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錦繡》播到現在,總有一些缺失讓人意難平。
《山河錦繡》的編劇由甲表示這部劇時間跨度三十年,可是無論是柳秋玲還是趙書和這麼多年,一點兒沒有變化,依然年輕如初。
若是他們本來年齡小,衰老速度慢,那柳秋玲的父親柳光泉和葉英子的父親葉癟娃容貌也是毫無變化,就太說不過去了。
現在的人駐顔有術,可是誰也不敢保證說三十年了,臉皮分毫不變的,除非用醫美手段。
唯一有變化的還就是葉英子,妝容畫黑了一些。
還有就是孩子們長大了,顯示時間在不斷推移。若是沒有孩子們的變化,這部劇還真以為時間停止了。
算了,如果劇情吸引人,演員演得好,這些不影響觀劇的問題都不算問題。
既然說到了觀劇感受,那我們就聊一聊讓觀衆覺得太兒戲的幾個故事情節。
大家看一看這幾個故事設定是不是太匆忙,或者是毫無邏輯可言。
半山村與柳家坪矛盾破解
《山河錦繡》前幾集都在渲染半山村和柳家坪兩村的各種矛盾,還給出了兩村不通婚的設定。
甚至為了加深觀衆對兩村矛盾的印象,還特别設置了好幾個打架的戲份。
包括柳滿囤摔斷腿,趙剛子建房子,趙書和和柳秋玲相愛等。
這些沖突點設計得很好,觀衆也立刻就被帶入到了矛盾中去,以為兩村的矛盾解決會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事情。
但是沒有。
很遺憾,半山村和柳家坪和村後,本應該有更好的戲份出現的時候,結果兩村和好如初,活得像一家人了,矛盾一下子沒了?
這,合理嗎?
那麼深的仇恨,就這麼輕易地化解了?
誰信呢?
化解的方式也讓人難以理解,就因為三爺講出了兩村出現矛盾的源頭?趙柳家人就和解和?
如果矛盾能這麼輕易化解,三爺為什麼不早說,非得等到這時候說?
是不是太刻意安排劇情了?
魚哥覺得,既然前面鋪墊了那麼多情節來體現兩村的矛盾,那麼就應該有足夠的情節來化解矛盾。
你安排一場流血的打鬥也可以,你安排一場有人被送進牢房的情節也可以,然後相應的懲罰和管制跟上,都要比三爺一句話就輕松化解矛盾來得更有看點,大家說是不是?
趙山杠突然離世
趙書和的父親趙山杠雖然思想不怎麼地,但是這個老頭身上有太多可以帶給主角團隊戲劇沖突的點,但是編劇就是把他莫名其妙地寫死了。
你說氣人不氣人?
趙書和扶貧路上總會有不理解不支持,或者是充當絆腳石的人,這些人不可能是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思想覺悟高,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快。所以這個人物設定隻能放在老年人身上。
而趙山杠又是趙書和的父親,如果他沒有死,而是成為了趙書和緻富路上的阻礙,這戲就好看多了。
趙山杠是個老頑固,雖然很支持兒子當村書記,可是在面對兩村不通婚的規矩時,卻表現得相當固執。
因此把他的命設定得長一些,讓他給趙書和緻富的路上設置點絆子,多好啊。
為什麼魚哥會有這樣的想法?
那魚哥就來說說。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八集以後,趙書和,柳大滿,國文的扶貧路雖然有阻礙,可是波折不夠,太平淡了。
沖突不夠,矛盾點不夠,火力不夠,就讓劇情看上去特别無力,流水賬一樣。
怎麼說呢?就是按部就班,好像每一個情節都是設定好了的,都是給趙書和順利完成緻富路而服務。
就是扶貧緻富太順暢了,好像全是支持者,沒有反對的人。
魚哥不理解,這絕對不相信在新舊思想的碰撞下,不會有人站出來說反對的話?
扶貧是個複雜而艱難的過程,寫的或許順暢和全員支持就有點為了誇而寫了。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
高楓吃百家飯
好多網友對高楓這個孩子印象不是太深刻,怎麼就突然長大了,當兵了。
其實劇裡有關高楓這個孩子的戲份有,不過大家可能被剪輯師混亂的剪輯給迷惑了。
首先高楓是高校長的兒子。
高校長活着的時候,鏡頭給過兩父子。
可以看得出來,高校長獨自帶着兒子生活。那是不是在告訴我們,自從高校長離世後,高楓就成了徹頭徹尾的孤兒了呢?
後面的劇情也交代了,高楓在柳大滿家吃過幾次飯,而且氣氛都特别好。
柳大滿甚至還讓高楓喊他爸爸,可是高楓不願意,說自己有“大”。
但問題就來了。
什麼問題呢?
既然是吃百家飯,可是為什麼幾次都是在柳大滿家?
柳大滿家沒有孩子,喜歡高楓,并想借此拉近與高楓的關系,我們可以理解。
可是為什麼對孩子那麼疼愛照顧的柳秋玲和趙書和,鏡頭不給一個,讓高楓去他們家吃飯呢?
這其實不難,隻需要讓高楓坐在那裡吃飯,鏡頭一掃就可以了,可是導演就是沒有安排。
其實就這一個鏡頭就會讓趙書和和柳秋玲兩個人物更飽滿,更有人情味了。
所以對于百家飯這個說法,很沒有說服力。
還有,孩子沒有親人了,還那麼小,應該給找一家能固定睡覺的地方吧?
可以到别人家吃飯,可不能讓孩子整天換地方睡覺啊?
怎麼說呢,《山河錦繡》的主題很好,故事也很有看頭,演員的演技也在線,可是有些細節沒有做到位,讓這部劇的質量大受影響,實在遺憾。
不管怎麼說,魚哥還會繼續追劇,畢竟除了《天下長河》,相比于同時段播放的幾部劇,這劇還是有追的價值,還是可以看下去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部劇其它的小遺憾,歡迎文明留言讨論,并點贊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