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勇将薛仁貴》曾言:“披袍上陣伐高麗,策馬登程壯盛唐。”唐朝年間,猛将薛仁貴,曾立無數戰功,其戰場勇猛之勢無人能及,若非此将現世,大唐王朝必受沉重打擊。
衆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會背景下,戰争頻頻爆發,這也使得許多軍事奇才脫穎而出,千百年來,諸多英雄将領的傳奇故事流傳于世,得到後世的一緻贊頌與傳揚。
提到唐朝時期的名将薛仁貴,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為一位英勇的将領,薛仁貴所立下的功勞數不勝數。在其六十八歲那年,甚至帶病上陣,而當他脫下帽子後,更是成功吓退突厥大軍。那麼,在薛仁貴的一生中,究竟有過何種傳奇征戰經曆?為何他僅是脫下帽子,便能成功吓退突厥大軍呢?
薛仁貴出身于薛氏家族,其家族祖先薛安都曾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将軍,基于這一原因,薛氏族人有着較高的社會地位,其家族中人亦曾得到帝王的看重。
可随着時代的變遷,薛氏一族卻逐漸沒落,在薛仁貴出生時,薛氏族人們已經過上了貧困潦倒,以種田為生的日子。
可作為一位能力出衆之人,薛仁貴的人生卻并未因困苦的家境止步不前。
在薛仁貴長大成人後,曾想過為家中遷移祖墳,可就在這個時候,他賢惠的妻子卻表示:祖墳何時遷都可以,但國家現在正值用人之際,若是能夠跟随皇帝親征遼東,亦能成就一番偉業。
在妻子的鼓勵之下,薛仁貴放下家中的農活應征入伍。雖在進入軍營之初,薛仁貴并不是非常出名。
可在遼東作戰過程中,薛仁貴卻在郎将劉君邛遭到敵軍圍攻之際挺身而出,一舉将對方将領斬于馬下,輕松拿到了對方的首級。這場戰争中,薛仁貴憑自身出衆表現一舉成名,得到了李世民的關注。
出征高句麗之際,在薛仁貴的帶領之下,軍中将士們士氣大漲,與高句麗對戰過程中,敵軍更是因無法抵擋薛仁貴的進攻慌忙撤兵,憑借此次立下的赫赫戰功,薛仁貴被李世民封為将軍。
此後多年時間内,薛仁貴一直跟随李世民四處征戰,他更是憑借着自身不俗的軍事實力,得到李世民的高度重視。盡管在古代社會中,很多武将都會遭到帝王猜忌,可薛仁貴卻憑借着自己的忠心,得到李世民及李治兩人皇帝的信任。
雖在薛仁貴的鎮守下,許多少數民族都不敢進犯,可在公元682年時,吐蕃、突厥等少數民族部落卻突然聯手向中原進攻。
受病重的影響,薛仁貴并未第一時間沖上一線戰場,可眼看着戰士們即将被擊敗,六十八歲的薛仁貴再也按耐不住,拖着病體一路奔波到前線戰場。
盡管在這一階段内,薛仁貴的身體狀況極差,可為了大唐王朝的安穩發展,他卻從未想過退縮。可以看出,薛仁貴的忠心無人能及,這便是他身為武将,卻能善始善終的根本原因。
古代社會中,敵我雙方作戰前,都會互相喊話,當薛仁貴上馬摘下帽子向敵軍喊話時,對方則懼怕不已。
其實,之所以吐蕃、突厥等部落會聯手進犯中原,也是因聽聞大将薛仁貴已經離世,唐軍再無如他一般勇猛的将領。可事到如今,既然薛仁貴已經出現在他們面前,所以,突厥大軍亦不敢再度進犯。
之所以薛仁貴會在敵人面前摘下帽子,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畢竟若是他未曾脫帽,或許突厥方面也會認為有人假扮薛仁貴。
當時,在看到唐軍陣營中的薛仁貴後,突厥将領及士兵們紛紛下馬向他行禮,從這一點上便能感受到,薛仁貴對于突厥有着極大的壓制力。
在薛仁貴的帶領下,唐軍将士奮勇上前,成功将突厥大軍徹底擊敗。然而,在此戰結束後,薛仁貴的身體狀況卻越來越差,最終,在薛仁貴七十歲那年因病離世,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結語
作為一代戰神,薛仁貴的人生可謂無比傳奇,從突厥将士們對待薛仁貴的态度上便能看出,真正優秀的将領不僅僅能夠得到我方将士的崇敬,更能夠得到敵軍将士的尊重。
千百年來,有關薛仁貴的傳說故事數不勝數,在很多人聽聞過薛仁貴的種種事迹後,亦能夠充分體會到一位忠臣良将的獨特才能。
時至今日,這位戰神的故事仍流傳于世,并給予人民極大的鼓舞,基于薛仁貴的引領,許多人才亦會為國家發展挺身而出。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如薛仁貴一般英勇奉獻之人将越來越多,在諸多人才的攜手努力下,國之發展道路也将更加順遂光明。
參考資料:《隋唐演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