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值得信任的朋友,每次和他聊天,都會醍醐灌頂。
今天,我和他讨論了一個問題:如果一件事,大概率陪跑白費力氣,你還要不要做?
他說,其實要不要去做一件事,在于你要通過這個事情,想要獲得什麼。需要注意的是,獲得的東西不是别人或者外界給你的,而是你自己拿到的。
對于相親這件事來說,找個靠譜的男士,組建家庭是女生想要的。他問我,那你做這件事,想要的是什麼?
他這麼直接,一下子把我問懵了。陪跑白費力氣的這件事,我想要什麼?也許,是一個夢想,是一份收益,是一份可能成功的機會。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直困擾着我,也是身邊很多朋友迷茫焦慮的原因。我們常說不忘初心,也許并沒有真正去思考去尋找我們的初心。
他告訴我,有一種人天生知道自己要什麼,從小就朝着那個目标奮進。但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一開始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他們一次次去嘗試,先搞明白自己不要什麼。試得多了,不要的都知道了,最後用排除就能知道你想要的。
這讓我想起西風對夢想的定義,夢想,不是你因為它能得到什麼,而是因為它,你可以放棄什麼。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上。
那我們是不是要一直忠于夢想不動搖,為夢想奮鬥終生呢?
其實也不然,生活處處充滿妥協。他說,你看想要結婚的人最終都會結婚,他們一定是嫁/娶了自己的夢中情人嗎?
有這個可能,隻是概率問題。
生活教會我們克制情感沖動,也教會我們理智選擇。很多人最後結婚了,并不都嫁給了愛情和夢想,也可能僅僅是因為TA需要婚姻、需要組建家庭,而恰好有人出現在合适的時間。
夢想或許遙不可及,那觸手可得的機遇要不要努力争取?
當然要去争取。我們做事情之前,應該想清楚兩件事情。你來這裡做什麼?走的時候要帶走什麼?
他對我說,做 和 想 是兩碼事,不沖突,既要做,也要想。你不能說想明白了再動手,黃花菜早涼了;你要先做起來再說,不斷叠代,往明白處想,同時往明白處做。
很多時候,機會不是平白無故給我們的,我們要做的是自己主動,努力争取你想要的。
言歸正傳,如果一件事,大概率陪跑白費力氣,我要不要去做?
我想,我的答案是,想清楚這件事是不是有我想要的東西,怎麼得到它,然後抓住每一個在身邊的機會,做起來再說。
管它是不是炮灰,老娘不在乎。如果能得到就上,得不到就撤。就這麼簡單。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想去做就去做,不想做就不去做。總之,自己永遠掌握主動權。
永遠記住,相信别人,指望自己,才是出路。
我是青顔,關注我,陪你讀書看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