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起,陳甦萍與陳瑜、馬莉莉、茅善玉、華雯被上海的滬劇觀衆并稱為“五朵金花”。
陳甦萍藝術照
《五朵金花》原是一部非常流行的電影片名,滬劇觀衆之所以将上述五位演員并稱為“滬劇五朵金花”,可能也是源于她們在滬劇表演藝術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影響力,代表了當今上海滬劇旦角演唱表演的最高水平,共同為滬劇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滬劇五朵金花演唱會開篇
2011年正月的一天,本編在藝海劇院觀看了《滬劇“五朵金花”演唱會》,記憶中這好像是“五朵金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台演出,她們演唱了各自的拿手曲目,真的是旗鼓相當,滿台生輝,令觀者大飽眼福,回味無窮。
華雯、茅善玉在演唱會上
花開五朵,在此隻表陳甦萍一朵。
陳甦萍在演唱會上
陳甦萍從藝已經有四十四年了,在滬劇舞台上主演過許多大戲,但演繹得最出色的角色,還是各種各樣的“母親”和“教師”,以至有人稱她是滬劇舞台上的“母親、教師專業戶”。
陳甦萍生活照
她嗓音磁實,高低自如,運腔流暢,感情充沛而富有韻味,并已形成自己的風格,曾獲上海市戲曲曲藝青年彙演紅花獎、全國現代戲彙演優秀表演獎、白玉蘭戲劇主角獎等獎項。
陳甦萍1960年出生于上海楊浦區一戶工人家庭,母親在街道托兒所工作,但一家人都喜歡滬劇。這樣耳濡目染,陳甦萍從小就對滬劇産生了興趣。
陳甦萍生活照
1978年秋,上海各區縣滬劇團恢複,陸續開始招生。陳甦萍所在的圖們中學的音樂老師最早得到消息,她也愛好滬劇,也是最早發現陳甦萍有滬劇演唱才藝的伯樂,因此她竭力動員陳甦萍去報考滬劇團。
陳甦萍《蝴蝶夫人》劇照
父母也很支持她,為了參加考試,陳甦萍精心準備了滬劇傳統戲《阿必大》中“手彈棉花想想苦”的唱段,結果一試即中。1978年年底,18歲的陳甦萍便踏進長甯滬劇團之門,當了一名随團學員。
随團學員不同于學館學生,沒有固定老師,基本靠自己多看多學多唱,來提高表演水平。陳甦萍天生一條小沙喉嚨,長相甜美,特别适合唱滬劇,加上她從小喜愛滬劇,悟性又好,很快便在随團學員中“拔尖”。
陳甦萍《蝴蝶夫人》劇照
長甯滬劇團是在原著名滬劇演員顧月珍創建的努力滬劇團基礎上,重新組建的。雖然是個區級小劇團,但人員精幹,機制靈活,演出機會比較多。
進團才幾個月,劇團領導便決定讓陳甦萍在滬劇《秋海棠》中一人飾梅寶一角,這是個“大配角”,與陳甦萍年齡相仿,因此演來清新自然,感情飽滿,惹人憐愛,一炮打響。
接着她就在滬劇《魂斷藍橋》中擔當女主角柳曼芳。陳甦萍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前後巨大的情緒起伏,使這個悲劇女性遭遇令無數觀衆噓觑不已,不少觀衆也正是從這個角色開始,記住了陳甦萍這個名字。
陳甦萍的名字由此引起當時媒體的關注,連丁是娥、石筱英和邵濱孫這些滬劇大師也親臨劇場,紛紛來看陳甦萍的戲,為滬劇舞台上出現這樣一顆好苗子興奮不已。
陳甦萍《大雷雨》劇照
1984年上海舉行青年演員會演時,陳甦萍決定以西裝旗袍戲《大雷雨》中的“夫妻會”參賽。
這出戲原來是石筱英的代表作。石筱英知道後,主動提出為陳甦萍說戲。當時陳甦萍正在奉賢送戲下鄉,演出非常繁忙。石筱英聞知後,便獨自搭乘郊縣公交車,風塵仆仆趕到陳甦萍駐地,耐心細緻地手把手教她排戲,令陳甦萍終身受益難忘。
陳甦萍《雷雨》劇照
在石筱英的親授下,陳甦萍出色地演繹了《大雷雨》中劉若蘭豐富複雜的感情,榮獲會演優勝獎一一紅花獎。
這是陳甦萍藝術道路上的第一個獎項,也是當時全市十幾個區縣劇團一百多位參賽青年演員中唯一獲獎者,由此陳甦萍真正開始在滬劇舞台上嶄露頭角,聲名鵲起,成為長甯滬劇團名符其實的“當家花旦”。
1984年,劇團推出據巴基斯坦電影《人世間》改編的大型滬劇《歌女飄零》,此劇時間跨度長,女主角要從18歲的天真少女一直演到60歲的龍鐘老妪。
最初編導設計隻讓陳甦萍演前半部,怕的是陳甦萍年紀輕,難以體會老年人的感情。但陳甦萍知道後主動提出,希望能演全場。一方面可以磨煉自己的演技,拓寬戲路;另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完整,不讓觀衆“出戲”。
陳甦萍《歌女飄零》劇照
結果編導同意了她的想法。
演18歲的少女對陳甦萍構不成挑戰;困難的自然是60歲的老妪。為此陳甦萍不僅向老演員讨教,更注意在生活中去體驗觀察老人的神情體态,同時在唱腔設計上下功夫,在演唱發聲位置上作了相應調整。
陳甦萍在演唱會上
果然,她飾演劇中的女主角李秋萍,18歲有18歲的靈動天真;60歲有60歲的滄桑世故,表演細膩傳神,相當感人。戲裡“獄中自白”唱段特别出色,将楊派哀婉低沉的音樂元素不露痕迹地融合其中,很多人聽了潸然淚下,連看此戲的大有人在。
可以說這一母親形象的成功塑造,是陳甦萍滬劇藝術道路上的一次突破,也奠定了陳甦萍在滬劇舞台上“大青衣”的地位。
陳甦萍《八年離亂》劇照
1995年,陳甦萍又主演了表現下崗女工題材的原創劇目《母親的情懷》。她的表演質樸真切,非常有立體感,把先失去丈夫,後遭遇下崗,兒子又雙耳失聰這樣一個曆經坎坷卻百折不撓,最後自尊自強走出逆境的母親形象演繹得真實生動,感人肺腑。
陳甦萍《母親情懷》劇照
陳甦萍在此劇中的表演獲得觀衆和專家的一緻好評。她因此劇先後榮獲了文化部全國戲曲會演優秀表演獎和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
陳甦萍在演唱會上
其實,陳甦萍在漫長的舞台生涯中,不僅演活了衆多慈愛可親、鮮活生動的母親形象,還擅長演教師,她在台上扮演的老師,不僅數量多,而且同樣形象生動,感人至深。
滬劇《文紅老師》中的查文紅、《陶行之》中的吳樹琴、《廢墟上的愛》中的金玉蘭……等等教師藝術形象都被她塑造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獲獎頻頻,叫好又叫座。
陳甦萍《陶行之》劇照
陳甦萍、張杏聲在《陶行之》中
陳甦萍早在1989年就正式拜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石筱英為師,充分吸取石派藝術的精髓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和唱腔。
但是她又并不拘泥所學的流派,而是将石派的酣暢,顧派的柔美,丁派的委婉,楊派的醇厚柔和起來,使她的唱腔顯得更豐富、更動聽,逐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鮮明的藝術風格。
陳甦萍在演唱會上
其實,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邵濱孫、石筱英等滬劇前輩看了陳甦萍的表演和演唱,就預言,陳甦萍極有可能成為這一輩青年演員中最先形成流派的演員。
不過,由于當今戲曲藝術整體影響力尚需提高,有人對戲曲新流派的誕生總是持“觀望”态度。
陳甦萍、茅善玉在《滬劇五朵金花演唱會》上
事實上,像陳瑜、馬莉莉、茅善玉、華雯這些具備一定的創腔能力,又長年堅持在舞台上演出的“名角”,已經形成了觀衆認可的獨特風格,稱“派”隻是時間問題,陳甦萍當然也不例外。
華雯在《滬劇五朵金花演唱會》上
馬莉莉、陳瑜在《滬劇五朵金花演唱會》上
長甯(努力)滬劇團七十紀念演唱會現場
2007年,陳甦萍在衆人期盼下擔任了長甯滬劇團團長,成為上海滬劇院團中又一位明星團長。上任後,她以繼承弘揚長甯滬劇團前身,努力滬劇團“努力團結”的理念治團,上下協力,共同奮鬥,從《廢墟上的愛》、《夢圓曲》、《蘇娘》到《小巷總理》、《趙一曼》、《上海屋檐下》,一路好戲連台,頻頻獲獎,劇團口碑和效益雙赢。
《小巷總理》劇照
在原創滬劇《趙一曼》演出取得成功之後,擔任主演的陳甦萍又推出青春版,把演出的機會更多地讓給青年演員。陳甦萍想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表演藝術如何實現新的突破,更多的是如何将滬劇事業引向新的輝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