄機,那麼千百年來英雄的權術就會被自己運籌帷幄。

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山河大地,已屬微塵❶,而況塵中之塵;血肉之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❷,無了了心❸。

【注釋】

①微塵:十分細小的灰塵。

②上上智:佛教專有名詞,指聲聞、緣覺、菩薩、佛四乘人觀十二因緣之智,即下智觀、中智觀、上智觀、上上智觀四種。此處指智慧最高的人。

③了了心:消除雜念,使自己心根清淨。

【譯文】

相對于整個自然界來說,大地山川河流顯得很渺小,更何況塵世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瑣事呢;相對于整個生命來說,身體血液最終會化為泡影,更何況軀體之外的小事呢。沒有很高的智慧就無法了解其中存在的深刻義理。

損之又損,忘無可忘

損之又損,栽花種竹,盡交還烏有先生❶;忘無可忘,煮茗❷焚香。總不問白衣童子❸。

【注釋】

①烏有先生:虛拟的人名或事物。

②茗:廣為人知的茶,衆口皆碑的茶。

③白衣童子:相傳陶淵明重陽賞菊,見白衣人送酒而至,陶公更無多話,大醉而歸

【譯文】

對物質的追求欲望要減少到最低的限度,多栽些花草樹木,把一切欲念都交給烏有先生;把腦子裡的東西忘到再也沒有什麼要忘記的程度,品味茗茶燒香拜佛,即使有人來送酒隻管飲而不用管他是誰。

心無物欲,座有琴書

心無物欲,便成霁❶海秋空;座有琴書,便成丹丘石室❷。

【注釋】

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也指怒氣消除的意思。

②丹丘石室:泛指道士和神仙居住的地方,此處是超凡脫俗的境地。

【譯文】

内心沒有關于物質利益的雜念,胸懷就會像遼闊的大海,秋天的蒼穹一樣開闊;安靜地坐下來看書彈琴,就猶如處在神仙的境地那樣自由自在。

立處雲生破衲,覺時月侵寒氈

松澗❶邊攜杖獨行,立處雲生破衲❷;竹窗下枕書高卧,覺時月侵寒氈❸。

【注釋】

①松澗:松林山谷。澗,澗谷,山谷。

②破衲:破爛的衣服,衲,和尚的僧服。

③寒氈:清苦的讀書人,站,羊毛或其它動物毛經濕、熱、壓力等作用,縮制而成的片狀材料。

【譯文】

在滿是松樹的溪谷旁邊,拿着拐杖獨自行走,所走的地方浮起一片雲霧,籠罩着自己破爛的長袍;在窗明幾淨的地方枕書而眠,當醒來的時候發現寒冷的月色侵入了自己的毛氈。

自得之士,自适之天

嗜❶寂者,觀白雲幽石而通玄❷;趨榮❸者,見妙舞清歌而忘倦。惟自得之士,無喧寂,無榮枯,無往非自适❹之天。

【注釋】

①嗜:嗜好,喜愛。

②通玄:明白事物之間的玄機奧妙。玄,深奧不容易理解。

③趨榮:追求名利榮譽。

④自适:悠然閑适而自得其樂。

【譯文】

愛好寂靜的人,看到天上的白雲地上的石頭。也會從中領悟到深刻的道理;追求富貴名利的人,看到輕歌曼舞就會忘掉所有疲倦;隻有悠然閑适能夠自得其樂的人,内心才會毫不在乎喧嚣與寂靜,榮耀與失敗。隻求活得無拘無束逍遙自在。

孤雲出岫。朗境懸空

孤雲出岫❶,去留一任其自然,朗境❷懸空,妍醜❸兩忘于所照。

【注釋】

①岫:光滑的山體,光滑的石頭。

②朗境:明朗的鏡子,一般指月亮。

③妍醜:美好和醜陋。

【譯文】

在山谷中浮出一片彩雲,無拘無束地飛向天空;明亮的月光像一面鏡子懸挂在空中,世間的美好和醜陋都與之沒有任何牽連。

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

悠長之趣。不得于釀酽❶,而得于啜菽飲水❷;惆恨之懷,下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調絲❸。故知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也。

【注釋】

①釀酽(yan):釀,味醇的酒,酽,指茶、酒等飲料味厚。釀酽,此處指山珍海味的意思。

②啜(chuo)菽(shu)飲水:啜,吃;菽,豆類。餓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

③品竹調絲:泛指吹彈管弦樂器。

【譯文】

讓人意味深長的事情,并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餓了能吃飽。口渴了能喝到水;讓人心生厭煩的情懷,并不是因為枯燥乏味,而是被憂傷的音樂所引起。所以說味道愈濃,時間持續得愈短,而平凡的感情卻是最長久最真實的。

濃不勝淡,俗不如雅

衮冕❶行中,著一個山人藜杖❷,便增一段高風;漁樵路上。來一個朝士華衣❸,便添許多俗氣。固知濃不勝淡,俗不如雅❹也。

【注釋】

①衮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此處指地位高的人。

②藜杖:藜,一種草的名字,指用草的根莖做的拐杖。

③朝士華衣:高貴之人的華麗衣服。

④雅:雅緻,優雅。

【譯文】

在達官貴人雲集的地方,如果出現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翁,便會增添一些清新高雅的氣氛;在漁夫樵夫中間,出現一位身穿華麗衣服的高官,便會增添許多世俗的氣味。所以富貴榮華不如清貧困苦,紅塵世俗不如甯靜高雅。

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

竹籬下,忽聞犬吠雞鳴,恍似雲中世界❶;芸窗❷中,偶聽蟬吟燕語,方知靜裡乾坤❸。

【注釋】

①雲中世界:形容自由自在的快樂世界。

②芸窗:指書齋。

③乾坤:八卦的的兩爻。代表天地。

【譯文】

在安靜的竹籬笆旁邊,突然聽到幾聲雞狗的鳴叫聲,就會覺得仿佛置身于自由自在快樂的世界裡;在書房裡,偶然聽到幾聲蟬鳴燕啼,就會體會到天地間安靜脫俗的景緻。

意随無事适,風逐自然清

意所偶會❶,便成佳境❷;物出天然,才見真機。若加一分調停布置。趣味便減矣。白氏雲:“意随無事适,風逐自然清。”有味❸哉其言也。

【注釋】

①偶會:不經意間領悟到。

②佳境:美好的境界。

③味:味道,趣味。

【譯文】

領悟事情中暗含的趣味,便容易使自己置身于美好的境地;自然毫無修飾的東西,才能顯現出真實的本性?如果增加一點的裝飾,它的趣味便會大大減少。白居易曾經說過:意念無為才會讓自己身心愉悅,自然之風才會讓人感到清爽。這兩句話真是耐人尋味的至理名言啊!

鬥室中捐萬慮,三杯後真自得

鬥室❶中萬慮都捐,說甚畫棟飛雲,珠簾❷卷雨;三杯後一真自得,唯有素琴❸橫月,短笛吟風。

【注釋】

①鬥室:小得像鬥一樣的房子,形容屋子小。

②珠簾:用線穿成一條條垂直串珠構成的簾幕。

③素琴:不加裝飾的琴。實際上就是空琴,有名無實的琴。

【譯文】

雖然居住在狹小的房子裡,但是卻可以消除掉所有的憂慮,對那些豪華宮殿還有什麼好期待的呢;三杯酒下肚後,體會到悠然自得的情趣,對月彈琴,對風鳴笛,自然會得到很多雅緻。

性天本不沉冥,機神最宜觸發

萬籁寂寥❶中,忽聞一鳥弄聲,便喚起許多幽趣❷;百卉摧剝後,忽見一枝擢(zhuo)秀,便觸動無限生機。可見性天本不沉冥❸,機神最宜觸發。

【注釋】

①寂寥:寂靜空曠,沒有聲音。

②幽趣:指幽雅的趣味。

③沉冥:幽居匿迹,低沉冥寂。

【譯文】

在萬籁寂靜寂寞空曠的時候,忽然聽到一聲鳥的鳴叫,就會勾起很多興趣;花卉凋謝之後,忽然看到一棵小草毅然直立,便會使萬物充滿生機勃勃的景象。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本性并不會冥頑不化,在适當的時機就會爆發出來。

收放自如,善操身心

白氏雲:“不如放身心,冥然❶任天造。”晁氏雲:“不如收身心,凝然歸寂定。”放者流為猖狂❷,收者入于枯寂❸。唯善操身心❹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注釋】

①冥然:恍惚不可捉摸。

②猖狂:随心所欲,無所束縛。

③枯寂:枯燥煩悶,寂寞無聊。

④操身心:堅定的意志。

【譯文】

白居易說:凡事不如放心大膽地去做,成功與否全靠天意。晁補之說:凡事要小心謹慎,這樣才能達到寂靜淡定的境界。放任自流的人狂妄自大,小心謹慎的人又容易枯燥煩悶,隻有善于調節身心的人,才能控制好自己,達到遊刃有餘的境界。

造化人心,渾合無間

當雪夜月天,心境❶便自清澈;遇春風和氣,意界❷亦自沖融。造化❸人心,渾合無間。

【注釋】

①心境:佛教語,指意識與外物。

②意界:意境,境界。

③造化:指自然界。

【譯文】

在明月普照的風雪之夜,内心便會自然明朗透徹;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裡,情緒也會變得平靜;在皎月當空的雪夜裡,人的心境會顯得豁然開朗;在春風拂面的晴天裡,人的心情也會分外從容閑适。由此可見自然界萬物的變化是與人的内心波動緊密相連的。

不可牽文泥迹,總在自适其情

幽人❶韻事❷,總在自适其情。故酒以不勸為歡,棋以不争為勝,琴以無弦為高,會以不期約為真率❸,客以不迎送為坦夷❹。若一牽文泥迹,便落塵緣苦海❺矣。

【注釋】

①幽人:幽隐之人,隐士。

②韻事:風雅之事。舊時多指文人名士吟詩作畫等活動。

③真率:真誠坦率。

④坦夷:舒坦平和。

⑤苦海:佛教比喻苦惱煩惱的世間。也比喻困苦的處境。

【譯文】

隐居的人做一些風雅之事,要以符合自己的本性為主。所以喝酒時要以随意為宜,下棋時要以不相争鬥為勝利的标準,吹笛子要以陶冶性情為樂趣,彈琴要以娛樂身心為主,和朋友不期而會是最真誠坦率的,客氣送往迎來才最舒坦平和,如果受到世俗情理的約束,就如同墜入俗世苦海一樣便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

靜者為之主,閑者識其真

風花之潇灑❶,雪月之空清❷,唯靜者為之主;水木之榮枯❸,竹石之消長,獨閑者識❹其真。

【注釋】

①潇灑:大方自然,無拘無束。

②空清:透徹。

③榮枯:繁茂和枯萎,指草木的茂盛和幹枯。

④識:見識,認識,領悟。

【譯文】

清風花朵的潇灑,月亮明亮的風雪之夜,隻有内心平靜的人才能體會到;河水的漲起漲落,樹木的茂盛枯萎,竹子的生長,石頭的腐蝕,隻有閑适的人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

天全故其欲淡,人生第一境界

田父野叟❶,語❷以黃雞白酒則欣然喜,問以鼎養❸則不知;語以縕袍短褐則油然樂,問以衮服則不識。其天全,故其欲淡❹,此是人生第一境界。

【注釋】

①野叟:指田間老翁。

②語:說話,交談。

③鼎養:美味佳肴,用來形容富貴之人的豪奢生活。

④欲淡:清心寡欲。

【譯文】

與田間的老翁交談,說到烹雞煮酒他們就會很高興,然而說到美味佳肴他們卻不以為然;說到與鄉間的村野老人,談論起煮雞白酒他們便會十分高興,說到粗布長袍他們則會悠然自樂,說到華麗高貴的衣服他們就會如同沒見過一樣,默不作聲。他們的本性是淳樸善良的,所以對富貴榮華看的很淡,這便是人生的最好境界。

興逐時來,景與心會

興逐時來,芳草地攜杖閑行,野鳥忘機❶時作伴;景與心會,落花下披襟❷兀坐❸,白雲無語漫相留。

【注釋】

①忘機:道家語,意為消除機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忘掉世俗,與世無争,忘記了危險。

②披襟:穿着衣服。

❸兀坐:端坐,靜靜的獨自端坐着。

【譯文】

一時興起,光着腳在草地上悠閑散步,野鳥也會忘記會被人捕捉的危險;大自然的景緻和内心合二為一時,披着衣服在落花下獨自沉思,不會言語的白雲也會對自己留戀不舍。

雨餘山色覺新妍,夜靜鐘聲尤清越

雨餘觀山色,景色便覺新妍❶;夜靜聽鐘聲,音響尤❷為清越❸。

【注釋】

①新妍:清新而美好,妍,美好。

②尤:尤其,更甚。

③清越:清脆悠揚,高超出衆,清秀拔俗

【譯文】

風雨過後去觀賞山湖的景色,就會覺得景色煥然一新;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遠處的鐘響,就會覺得聲音悠長綿延不絕。

得處喧見寂之趣,悟出有入無之機

水流而石無聲,得處喧❶見寂❷之趣;山高而雲不礙,悟❸出有入無❹之機❺。

【注釋】

①喧:聲音雜亂。

②寂:沉寂,寂靜。

③悟:懂得,領悟。

④出有入無:出入于有無之中。

⑤機:機會,時機。

【譯文】

河水流過而石頭卻黯然無聲。由此可見在喧鬧中也能找到寂靜的樂趣;山頂很高卻阻擋不了雲彩的遊動,由此可見真理是出入于有無之中。

心無染着,仙都樂境

山林是勝地❶,一營戀❷便成市朝;書畫是雅人,一貪癡便成商賈。蓋心無染着,欲界是仙都;心有挂牽❸,樂境❹成苦海❺矣。

【注釋】

①勝地: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名勝。

②營戀:愛戀,依戀。

③挂牽:挂念,惦記,此處指過分貪圖。

④樂境:歡樂的地方。

⑤苦海:佛教比喻苦難煩惱的世間。也比喻困苦的處境。

【譯文】

山川本來是景色宜人的地方,人們過分迷戀就會使它變成喧鬧的街市;讀書與繪畫本來是很高雅的興緻,可是一旦産生貪婪的思想就會變成粗俗的市井商人。所以隻要内心沒有貪念,俗世也是仙境,心中有所牽絆,仙境也會變成苦海。

靜躁稍分,昏明自異

時當喧雜,則平日所記憶者,皆渺爾❶若遺;境在清甯❷,則夙昔所忽忘者,又恍然自現,可見靜躁❸稍分,即昏明❹自異也。

【注釋】

①渺爾:在此指模糊不清。

②清甯:清明甯靜。

③靜躁:靜和動。

④昏明:昏暗和明亮。

【譯文】

當處在喧鬧的環境中時,平常能夠記住的東西,也會變的模糊不清很難想起;處在清靜的地方,即使平時忽略掉的東西,這個時候也會很容易就想起,由此可見人心的安靜與躁動,對頭腦的清醒與否有着很大的影響。

蘆花被下,竹葉杯中

蘆花被❶下,卧❷雪眠雲,保全得一窩夜氣❸;竹葉杯中,吟❹風弄月,躲離了萬丈紅塵❺。

【注釋】

①蘆花被:指用蘆花做的被子。

②卧:睡倒,躺或爬。

③夜氣:夜間的清涼之氣。

④吟:吟誦,吟唱。

⑤紅塵:繁華的城市,俗世,塵世。

【譯文】

用蘆花做的被子,把雪地當作木床,就會保持一片甯靜的氣息;把竹葉當作酒杯,吟唱風花雪月,這樣就會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

不玩物喪志,亦常借境調心

徜徉❶于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❷自息;夷猶❸于圖畫詩書之内,而俗氣潛消。故君子雖不玩物喪志❹,亦常借境調心。

【注釋】

①徜徉:閑遊,安閑自在地步行徘徊。

②塵心:凡心,俗世之心。

③夷猶,猶豫,徘徊不前。

④玩物喪志:玩,玩賞;喪,喪志,常用來指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因沉迷在所愛好的事物中而喪失了雄心壯志。

【譯文】

經常在山林泉石之間閑遊,心中的雜念自然就會消失;經常流連于琴棋書畫,世俗之氣自然就會打消。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不會沉迷于玩賞作樂,但可以借助它們來調節自己的身心。

春日不若秋時,使人神骨俱清

春日氣象繁華,令人心神骀蕩❶,不若秋時雲白風清,蘭芳桂馥❷,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有神骨❸俱清也。

【注釋】

①骀(dai)蕩:舒緩蕩漾的樣子。

②馥(fu):香氣散發。

③神骨:指精神爽朗。

【譯文】

春天是萬象更新的季節,使人感到神清氣爽,但是不如秋天時清風白雲,丹桂飄香,天水相連,天地寬廣,使人感到心胸寬闊,精神爽朗。

不以形氣用事,若以性天視之

人情❶聽莺啼則喜,聞蛙鳴則厭;見花則思培之,遇草則則欲去之。俱是以形氣用事❷。若以性天視之,何者非自鳴其天籁❸,自暢其生意❹也。

【注釋】

①人情:人與人之間聯系中的本能感覺。

②形氣用事:義氣辦事。

③天籁:自然界的聲響,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④生意:商業經營;買賣或往來,此處指生機的意思。

【譯文】

人們聽到黃莺的啼鳴就會感到心情愉悅,聽到青蛙的叫聲則會感到厭煩;看到花朵的開放就會想栽種它們,看到雜草就會想除掉。這都是平時人們常說的意氣用事。如果從内心出發來看它們,哪一種不是生命的聲音,哪一種沒有充滿生機呢?

讀《易》曉窗,談經午案

讀《易》❶曉窗,丹砂❷研松間之露;談經午案❸,寶磬❹宣竹下之風。

【注釋】

①《易》:《周易》,《易經》。

②丹砂:朱砂像朱砂樣的紅色。

③談經午案:中午的時候在書桌旁邊朗誦佛經的意思。

④寶磬:對磬的美稱。

【譯文】

讀《易經》在清晨的窗台前為最佳,用松樹上的露水與朱砂相結合做成墨水來注釋;朗誦詩經在中午的書桌前為最好,鐘聲伴随着清風傳到耳邊。

不減天趣,悠然會心

花居盆内,終乏生機❶;鳥入籠中,便減天趣❷。不若❸山間花鳥,交錯成文,翺翔自若,無不悠然會心❹。

①生機:生存的機會,生命的活力。

②天趣:自然的情趣,天然的風緻。

③若:如果,像。

④會心:已經領會,明白對方意思。

【譯文】

鮮花栽種在花盆裡,總會讓人覺得缺乏生命的活力;鳥兒被關在籠子裡,總會讓人覺得減少一份一份自然的情趣;不如山間的野花鳥蟲,或交錯摻雜在一起,或自由自在地翺翔,讓人感到悠閑舒适。

乾坤自在,物我兩忘

簾栊❶高敞,看青山綠水,吞吐雲煙,識乾坤之自在;竹樹扶疏❷,任乳燕❸鳴鸠,送迎時序❹,知物我之兩忘。

【注釋】

①簾栊:窗戶上的簾子。

②扶疏: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緻。

③乳燕:雛燕,幼燕。

④時序:時間的先後順序。季節的先後順序,氣候,時節。

【譯文】

攏起窗簾,看到大好山河,煙雲彌漫,才體會到自然界是那麼的潇灑自如;在枝葉茂盛的竹林中,看到飛舞的雛燕,鳴唱的斑鸠,冬去春來,能夠讓人達到物我合一、人我兩忘的境界。

外物常新,我心自在,

古德❷雲:“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❷無痕。”吾儒❸雲:“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人常持此意以應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❹。

【注釋】

①古德:古時的大德。

②沼水:池塘裡面的水。

③吾儒:現在的研究儒學的學者。

④自在:自由;無拘束;安然自得。

【譯文】

古人曾說過:竹子随風吹拂,它的影子太台階上飄過,但是地上的灰塵并不會因此而浮動,一輪明月穿過水池倒映在水面上,但是池中的水卻不會有裂痕。當今的儒家學者說過:不論水流的速度有多快,隻要我能夠保持平靜,就不會被水流的聲音打擾,鮮花雖然頻頻飄落,但是隻要我保持安然閑舒,就不會被落花幹擾。人們如果能夠用這種心态來待人接物,那麼身心該會是多麼的自由自在啊!

喚醒夢中夢,窺見身外身

聽靜夜❶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❷;觀澄潭❸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

【注釋】

①靜夜:甯靜的夜晚。

②夢中之夢:夢裡的夢,比喻虛幻的境地

③澄潭:清澈的潭水,澄,水幹淨而清澈

【譯文】

在萬籁俱靜的深夜,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能夠使我們領悟到虛幻的境界;觀賞清澈潭水中月亮的倒影,能夠使我們看到身體之外那個真實的自己。

天機清澈,胸次玲珑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❶之訣❷;花容草色,無非見道❸之文。學者要天機清澈,胸次玲珑❹,觸物皆有會心處。

【注釋】

①傳心:心靈相互照應。

②訣:口訣,訣竅,此處指暗号的意思。

③見道:佛學常見詞彙,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為見道,在此處是指自然界的規律變化。

④玲珑:嬌小靈活之意,泛指清越的聲音

【譯文】

鳥蟲的鳴叫聲,總是在傳遞心聲的暗号;花草的顔色,總是在表現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有學問的人隻要保持頭腦冷靜,都能從所見所聞中,領悟到大自然的奧妙所在。

識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❶;人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❷。以迹❸求,不以神求,何以得琴書之趣❹。

【注釋】

①無字書:指自然和人本身,因為自然和人本身包含着信息,因為不是用文字符号等表述的,所以稱無字書。

②無弦琴:沒有弦的琴。

③迹:留下的印迹,蹤迹。

④趣:趣味,情趣,樂趣。

【譯文】

如果人隻解讀有字的書,而看不到自然界和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如果人隻彈有弦的琴,而體會不到自然界萬物所發出的聲響,如果隻享用看得到的東西,而不去領悟事物暗含的神韻,又怎麼能夠體會到琴棋書畫的真正趣味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